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头草的药用价值
加工中药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泥土,晒干备用。生用或制用。
蒙药夏季采收嫩茎叶,阴干备用;秋季花盛开时采摘花,阴干备用;秋季采挖根,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泥沙,晒干,用童便浸泡2~3日,尝稍有麻舌感时取出,晾干备用。 1.镇痛作用:
用电刺激鼠尾法实验,小鼠腹腔注射草乌70%乙醇浸剂,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0.19、0.095、0.048g/kg的镇痛效力均分别超过吗啡12、6、3mg/kg的镇痛效力。但上述剂量有毒性反应,且草乌的治疗指数(3.91)远比吗啡(48.58)为小。小鼠热板法实验表明,北草乌碱、次乌头碱亦有镇痛作用。
2.局部麻醉作用:
北草乌碱在动物身上有局部麻醉作用。 用5种草乌生物碱诱发心律失常作用的比较:大鼠体重201±25g,***48只,雌雄兼用,每个剂量组为8只,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0-45mg/kg麻醉后,记录呼吸频率心电图Ⅱ导程。从股静脉内给药,每药各用小鼠半数致死量的1/14。至发生心律失常前这一段时间称为潜伏时间,诱发心律失常起至恢复窦性心律止,称为维持时间。AC组(乌头碱组),静脉注射l9mg/kg,诱发大鼠心律失常呈室性早搏,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呼吸频率受到明显的抑制,呈不规则腹式呼吸,待心律转为窦性时,而呼吸仍未完全恢复。MA组(中乌头碱组),静脉注射l6mg/kg,发生心律失常的类型与AC组相似。诱发心律失常的潜伏时间显著缩短,维持时间较AC组显著延长。对呼吸呈现严重抑制状态。剂量减为10和5mg/kg,则诱发心律失常潜伏时间分别为0.6±0.1和2.1±1.1分钟,维持时间分别为33±9和11±2分钟。BA组(北草乌头碱组),
静脉注射剂量为30mg/kg,诱发心律失常的潜伏时间较AC组显著缩短,维持时间较AC组和MA组明显延长,出现心律失常的类型与AC组相似。HA(次乌头碱)和DA(去氧乌头碱)组,HA组诱发心律失常虽较AC组为快,但维持时间显著较AC减少。DA组,8只鼠中有7只观察15分钟不出现心律失常,只有1只出现。综合实验结果,小鼠的急性毒性MA>AC>BA>HA>DA,而诱发大鼠心律失常作用强度(维持时间),其顺序为BA>MA>AC>HA>DA。其中以BA诱发心律失常作用最强,而对呼吸抑制较弱。北草乌头碱还能诱发小鼠心律失常,作用亦较AC为强,P<0.01。又可诱发清醒免的心律失常,静脉注射BA10mg/kg。结果使6兔均诱发心律失常,潜伏时间为1.3±0.4分钟,维持时间为16±5分钟。流涎和呼吸暂时性抑制,5-10分钟消失。BA还能使大鼠血压过性下降,但很快就回升。
4.草乌总生物碱和乌头碱对几种药物引起心电图变化的影响:
总碱和乌头碱有增强肾上腺素对兔心肌的作用,一种是由原来只产生窦性心律减慢增强为产生室性自动性异位节律的程度,总碱组在6只动物中出现3只,乌头碱组的6只动物中出现4只。两组其它4只动物,合并用药后,则产生室性自博心律或结性心律,它们同属被动性异位心律,是对肾上腺素增强作用的另一种表现。
总碱和乌头碱均可对抗氯化钙引起的T波倒置,给总碱后氯化钙的用量增加3.5倍,给乌头碱后氯化钙的用量增加到4.3倍,P<0.05。总碱和乌头碱能增强毒毛旋花子甙6对豚鼠心脏的毒性。经显著性测验,总碱用药组与对照组之间最小致死量的差别是显著的。乌头碱和总碱在同一剂量下都有程度不同的增强毒甙6对心脏的毒性作用。总碱和乌头碱还能对抗垂体后叶制剂对兔引起的ST段位移,经显著性测验,除总碱组在给药后10s的以外都有显著性差别(P<0.05)。总碱还有抗组胺作用。
炮制品的药理作用药典规定草乌的炮制方法用清水制,实验比较了用高压蒸制法代替清水制法。经半数致死量测定和高体蛙心试验证明,二种炮制方法和生草乌比均能降低毒性。从镇痛试验和维生素C含量测定表明,二种炮制方法和生草乌比较均能保持疗效。二种不同炮制方法不论在毒性或疗效方面差别不大,且用薄层层析比较,二者化学成分是相同的。但高压法较药典法优点有总生物碱含量高,原药材损失少,方法简便,周期缩短。 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头风头痛;中风不遂;心腹冷痛;寒疝作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阴疽肿毒;麻醉止痛。 中药冶风寒湿痹,关节疼痛,中风瘫痪,破伤风,脘腹冷痛,寒疝作痛,痰癖,冷痢,痈疽疔疮,瘰疬。
蒙药治瘟疫,阵刺痛,粘“奇哈”,痧症,结喉, “发症”,中风,游痛症,痛风,心“赫依”,牙痛,丹毒。 1.乌头块根(母根)含乌头碱(aconitine),次乌头碱(hypaconitine),中乌头碱(mesaconitine),塔拉胺(talatisamine),消旋去甲基衡州乌药碱(demethylcoclaurine),异塔拉定(isotalatizidine),新乌宁碱(neoline),准噶尔乌头碱(songorine),附子宁碱(fuziline),去甲猪毛菜碱(salsolinol),异飞燕草碱(isodelphinine),苯甲酰中乌头碱(benzoylmesaconitine),多根乌头碱(karakoline),森布星(senbusine)A,森布星(senbusine)B,14-乙酰塔拉胺(14-acetyltalatisamine),脂乌头碱(lipoaconitine),脂次乌头碱(lipohypaconitine),脂去氧乌头碱(lipodeoxyaconitine),脂中乌头碱(lipomesaconitine),北草乌碱(beiwutine),川附宁(chuanfunine),3-去氧乌头碱(3-deoxyaconitine),惰碱(ignavine),荷克布星(hokbusine)A及B,尿嘧啶(uracil),乌头多糖(aconitan)A、B、C、D。
2.北乌头根含中乌头碱(mesaconitine),次乌头碱(hypaconitine),乌头碱(aconitine),3-去氧乌头碱(3-deoxyaconitine),北草乌碱(beiwutine),和乌胺(higenamine),地上部分含雷波乌头碱(beiwutine),和乌胺(higenamine),地上部分含雷波乌头碱(lepenine),无毛翠雀亭(denudatine)。
3.多根乌头块根含乌头碱,3-去氧乌头碱,新乌宁碱(neoline),准噶尔乌头碱(polyschistine)A、AK-4、AK-22、AK-22a,多根乌头奥宁碱(karaonine),多根乌头柯明碱(karakomine),苯甲酰乌头原碱(benzoylaconine),乌头芬碱(aconifine),欧乌头碱(napelline),异波尔定碱(isoboldine),多根乌头碱(karakoline,karacoline),10-羟在多根乌头碱(karakolidine),乙酰基欧乌头碱(acetylnapelline),苯基-β-萘胺(phenyl-β-naphthylamine)。
4.直缘乌头根含滇乌碱(yunaconitine)粗茎乌头碱甲(crassicaulineA),展花乌头宁碱(chasmaconine). 出自《药谱》。
1.《吴普本草》:乌头,正月始生,叶厚,茎方中空,叶四四相当,与蒿相似。乌喙,十月采,形如乌头,有两枝相合,如乌之喙也;所畏、恶、使与乌头同。
2.《雷公炮炙论》:乌头少有茎苗,长身乌黑,少有傍尖。乌喙皮上苍,有大豆许者孕八、九个,周围底陷,黑如乌铁。
3.陶弘景:今采用四月乌头,与附子同根,春时茎初生有脑,形如乌乌之头,故谓之乌头。有两歧***蒂,状如牛角,名乌喙,亦以八月采。
4.《纲目》:乌头之野生于他处者,俗谓之草乌头,亦曰竹节乌头。出江北者曰淮乌头,《日华子》所谓土附子者是也。乌喙即偶生两歧者,今俗呼为两头尖,因形而名,其实乃一物也。附子、天雄之偶生两歧者,亦谓之乌喙,功亦同于天雄,非此乌头也。
5.《本草崇原》:草乌头,今杭人多植于庭院,九月开花,淡紫娇艳。与菊同时,谓之鹦哥菊,又谓之双鸾菊、鸳鸯菊、僧鞋菊,皆以花之形状名之。根有大毒,与川中所出之乌头大别。古时或名乌头,或名乌喙,随时所称,未有分别。后人以形正者有似乌鸟之头,其两歧相合而生者,有似乌鸟之喙,以此别之。然形状虽殊,主治则一,亦可不必分别。草乌之毒,甚于川乌,盖川乌由人力种莳,当时则采,草乌乃野生地上,多历岁月,故其气力尤为勇悍,犹之芋子,人植者无毒、可啖,野生者有毒、不可啖,其理一也。又川乌先经盐淹,杀其烈性,寄至远方,为日稍久,故其毒少减;草乌未经淹制,或系现取,其毒较甚。 1.《药性论》:乌喙,其气锋锐,通经络,利失节,寻蹊达径而直抵病所。
2.《纲目》:草乌头、射罔,乃至毒之药,非若川乌头、附子人所栽种,加以酿制、杀其毒性之比,自非风顽急疾,不可轻投,甄权《药性论》言其益阳事,治男子肾气衰弱者,未可遽然也。此类止能搜风胜湿,开顽痰,治顽疮,以毒攻毒而已,岂有川乌头、附子补右肾命门之功哉?
3.《本草述》:草乌头类,洵为至毒之药,第先圣用毒药以去病,盖期于得当也。如草乌辈之用,固沉寒痼冷,足以相当,或寒湿合并,结聚癖块,阻塞真阳,一线未绝,非是不足以相当而战必克。如瘫痪证,先哲多用之,盖为其寒湿之所结聚,顽痰死血,非是不可以开道路,令流气破积之药得以奏绩耳。
4.《本草求真》:草乌头,《本经》治恶风洗洗汗出,但能去风而不能回阳散寒可知。乌附五种,主治攸分:附子大壮元阳,虽偏下焦,而周身内外无所不至;天雄峻温不减于附,而无顷刻回阳之功;川乌专搜风湿痛痹,却少温经之力;侧子善行四末,不入脏腑;草乌悍烈,仅堪外治。此乌、附之同类异性者。至于乌喙,禀气不纯,服食远之可也。
5.张寿颐:草乌头《本经》谓主中风恶风洗洗,盖仍以外感寒风而言,洗洗读作洒洒,仍是洒浙恶风之候,而后世乃谓可治恶风,以恶字作如字读,岂古人之真旨?要知毒风厉风等症,皆是血热成毒,似此大热大毒之物,胡可妄投,此盖误读古书之谬。惟果是寒湿寒痰,涸阴冱寒,坚凝结聚之症,始可用为佐使,引到病所,以开坚积耳。
6.《本经》:主中风,恶风,洗洗出汗,除寒湿痹,咳逆上气,破积聚寒热。
7.《别录》:消胸上痰,冷食不下,心腹冷疾,脐间痛,肩胛痛不可俯仰,目中痛不可久视,又堕胎。主风湿,丈夫肾湿阴囊痒,寒热历节掣引腰痛,不能行步,痈肿脓结。
8.《药性论》:能治恶风,憎寒,冷痰包心,肠腹XIU痛,痃癖气块,益阳事,治齿痛,主强志。治男子肾衰弱,阴汗,主疗风温湿邪痛。
9.《药类法象》:治风痹血痹,半身不遂,行经药也。
10.《纲目》:治头风喉痹,痈肿疔毒。主大风顽痹。
11.《东医宝鉴》:治风湿麻痹疼痛,发破伤风汗。
12.《纲目拾遗》:追风活血,取根入药酒。
13.《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麻痹症。又为伤科要药。
14.杨清叟:凡风寒湿痹,骨内冷痛,及损伤入骨,年久发痛,或一切阴疽肿毒,并宜草乌头、南星等分,少加肉桂为末,姜汁热酒调涂,未破者能内消,久溃者能去黑烂。二药性味辛烈,能破恶块,逐寒热,遇冷即消,遇热即溃。 中药味辛、苦,性热。有大毒。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开痰,消肿。
蒙药味辛,性温、轻。有大毒。杀“粘”,止痛,燥“希日乌素”。 “草乌头是一味很普通的中药,之所以有乌头之名,是因为其外形与乌鸦头相似,人工种植的品种叫川乌头,野生品种叫草乌头,而川乌的侧根又名附子。”河南省中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赵旭说,这些乌头类药物都含有乌头碱,而乌头碱对人的毒性极为强烈,常人只需服用3到4毫克就会出现心慌、心悸、心律不齐,甚至心跳骤停。
“草乌头生用毒性极大,多为外用,比如敷、洗、泡等,而炮制后乌头碱会被水解,毒性会降低。”赵旭说,草乌头一般是用炮制品,并要先煎,用量也不宜过多,现行中国药典法定用量为3~6克,“草乌头煎煮的时间越长,毒性就越小,若煮至舌头不感觉麻时,则近乎于无毒。”
产地产量产呼伦贝尔盟东部和中部、兴安盟、哲里木盟、赤峰市、乌兰察布盟东南部、大青山、蛮汗山、乌拉山。产量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