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划分课文的自然段落?

小学课文自然段落切分方法如下:

1,合并方法

先总结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然后识别自然段之间的关系,再将多个解释相同内容的自然段合并成结构段。

2.三阶段交替法

每篇课文都有开头、中间和结尾,然后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做一些改动。

3.关键突破法

先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重点内容,然后找出这个重点事件或重点问题的起止点,确定重点段落,最后看重点段落前后说了什么,再考虑如何对全文进行分段。

4、标志识别方法

在纵向结构的文章中,表示时间流逝、地点变化、人物萦绕的词句往往是切分的标志,而在横向结构的文章中,这种标志往往表现为开头的总句或某些段落结尾的总结句。抓住这些标志就能顺利分段。

引申信息在一些文章中,人物之间的对话是以行间距的形式写出来的,比如《无极》《心愿》。按理说应该把对话分成对应的自然段落,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太难了,同时不把对话分成对应的自然段落对文章的理解也没有影响。所以教学中普遍接受这样的对话每一行也是自然段,简化了教学,效果也不错。

书信体文章的自然段落编号,我认为是从问候语开始,地址、签名、日期不编号,因为这是书信体文章相对固定的独特格式;问候语和问候语因人而异,表达方式也可能不同。有时候不一定只有一个自然段,也可能有两三个自然段甚至更长。

百度百科-自然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