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过的书,最终会变成你的骨头,改变你的命运。
一篇《我是粉丝苏遇》,点击量超过10万,粉丝苏遇走红。
范是谁?
大城市打工妹,养孩子,城中村文学爱好者。两个孩子的母亲。
虽然一夜成名,但命运从来没有给过她太多的眷顾:她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十二岁辍学,离家出走,成为一名民办教师,然后北漂,仓促结婚,受不了家暴带着孩子离婚,娘家也没地方住,回到北京打工,做一个育儿的嫂子,自己抚养孩子...
她出生在社会底层,一直在这个社会底层挣扎生存。
然而对她来说,命运的苦杯也有自己的甜蜜。
她说:“活着就要做和吃无关的事。满足你的精神欲望。”
她从小就喜欢读书。面对艰苦的生活,她没有低头,而是紧紧抓住书不放。
她说:“如果一个人感受不到生活的满足感和幸福感,那就是他看的小说太少了。”
是的,书是精神食粮,是希望。
一个物质生活贫乏的北漂,也没有忘记养活自己的精神。然而,在我生活的世界里,物质丰富。然而,“读书无用论”正在像病毒一样传播。
我出生在南方的一个小镇。大概七八岁的时候,身边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我爸妈也在其中。他们去了很远的大城市,租了个小铺面,做点门窗生意。
二十多年来,原本落后的小县城已经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门窗之县”,在外打拼的大多也获得了想要的丰厚物质回报。
然而,一方面是越来越丰富的物质,另一方面是越来越被忽视的教育。
我初三的时候,整个年级已经从五六百降到了两三百。超过一半的人辍学了。高中的时候,连教我们的老师都口口声声说教书不如打工。
漫长的学习过程和读书给生活带来的不起眼的变化,抵挡不住快速赚钱的诱惑。他们辍学,换工作,外出打工,做艰苦的体力劳动,开始鄙视和嘲笑那些坚持读书的人。
他们说:读书有什么用?
大学毕业的表弟,月薪八千,却在老家找不到老婆。要知道,除了有车有房,娶个老婆的礼金是20万。我也成功地从曾经的榜样变成了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就算学习,我也要在家带孩子。”邻家女孩大学时发誓嫁给爱情,可到了结婚的年纪,还是嫁给了一个门窗起家的土豪...
那些不读书的男孩子,他们放下书本跟着父母来到大城市,挥汗如雨,同时收获金钱。实实在在的物质收获让他们感到满足。他们用它来买房、买车和娶妻。
那些不读书的女生,她们离开学校,跟着父母待几年,或者自己在流水线上待几年。十八九岁二十岁的时候,早早结婚,草草摆脱自己。
反而像我们这种一路看书的人就尴尬了。虽然离开学校后可以自力更生,但似乎无论我怎么努力,都比不过那些不学习的人。即使工作稳定,前景不错,但和同龄人相比,我们没钱,没房,没车,找个对象也不容易。现实似乎在和我们开玩笑。
读书真的没用吗?不一定。
读书不仅开阔了眼界,也让人懂得了自省和独立。
我妈曾经说过,看着那些不学习的女生,什么都不做就什么都有了。我希望我没有被允许学习。我问她他们有什么。妈妈答不上来。
在他们十几岁和二十几岁的时候,他们嫁给了认识不到十天的男人。遇到好婆家,如果她们愿意,真的不用上班,不用做家务,不用带孩子;但是,一旦遇到不舒服的人,每天都是吵架。不断被曝光的家庭丑闻和居高不下的离婚率就是最好的证据。
对他们来说,婚姻和家庭不是他们的,他们只是到了完成任务的年龄。有时候连孩子都不是他们的,因为他们几乎完全忽略了他们。大一点的孩子甚至会对他们大喊大叫,抱怨他们不像他们的妈妈。甚至都不是自己的,看似轻松的生活,但一旦分开,就像鱼离水一样无法生存。
邻家女孩确实嫁了个有钱人家,但是因为母亲节给妈妈买了一套100多块钱的化妆品差点离婚。
不读书的惩罚可能不是自己不读书,而是会伤害后代。
我这一代基本都是留守儿童。到了下一代,大家的条件都好了很多。大多数父母都尽力带着他们的孩子,即使他们有时不得不支付高昂的学费。他们表达了对孩子的爱,对教育的尊重,却不能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因为他们根本不学习。因为没有读书,看不到远方的路。
我侄子曾经对我说:“阿姨,我们班很多人都认为自己以后会上重点大学,甚至有人说会出国,但我觉得我只会像爸爸爷爷一样帮别人做门窗。”那一刻我哭了。他只有十岁,但他看起来好像一眼就看到了未来。
他身边有很多人,比如父母、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这么多成年人,却没人学习。他第一次和我一起去图书馆,充满了惊喜和好奇。但是我没有和他住在一起。和他在一起的那些大人,忙着谋生,忙着赚钱。虽然他们经常关注他的成绩,让他像其他孩子一样参加辅导班,但更多的时候,他们在他面前算账,计算每一笔支出收入,谈论谁拿了大单,告诉他钱很重要,却从来没有人陪他读书,告诉他书很重要,更不要说读书意味着什么。
因为家庭的影响,我觉得他只是一个读了很多书却没什么钱的大妈。他经常感到困惑,在很小的时候,他就开始纠结于学习重要还是赚钱重要的问题。我无法预知他的未来,但我看着他总觉得无限难过。如果他现在不能好好学习,将来会后悔的!
读书依然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方式。
20多年来,父亲一直在北京漂泊。刚开始他一个人,后来我妈去了,然后我兄弟俩,然后我嫂子,侄子侄女等等。,但除了不断增加的人口和开支,以及不断变化的地址和门窗型材,一切都是一样的,一样狭窄的店面,一样辛苦的体力劳动...但是,钱越来越不值钱了。爸爸说钱越来越难赚了。
诚然,时代创造的机遇让很多像爸爸这样的人在付出劳动的同时获得了丰厚的财富回报,但这种回报的金额却在不断缩水,他们需要付出的劳动和代价越来越高。
前年,我以前的初中同学因为安装门窗,不小心被打残了。全家陷入尴尬境地,不得不依靠捐款。虽然大家都慷慨解囊,但未来还是很遥远。很多人一边想着自己,一边觉得命运在迷惑人,但还是无力改变。他们初入社会,只知道这门手艺,但背后有家庭支撑。任何改变都意味着风险,任何风险都可能让家庭陷入危机。
抓住机会似乎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但如果放弃学习,显然会失去更多。
范说,文学不是她的梦想。以后她还是会靠苦力谋生,而不是写文章。很多人说,她的命运并没有因为读书而改变。但是,一个初中都没毕业的女人,能有这样的清醒和自知之明,是因为她有丰富的读书时间。
是书教会了她思考,给了她希望。
六七岁的时候,她学会了自己看小说。八岁的时候,西游记就看懂了一个竖版的繁体字。她读知青文学《鲁滨逊漂流记》《神秘岛》《孤星泪》《雾都孤儿》《在人间》《雷锋叔叔的故事》《欧阳海之歌》《金光大道》。通过阅读小说,她了解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她说:“只要我报一个地名,我就知道世界上哪个大洲。一条河出来,我就能知道它流向地球上的哪个海洋。”
她生活在最底层,只有初中学历,看似无知,却是个有钱人。所以,当命运一次次袭来,她总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回归,勇敢前行。
书籍也让她成为一个有远见的母亲。
离婚后,迫于现实生活,大女儿无法入学。但她没有放弃女儿的教育。她清楚地意识到,除了学校教育,人们还可以接受家庭教育和自学教育。
她的大女儿通过跟着电视上的字幕学习阅读,然后学习阅读报纸和小说。在孩子们能够阅读后,她先后去了潘家园、何忠旧货市场和废品收购站,给大女儿买了1000多公斤的书。
一个为基本生存而努力的母亲,给女儿买1000多斤的书。如果不是深谋远虑,这样的选择算什么?女儿在没有母亲支持和鼓励的情况下,一边做苦力,一边学习很多技能,有多容易?因为妈妈在教育上的远见卓识,20岁的女儿终于成为了年薪9万的白领,而不是流水线上的提线木偶。
在这样一个大学生就业难的现代社会,一个没有进过学校,没有文凭的年轻女孩,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白领,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这么伟大,不是因为别人,是因为我母女俩爱读书。
读书或许没能让范免于苦役的命运,但却给了她的孩子一个更精彩的舞台。
世界对读者最好的回报,无疑是让他们的后代拥有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