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鬼城有哪些值得去的景点?
举世闻名的“鬼城”丰都位于长江北岸。因为这个县城外围有“文峰坝”和“平度山”,甚至还有县名,所以叫丰都,它的鬼城就在平度山上。
独山,又名名山,是县城附近一座长约四里,宽半里的山。郁郁葱葱的森林中,有青瓦红墙的寺庙,人们称之为“幽冥之都”。
山脚下的牌楼上还有“鬼城”的碑文。山上很多寺庙都有不同的道教观点,多与佛教的地狱和道教的冥界有关。
庙内供奉的神灵和无数泥塑再现了佛教和道教传说中所谓的“地狱”,故称“鬼城”。这里是“鬼城”的主要寺庙和景观。
穿过“鬼城”牌坊,爬上山路,首先会来到“幽冥”。几个大厅表明,这是阴间和人间的分界线。再往前是“河哈寺”,里面有两位将军的雕像。他们是中国式的力士金刚护体,源于神魔小说《封神演义》,职责是保护幽冥。然后是辽阳宫,这是原来的宫殿,在明朝属于朱庄。
春竹死后,这个地方成了祭祀用的寺庙。重建时改成了圣雄宝殿,里面建有释迦牟尼等佛像,不用我细说了。
其中,辽阳寺前有一座特殊的建筑——乃河桥。总说很神秘很诡异。奈何桥矗立在大雄宝殿前。“乃河”是音译,意为地狱之河。
乃桥是三座石拱桥的连接点。三座桥大小形状一样,都是石头铺成的,两端有两个踏板,桥栏杆上刻着花。
桥下有一滩死水。据记载,这座桥是为了配合辽阳会馆修建的,就是为了好看,后来就成了传说中的奈何桥。
过了奈何桥,出了辽阳殿,经过玉皇殿和无常殿,经过冥界的纪念碑,就到了冥界所谓的“鬼门关”。
其实鬼门关是一个黑暗的山门。生锈的额头上写着“地狱之门”几个字。传说人死后去“地狱”必经此处。被判刑后,恶鬼下地狱受惩罚;好人只有“引导”才能顺利过关。
天坛位于一座著名的山顶上。晋代称其为“甘渚殿”,唐朝以后多次改名为“仙都道观”。清初,它改名为“燕”,俗称天坛。清康熙三年重建后的现有格局。
这座大殿由牌楼、钟楼、鼓楼和大雄宝殿组成。牌坊为方形,木质三重檐,正面“田字厅”三个金色大字,背面“游渡”二字。广场前有一对石狮子,昂着头,爪子朝上。
广场后面是山门,类似宫门,歇息在山顶,有重檐。两侧是钟楼和鼓楼,下部是无常等泥塑。
第二道门中间,高挂一块“眼如电”的牌匾;大厅中间偏高的“妖镜”观察力非常敏锐,能分辨出一个人妖。这一系列的陈设和布局,营造出一种心理上的威慑,让你感到敬畏和敬畏。
正殿正中,有一尊阴天金铁坐像,高7米,头戴皇冠,身穿龙袍,佩戴玉带,庄严威严。
一个阴天,天上的女神坐在身后的壁龛里,头戴凤冠,身穿长袍。她的全身是用棉花轮胎和橡胶泥做成的,富有弹性,因为我
殿下,左右两厢走廊是东西地狱,俗称十八层地狱。地狱的每一层都有执法之王坐在上面,还有鬼,叛徒,奸夫,不听话的孩子等等。他们都受到了惩罚,形成了一幅阴森可怕的冥界画面,生动地说明了因果报应和轮回转世的教义。其实这就是人类衙门的审判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