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沃土,方的散文

第一次见到顾春华(以下简称顾)是在2008年县作协举办的一次写作笔会上。他的第一印象是,他是一个典型的农民,但他与普通农民不同。他外表看起来像一个农民,但他的举止和手势透露出一种优雅,克制,低调和温柔的人。

顾春华出生在水镜的故乡湖北南漳县。读书的时候特别喜欢语文,特别喜欢背课文,上作文课。每次一篇作文被老师当范文在课堂上朗读。为此他教数学的班主任王元爱总是批评他偏心,要他全面发展。顾也想纠正自己的“错误”,但他听不进老师的劝告,改不了自己的“坏习惯”。老师越批评越有偏见。老师看他“没救了”,只好放了他。

(一)阅读经典,痴迷创作

1976顾在部队当兵,依然喜欢读书。顾有个战友,喜欢写小说。看到自己从事创作,顾也有了创作的欲望,做起了作家梦,一有时间就伏案写作。不过那时候因为没有创作环境,所以要好好学习(白天训练,晚上站岗)。为了应聘雷丁谷炊事班的工作,不用站岗,不用做操。

古工作的部队里有个班长,对象想和他分手。他拿着一封断绝关系的信,让顾给他的对象写回信。顾拼尽全力写了一封3000字的回信,让姑娘回心转意。直到现在,他们还记得顾。这深深打动了顾,也坚定了顾写作的信心。当兵三年,顾几乎把所有的津贴都花在了各种世界名著上。离开部队的时候,顾带回了两个大箱子,她妈妈以为是顾给家里买的。结果打开一看,除了我随身的衣服,几乎全是书。母亲很“失望”。她虽然没说什么,但她的不满明显写在脸上。我妈妈是希望谷,在部队可以促进事业,孝敬祖先,但是谷却让父母失望了。顾知道自己已经走上了文学的道路,当个干部肯定是不行的,所以从来没有想过当干部。现在想来,我有过很多当干部的机会,但都因为文学而失去了,但顾从来不后悔。母亲看到顾这样不满意,就问顾:“你为什么买这么多书?”顾很干脆地回答:“看。”母亲无言以对。那时,顾只有一个想法:读书和写作。别的什么都不想,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2)吃苦耐劳,坚持创作。

那时候顾家很穷。弟妹都在读书,父母没日没夜的辛苦工作养活他们,母亲希望出去挣钱减轻家里的负担。但是顾只爱读书写字,她妈妈很失望。最后,她对顾大发脾气,说:“你的脑子只是用来劳动的,根本不是用来读书的。”虽然母亲的话伤害了顾的自尊心,但丝毫改变不了顾读书的兴趣。

后来,顾结婚生子,步入成年,大部分时间仍在读书写作。我赚的大部分钱都花在书上了。有一次,老婆让顾给孩子买衣服。结果,顾在街上看到了一本好书。最后她没有买衣服,却拿回了一本书,这让她很生气。但我老婆很爱顾,也知道顾心中有一个美好的梦,却离顾很远,难免让她失望。看到顾的窘迫和贫穷,妻子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默默忍受甚至流泪,承担了大部分家务。但她从不抱怨顾,并鼓励顾不要灰心。

由于生活的窘迫,顾不得不努力工作,拼命挣钱来改变贫困的命运。顾做过搬运工,出去拍过照,后来学过工程设计,预算,泥瓦匠,去采石场炸过石头。当顾赚到一些钱后,他就像一样出去流浪,以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一位战友见顾确实辛苦,就把顾带到县规划办工作,以此改变顾的命运。但顾始终放不下读书和写作,在工作上也没有什么建树。最后,他绝望地回到家乡种田。在此期间,顾阅读了大量的中外名著。《红旗》、《飞虎队》、《林元》、《红岩》、《茅盾》、《老舍》、《艾芜》等一大批当时获奖的小说都被顾反复阅读。高尔基、屠格列夫、托尔斯泰、卢梭、福楼拜、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的小说令顾爱不释手。特别是在巴尔扎克的小说中,他生动逼真的描写手法给了顾极大的创作冲动,也促使顾下定决心要做一个“活的记录者和创造者”。这句话也成了顾后来的写作座右铭,也让顾对文学的热情如野火般燃烧,如野草般生长。

(3)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顾觉得要做好创作,首先要做好家庭,首先要有生存的基础。如果一个人连饭都吃不饱,怎么安心写作?一个不能踏踏实实工作的人,如何做好自己的创作?于是顾努力工作,想尽办法赚钱,家庭条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这时,村里看到顾的成绩,就推举顾为生产队队长。顾用学到的知识,让制作组活起来,积累了不少。两年后,他被村民们选为村长。村长的职业生涯让顾接触了很多现实生活,积累了很多创作素材。激发了顾的创作热情。于是,顾创作了《镇宅之宝》、《杨队长》等短篇小说。同时,我正打算写一部反映农村青年创业的小说《浪漫凤凰村》。现在这部小说已经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村组合并后,顾到南漳县汴河社区工作,2012被借调到襄阳市作家协会。尽管职务和地位发生了变化,但顾的创作热情从未改变。现在顾已经完全转型为一个作家了。近年来,顾根据自己的社区生活经历,创作了反映郊区农村生活的长篇小说《镜湖儿女》。全书28万字,拟由天津某出版社出版。因为顾没有经费,只好放在家里,等待时机出版。2011年,顾根据收集到的材料和对农村生活的体验,创作了一部30万字的长篇小说《山泉流过村庄》,已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

文学创作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没有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毅力,很难取得积极的成果。为了写作,顾用家里仅有的积蓄买了一台二手电脑,仅用三天就学会了五笔打字。为了写作,顾每天要上两节课。第一节课凌晨三点起床伏案写作,然后八点多去小区上班,不管寒暑。为了写作,顾常常苦思冥想,茶饭不进。为了写作,顾从正职换到副职,但顾还是不同意。顾知道他心里做了一个梦。顾的梦想比赚钱更重要。顾要用手中的笔,描绘美丽可爱的家乡,赞美勤劳智慧的乡亲,赞美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期待谷春华这位农民作家能奉献更多更好的作品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