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节选——文心
内部体验:
风景是外在体验,对风景的感受是内在体验。你有深秋之夜的体验,但因为平时不太注意,所以没有深深印在心里。至于对风景的感受,因人而异。孩子感觉没有大人也就是大人复杂,普通人感觉没有诗人文人深刻。你刚才说你看不懂鲁迅的《秋夜》,是因为你的阅历不如鲁迅。"
重复方法:
一棵是枣树,一棵是枣树。
——我立刻认出了我口中的声音,我立刻被笑声驱逐,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灯的缎带立刻被我翻了起来。
拟人化方法:
她在寒冷的夜气中做梦...
——鬼【图解】天空变得很蓝,不安,仿佛要离开这个世界,避开枣树,只留下月亮。……
——苍山结雪。半山腰有雾。
词性:
任何一个词的性质都没有确定性,因其所处的位置而异。就像刚才说的那句话,他们的性质因为地位而改变了。我们在读词的时候要时刻注意这种情况,尤其是文言文。因为文言文用的字比白话文用的字简单,如果一个字听不懂,就会在释义上出错。"
标题:
构成:
题目虽然是先写的,但实际上和满足实际需求是一样的,到最后和加个题目差不多;题目只是你感兴趣,你写的内容还是你自己的。
承担:
写和说是一样的,要注意接手和转折的地方。一句话里有几句话不恰当,不过是一句话的错;承接和转折的地方有错误,混淆了一段话的意思。平日养成习惯很有必要。无论什么时候说话,千万不要用一个跟来跟去,转来转去的词。你必须分清正反面的意思,选择合适的词来使用:这样,你在写作时自然不会用错。
歌词:
刻意求深,结果往往平平;有时候不经意间说几句写几句,回味一下,就深刻了。关于表达情绪,往往就是这样。以后你写作经验多了就知道了。"
知识、情感和意义:
我们心脏的功能被普通心理学家分为三种:知识、情感和意义。知是知,情是情,意是意。一方面,知道它是什么,它与其他事物有什么关系,这就是知识的作用。对于一个事物,有喜有怒有悲,这就是爱情的作用。对于一个事物,如何处理是意义的作用。文字是内心的表达,有三种不同,即知识的文本、情感的文本和意义的文本。
文章医院:
文字发表在报纸、杂志或书籍上,并在社会中传播;大多数人总觉得这种文笔很棒,于是有意无意的模仿。如果有问题,模仿者就会倒霉,得传染病。
三种过错:用词不当、表达不当;缺乏意义和累赘;语无伦次的意思,缺乏关怀。
旁白:
印象描述:
我们不想要一个平板来描述我们走过的路,到达的地方,我们的所见所闻。我们应该把今天的感受写出来。感觉山要来了,就写山要来了;感觉河里的柳影像镜子里的女人,所以写河里的柳影像镜子里的女人。这样写出来的游记,更有意义的是给别人看,或者给自己以后看。
梅叔说:“游记本来是两种写法。就像你说的,把你走过的地方,到达的地方,看到的,听到的都写下来,这是一种方法。根据自己的感受,把自己接触到的景物从笔尾表现出来,是另一种方法,就像用毛笔作画一样。前一种方法是通常的‘叙述’,后一种方法叫‘印象描述’。”
印象:
从外界事物接收到的感受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所以,当你第一次见到一个人的时候,你感觉到他的外表和行为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是他给你的印象;或者如果你来到群众聚集的议事大厅,感觉到群众的激昂情绪就像汹涌澎湃的潮水和火山的喷发,那么‘潮水如火山’就是这次群众大会给你的印象。"
备注:
不知道就要问,还要查。这就成了习惯,然后读书就不会含糊,不会被误解;说和写都不会差强人意,也不会狂妄自大。
那些剧本几乎是叙事性的。记叙文在一篇文章中叙述人的思想、行为和言语。那些剧呢?教演员唱歌和说自己的思想、动作、话语不都差不多吗?"
触发器:
读书贵新,作文贵新,最重要的是引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从一件事感受到另一件事。当你看一本书的时候,你觉得它和你平日读过的书中的某个地方有关系,这是一个导火索;感觉和自己的人生进行了一次谈判,得到了一种确认,这是一个导火索;知觉可以作为未来一个理论解释的例子,这是一个触发器;这是关于阅读的。对于你目前正在经历的事情,也是一个寻找身边意义的触发器。这个扳机是个很好的作曲素材。
如果扳机新鲜,用满月比人事沉浮,用失水比老年,用夕阳比老年都不错。这样的话,对于第一个说的人来说,本来就是一个很好的导火索,很新鲜。如果我们照搬,就相当于盲目的说别人说过的话,什么都不说。
也希望大家除了有文字的书之外,多注意阅读没有文字的书。让你眼前的一切都有新的触发点。
他体会到了从蝉鸣到悠扬的节奏,从太阳的阴影到明暗的对比,从雷雨的感觉到暴力难以持久,从雨后的凉意到革命的作用,从盆栽的切割到简化字的排列,从皮影戏的场景到叙事文本的结构,从照片到叙事文本的法式风格。
阅读:
我觉得其他科目,比如语文,英语,都是语言科目,所以除了眼和心以外,不仅要用眼和心,还要用口和耳。阅读是一种结合心、眼、口、耳的学习方法。你读的单词,意思和内容一定要清楚,所以我想从我去年教的单词中挑选一些文章,供你以后阅读。
“肯定陈述可能是用降调读的。至于疑问句,不一定要用升调。如果句子包含其他疑问词类,应该用降调来读。比如,——”他说着撕下一张纸,写道:
你以为我是来干嘛的[插图]
为什么这个时候睡不着[图解]
这里谁来照顾你?
古籍:
文学史的知识不是读‘空谈’的文学史就能获得的,必须直接接触历代的文学作品。因此,阅读古籍中的文学作品是必要的;比如《诗经》和《左传》中关于几场战役的文章,你都读不完,那就要选几篇重要的来读。换句话说,高中语文教材应该是‘历代文学作品精华’之类的东西。"
我不知道我们不能用主观的爱恨来对待思想和学术。最重要的是用批判的方法,让他们还以本来面目。说得明白一点,就是要研究思想、学术、时代、社会的关系;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会衰落?这样得到的才是真正的知识,对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最有用。
写作:
整齐划一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每个字本身笔画的整齐划一,二是整个字体的整齐划一。虽然每个字的很多笔画不需要长短粗细相等,但也不要相隔太远。笔画间距要对称,笔画多的字不要太局促,笔画少的字不要太松散。
演讲:
王先生有两种方法来处理讲座课,这是互动使用。一、提前定义题目,指定主讲人;一是不限制题目,临时请一人自由发言。
词汇:
语感:
一篇文章的好坏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观察:一是语法有没有问题,二是用词是否恰当,三是思想是否新鲜、正确、丰富。
注意词的意思,也要注意词的感情味道。词的情感味可以从几个方面来鉴别,有的要从字面上推敲,有的要从声音上唱出。“letters”和“letters”之间的区别似乎是字面上的。“凄凉”和“抑郁”的区别似乎在于声音。每次遇到一个词,除了确认它的意思,很重要的一点是从各个方面去体会它的感悟。
文本:
文字只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必须从四面八方收集。只强调文字,结果文字空洞不真实。
构成:
有了中心思想和材料,不一定能写出文章。第一步,分别选取素材,找出素材之间的关系,做成几组。一组材料怎么用,何时何地用,必须自己精心安排。抓住中心思想,前后左右用材料,不要拘泥于一面。
背景:
李老师讲解图片的推理,用各种事物做比喻,特别是讲解文章。有一次,他在讲绘画的背景时,借了一篇文章来解释。他说背景的作用是通过周围的环境来衬托事物,让事物的感觉更加明显。没看过老歌《风萧萧水冷,壮士一去不复返》吗?这两个句子中,第一个是下一个的背景。在“风萧萧,水冷”的场景中,浮现出一种悲壮苍凉的感觉。
远近法:
远近法是一种因距离而改变物体大小的定律。按常理来说,月亮比柳树高得多,但柳树靠近人的时候也能比月亮高。这句话符合远近法。杨万里有句诗,叫“荷叶无限绿”。荷叶可以与天空相连,但除非用远近法解释,否则无法相连。另外如“水天相接”,也是应用远近法的句子。这种句子在描写风景的文章中是最多的。描写风景的文章本身就是一幅速写画,唯一不同的是画是用意象色彩写的,文章是用文字写的。最近愿意在图片上苦练。
学习:
校外:
学习的主体是我们自己。校内外,只是地方不同罢了。如果我们想自学,我们可以在任何地方学习。如果我们自己不研究,即使在最合适的地方,也只能得到七折八折的效果。所以,退学不是‘退学’;只有不学习才是真正的‘失学’。
小说:
季节性:
小说作者不得不关注季节,然后自然风光和人事季节与故事相对应。
字符:
同样,第一个角色很开心,第二个角色却一脸冷漠,第三个角色很难过:这是因为他们性格不同。并且已经描述过,三个人物的性格必须始终一致;即使快乐的人变得压抑,冷漠的人变得热情,悲伤的人变得快乐,也要有可能的原因,不允许无理的乱。
小说:
小说不一定要以事实为基础。就算是基于事实,也不像是叙事,还得包含其他东西。然后其他的东西才是小说的精髓。
那就是作者从那些事实中看到的意义,和普通生活有很大的关系。
材料选择:
那篇文章讲了选择小说题材的标准,举了两个例子。比如说,你有一只心爱的猫,它因为偷吃被家人赶走或者打死;虽然这样的事情对你来说很遗憾,但也不值得作为小说的主题,因为没有和普通生活有很大关系的意义。但是,如果你有一个患脑膜炎的小妹妹,你主张叫新医生,但你的父亲相信了老医生,你的母亲就草药的处方征求意见,结果是老医生在诊脉的同时,画了一个神性的符号,毁了小妹妹的一生;从这样的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和普通生活有很大关系的意义,所以是一个适合写小说的题材。"
这部小说的精髓:
小说的本质是作者看到的意义,我们很能理解。没有这个意思,就不是小说。"
提示:
因为意义要寄托在故事的叙述上,整个故事的每一个程序都必须包含暗示的力量;作者不得不做出一些努力来选择和安排。说起来,大部分小说都没有抄袭事实,所以会懂。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一件实际的事就能刚好压住作者的意思?只有几个,于是作者抛弃了照搬事实的方法,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人物,编排节目,创造故事。你说他无中生有是不对的。他的素材都是社会现实和生活经验,为什么不只是无中生有呢?如果你问他,‘真的是这样吗?’他只会笑,因为你的问题太幼稚了。小说应该是世界上最真实的故事,但不是某件事的记录。你明白吗?"
议论文:
是小说在故事中间包含了这个意思。什么是‘包容’?一碗盐汤,你看不到一口盐,但是抿一口就咸了,所以我们说这碗汤里蕴含着盐味。小说的故事包含了作者看到的意义,就像这样一碗汤。如果在故事之外单独解释意思,就不是‘包含’了。我们不妨借用一下小姐姐放弃生命的主题。如果在故事里加上很多观点,比如不科学的医术,迷信的法术之类的,特别可恨的,世界上被这种医术和无知毁掉的生命不在少数。这不会变成小说而是议论文,那些故事也只会处于议论文“例”的位置。"
叙事和小说:
叙事的本质是事物,叙事是其目的;小说的本质是作者从生活中间看到的意义,叙事只是它的手段。那是什么意思?"
张先生赞赏地看了金华一眼,正要说话,却听旁边有人说:
”金华的话很简短。也可以打个比方,叙事就像拍照,把风景拍在上面就结束了;小说是一幅画,画面上的一切都是由画家的意识和情感主导的。”
写小说:
在你的经历中,你一定经常会发现与平凡生活有很大关系的意义。把握好这些含义,然后选材,安排结构。这样看来,你的小说至少值得一看,即使不是很好,而不仅仅是叙事文。
语调:
我觉得中国字有一个特点,就是适合偶数组合。当一个单词与其他单词组合在一起时,如果不均匀,就很难通顺。
二字词语,如果是形容词的话,可以勉强和单字词语连接,比如雨、师部、慈悲、目录学家,有时还需要加上“知”、“德”两个字,比如“王之道”、“孤男寡女”、“美妻”、“写字笔”。至于双字动词,大概是不能和单字单词组合的。看书可以,看书不行。养儿子可以,养孩子不行。
上次上课,王老师批评某某文章“跑调”,某某文章“跑调”。因为不知道变化,所以经常以“走调”或者“走调”来结束句子,所以不容易读懂。
句型:
据说文章中主要的句式只有三种:一种叫随意句,比如‘我要吃饭、穿衣、睡觉、看书、工作’,中间砍掉一部分也可以是句。一种叫捆绑句,比如‘吃饭、穿衣、睡觉、读书、工作,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如果把这句话的下半部分切掉,意思就不完整了。还有一种是对称句,比如‘世界为我痴狂,我为世界着迷’,是上下两段对称结构。
重复句语气:
这种重复的话能让人觉得简单有趣。作者似乎故意使用了重复的句子。
音节:
比说‘洞庭山上一藤头挂铜钟,风吹藤动铜钟,风停藤停铜钟’更好读,不如说‘洞庭山上一藤枝顶挂铜钟,风吹藤响铜钟,风停藤响’。"
连冕道:
“也是因为我习惯了打铁时‘丁咚·丁咚’的声音和车间里‘轧拉’机器的声音。最近一直在关注声母或韵母相同的音。
我觉得应该避免同音词或者发音相近的词,但也不应该全部说出来。同音异义词或读音相近的词可以使句子通顺,除了应该通顺的。"
我真的很迷茫。王先生上周刚刚说过,这种字叫做“连冕字”。你为什么不直接说出来?”大条说得很尴尬的样子。
“哦,连这个词,这个名词很有趣。今天刚听说,还好有大文章提到。那么我每天听的“丁咚丁咚”和“滚拉滚拉”这两个词也是连续词。
文章和绘画:
摄影和活动电影的区别就在这里,文章和绘画的区别也在这里。绘画和文章都可以表达印象,一篇好的文章比绘画更有效。因为绘画只能表现静态环境,而文章也可以表现动态环境。王老师已经教过你记叙文和叙事的区别。绘画是编年史,不是记叙文。”李先生说。
环境和感觉:
语境和情感是密切相关的。光写环境也能引起感情。要想表达自己的感受,就不能完全离开环境。
诗歌:
诗的名称包括很多东西,凡是包含了诗的意境的都可以称为诗。所以过去的古风、乐府、格律、绝句都是诗,后来的词、歌也是诗。现在的新体诗也是诗,只要中间有‘诗情’就行。
新文体诗歌和散文:
王先生也讲过新诗和散文的区别。他说,诗歌是最精练的语言,也是最生动的印象。普通散文没那么精粹,所以篇幅大概比诗歌多;不是纯粹的印象,所以‘诗的意境’差一点。这是诗歌和散文最粗略的区别。
写新体诗的人虽然不提倡押韵,但要注意音节自然。那些世界上不朗朗上口的话当然不好,连经常挂在嘴边的普通话都不配收入诗中。那些必须精炼脱俗,音节和谐自然的词,才值得被收入新体诗。
诗歌的意境:
他说你不要太容易接受新诗。他说随便在纸上写几个字,如果没有‘诗意’,就不是诗。他说‘诗的意境’不是拿起笔就写,而是在乎更多的体验,更多的思考。
我刚写的时候,第一首歌算不算代表作?他说只要不依赖别人,只要写出自己的意境,就走上了正道。"
审议:
。但是大笔一挥,困难就来了。脑子里同时出现几个句子,不知道先写哪个。忘了你平时说的,好像没什么疑问。现在,如果你想把你的话写在纸上,不管是这样说还是那样说,怀疑总是会发生的。还有,把一件复杂的事情说清楚也不容易。
虽然“精致”和“优秀”的意思差不多,但是“精致”更多的是在形式上,非常适合用来形容一件艺术品或者一个房间的陈设。现在描述一台机器,不仅是它的外形,它的工作效率也要提到里面,所以用‘优秀’是合适的。
阅读笔记:
笔记的性质和风格大概都懂了。现在来说说读书笔记。刚才说了,普通笔记里有阅读体验的描述,可以称之为读书笔记。有各种各样的笔记本书,别的什么都不记,只记阅读经验。这种纯读书笔记的数量也不少。比较古老的是王应麟的《睡觉笔记》。里面都是读书笔记。
比如你已经知道了‘所’这个词的意思,但是‘所’这个词还有几种用法,你知道吗?如果能处处留心,遇到新的用例并总结出来,岂不是很有意义的笔记?再比如,你知道有些文章感觉轰轰烈烈,有些文章感觉温文尔雅,但你知道如何做到轰轰烈烈,温文尔雅吗?如果能关心一下这个问题,多看看英雄或温柔的例子,发现一些规律,岂不是很好的注解?再比如你喜欢看小说,作者往往会煞费苦心地把小说的开头和结尾的话写出来。你看了很多小说,开头或者结尾* * *写了多少字,不如记下来当笔记。再比如,你读了一篇文章、一首诗或者一个词,觉得其中有些是好句子。如果你能说出它们好的原因,那也是一个注解。另外,如果你在阅读时对书中的文字有疑问,或者有什么要用自己的生命去证明的,不妨写下来。读书笔记的素材到处都是,只能随意挑选,从来不担心没东西写。"
修辞:
修改就是调整,修辞就是语言,修辞就是调整语言,让它刚好传达我们的意思。
积极的言辞:
在修辞学中,利用感觉的因素,积极增加语言口语和书面语的力量,被称为积极修辞。
场景:
修辞,一方面和说的话有关,另一方面和你说那句话时感受到的情境有关。
‘情境’这个词包含的范围很广,不仅包括所说的内容的形式和环境,还包括说话者和听话者的关系,以及说话者的地位、时代、心情甚至说话的语境。无论是在消极修辞还是积极修辞中,情景和修辞都是密切相关的。所有王者用的数学书不是用现代语言写的吗?这无非是考虑到情况的现象。因为你写的,读的都是现代人,用现代语言就能看懂。数学书之类的,本质上是抽象的,知识性的,只注重负面修辞,对情境的运用还是有限的。当然,最相关和可用的是积极的言辞。
禁忌格子:
在君子社会里,大小便说“浴室”“更衣室”,在医院说“尸体的葬礼”说“平间”,这是一种修辞手法。
奢侈:
另一方面,当情况可以无障碍地说时,我们会使用大语句。说“小”,就说“沧海一粟”,说“长”,就说“白发三千尺”,说“难”,就说“如数家珍”。这种说法在修辞学上叫做“奢靡”,和前面说的情况正好相反。
修辞的来源:
希望能致力于人生的修炼,从人生的根上做修辞功夫。不要误以为说写就能靠雕琢粉饰取胜。
组织:
所有形成一个单位的意义和感情,无论是用文字还是用词表达,都要注意组织。讲究组织,出版是一个声音单位,既能让听众和读者满意,同时又能让出版方感到舒服。他在出版他想出版的东西。
组织文章的原则只有三个,即‘有序、联系、统一’。把所有的材料按适当的顺序排好,这就是‘顺序’;从头到尾都很顺利,没有一处勉强接榫的地方。这是‘接触’;整个身体保持着相同的意见,相同的情调,这就是‘合一’。
阅读:
先看一些中国哲学的原著,再看哲学史;读汉代以下的诗经、诗集、词集,再读文学史;先看一些古代史书籍,再看《古代史分析》。如果非看不可,就看哲学史和文学史,同时看原著,以此来丰富自己的知识。
创作:
作业只是规则和技巧的练习,应用工作只是为了处理别人和事务。创作才是真正发挥自己才能的成果。
一个作业,不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劳动;应用就是处理别人和事务。当我们面前有别人和事务的时候,不允许我们浪费更多的时间,这样会妨碍别人,阻碍事务。至于创作,都是自由的世界。你可以用自己的心忠实地去做,在你认为满意的时候放手。
因为创作都是自己的事,忠于创作就是忠于自己。真正的创作,绝不应该有丝毫的随意和马虎的态度。如果古代著名的山水画家说“山五日成山,水十天成水”,左太冲写一篇杂文用了十年时间。创作是昂贵的,时间和劳动不容忽视。
主题选择:
创作的第一步是发现主题,主题必须是新鲜的,才值得选择和鉴别。
每天走在街上,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平时学习或者一个人坐着的时候,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和情绪。这个时候,事物的新鲜含义往往会像闪电一样抛入你的脑海。随时接住才是主题。主题选定后,第二步就是让它成熟。无论在看书、看报、听别人谈话还是独自散步时,都要处处留心,把与这个主题有关的一切事项一一收集起来,丰富内容,融入其中。这种情况和母亲用自己的血液养分去培养胎儿一模一样。
家庭作业:
三者中,运动是最基础最重要的,运动是练手腕的基本功。只有锻炼到了一定程度,才能谈应用和创造。
赞赏:
想象力是欣赏的重要条件。想象力不发达,欣赏不能使其发达。
如果我们知道什么是坏的,我们就会知道什么是好的。如果我们读了一篇不好的文章,如果能把它的缺点一一指出,就相当于读了一篇好文章,把它的好处一一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