小说《蓝花》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银娇十三岁的时候,家乡发生了一场瘟疫,父母一天就去世了。经过三年的悲惨生活,银娇长到了16岁。视她为孙女,银娇善良的西村五奶奶也去世了。银娇心里很难受。她家人哭累了,她就一屁股坐在棺材前,先是无声地哭,然后又无声地哭,哭得越来越大声。从此,银娇因哭而出名。凡是办丧事的,都请他帮她哭,在她耳朵上插一朵蓝花,真诚地哭,边唱边哭,就像一个民间艺人。他成了当地的名人,有些人远道而来就是为了看他哭。
因为这件事,一个教书的白面书生爱上了她,成了家,有了女儿。这个时候她很开心,总想着不能让他和自己一起过苦日子,到处帮他哭。然而,她的工作是有限的。当她女儿四岁的时候,如果她想有更多的钱,她可以建一所大房子。她离家去江南挣钱,两年后回来盖了一栋独一无二的大房子,于是负债累累。她也想让丈夫和女儿穿上漂亮的衣服,大房子也要装修一下。可能是她漂泊惯了,把女儿留在江南打工。没想到,隔一年回来,老公就爱上了一个女学生。银娇带着孩子回到了村子里。她想让女儿去上学。也许她真的习惯了漂泊。她把女儿托付给别人,又去江南拼命挣钱。但是当她回来的时候,她不到七岁的女儿已经被水淹死了。
银娇在社会底层挣扎。因为在最困难的时候得到的善良,她真诚地哭了五奶奶,同时又表现出特别好的记忆力和口才,让她成为了一个民间哭艺人。因为她在最孤独的时候得到的爱,她努力,展现了她的聪明。她第一次离家去江南。回来后,她建起了远近独一无二的大房子,同时也欠下了债务。为了还清债务,让这个家好起来,她又去了江南。但这一次,她没能给房子添置一些东西,反而失去了丈夫的心。她不想要那个让她伤心的房子,但因为最孤立时的亲情,她想让女儿上学,像父亲一样有文化。她决定把女儿托付给别人。她去江南挣钱,回来后却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她再也不用急着回去了,在老家也没有亲人可以牵挂。
银娇老了,回到失去亲人的家乡,拿出钱请人给失去女儿的地方建了一个小房子。最近帮派哭又起来了,还有人找尹娇帮忙哭。她庄重地穿上新衣服,带着白色手帕和蓝色小花。很多人来这里看银角刚哭,但是艺人年纪大了,动作不太利索。最可怕的是,他的声音已经失去了抓住人心、撕裂人心的力量,听不清了。这是银娇最后的哭泣。桂先生死在了村子里。银娇问秋秋,他的家人是否需要帮助哭泣,但明智的秋秋告诉她,她不需要。事实上,桂先生早就在高桥预定了一个哭的帮手。后来下了好几天雨,当秋秋想起银娇奶奶时,银娇的烟囱就再也不会冒烟了。一个爱哭的艺人独自死去,因为村里的老人帮忙穿衣服,很少有人哭。秋秋是个孩子,没人注意她,她不知道该不该哭。大人们走后,她抓住两个曾经在阴间为女儿从银娇奶奶那里拿到钱的男孩,拧着他们的耳朵让他们哭,但哭得很难听,没有眼泪,于是秋秋放了他们。秋秋收集了一把代表哭泣的那帮人身份的亮蓝色的花,洒在新坟前,同时,有一个纯洁的女孩在哭泣。
大家都知道银娇会哭。其实银娇的人生真的很苦。早年父母暴毙,从事哭丧行业,靠殡葬赚钱。她的中年婚姻破裂了。同年,她失去了儿子,居无定所,晚年无人去世。一生饱受爱情之苦,早年丧父不是好下场;中年人厌倦了感情和欲望。为了过上好日子,过上体面的生活,抛下老公孩子,努力赚钱,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老年的结局可想而知。已经不可能帮别人哭了。当轮到他们离开时,没有人哭泣,这并不奇怪。知道自己还想摘一把戴了一辈子的蓝花放在坟前陪我走完最后一程,很欣慰。在幽幽清纯的少女哭声中,下一个银娇的命运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