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毅伐齐

因为乐毅透支力量,战线拉得太长,而且自身地位不保。乐毅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一位有名的久战宿将,曾经一度罕逢敌手,深受燕昭王器重。当时天下七国,唯有齐国国力最强,号令天下,诸侯尽皆莫敢仰视。于是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统领三军,召集四国,组建声望一时无两的联军,***同起兵讨伐齐国。在战争的初期,乐毅诸军势如破竹,大败齐军于济西等地,甚至于数年间,破齐国七十二城,威震寰宇,声望无人能比,但偏偏在战争的后期,他却虎头蛇尾,三年不下两座齐国小城,其中的原因值得深究。

首先,乐毅在战争前期,就耗费了大量的军力,妄想一口吃成个胖子,但却忽略了补给线的重要性。在《史记》的明文记载中,乐毅伐齐的战术是贯注大部分的力量攻其一点,大面积撕裂齐国防线,但是战果越大,纵深越深,也就意味着后勤补给越来越困难,攻势不能持久。所谓?刚不可久,柔不可守?,乐毅采取强大的攻势,但燕国本身小国寡民,国力羸弱,巨大的战果让燕国无法消化。

其次,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也是所有领军重将的宿命。乐毅以羸弱之燕国,大破强盛之齐国,乐毅的声望,可以说远在燕国国君之上。就算老燕昭王与他倾心托付,信任重用乐毅,但国内的反对势力是不可能不从中作梗的,很难保证这种信任会一直保持。所以国内的反对势力不仅让乐毅的补给越来越困难,乐毅也在这种矛盾中犹豫不决,不能下定决心。

所以,尽管乐毅在三年之间,大破齐军,后来却踟蹰而不下,这和他透支军力导致的补给困难,以及功高震主带来的尴尬地位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