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神话中的墨菲斯特,有什么样的典故?
无论是音译成“墨菲斯托”,还是“靡菲斯特”、“梅菲斯特”,作为西方社会中足以让人谈之色变的魔鬼,他的形象可谓深入人心。多年来,学者们对于墨菲斯托来源的考证从未间断过:在古希伯来文中,“墨菲斯托”原义为“破坏者”和“骗子”;在古希腊文中,“墨菲斯托”就成了“不爱光者”。到了中世纪的欧洲,围绕着墨菲斯托和德国占星家约翰·乔治·浮士德的传说就在普通百姓的口头传开。信奉基督教的欧洲人此时坚信,墨菲斯托是专门攫取人类灵魂的恶魔。
真正将浮士德和墨菲斯托故事推向文学殿堂高峰的,当属19世纪德国文学巨匠歌德。1831年,这位82岁高龄的古典主义大师,完成了耗费60年心血的长篇诗剧《浮士德》。次年,歌德撒手人寰,空留下这部“欧洲文艺复兴以后资产阶级精神生活发展的历史”告慰世人。在《浮士德》中,歌德对墨菲斯托进行了全新包装,彻底改造,并最终使他的形象家喻户晓。
在书中,魔鬼墨菲斯托与上帝打赌,认为人类由于无法满足的欲望,终会导致自身的堕落。为此,魔鬼特意到人间去诱惑老学究浮士德。此时的浮士德已然垂垂老矣,墨菲斯托决定让浮士德重返青春,但条件是一旦浮士德感到满足,灵魂便归魔鬼所有。
历来墨菲斯托都被视为邪恶与否定力量的象征,在《浮士德》中他也直言不讳“犯罪、毁,更简单用个字‘恶’,这便是我的本质。你们所谓罪过啊、破坏啊,简言之,被称为恶的一切,正是我的本质特征。”冯至先生评价:“墨菲斯托非勒斯的许多奇迹,是本诸魔鬼的传说;但是他的性格却是歌德的创造。从前者看,他是一个具有超人能力的魔鬼;从后者看,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的存在是理想的,他的性格是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