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1997年改革开放以来的三次危机(五)
《八次危机》三
一、1978-1981年危机:70年代后期,国家对外债务和财政赤字压力下,仍然按照政策惯性过度投资城市工业,造成内生性危机,这次经济危机表现为:经济增速由1978年11%下降到1981年的5.2%,国内固定资产投资总增速由1978年22%下降到1981年-10.51%。这段时间内,国内社会积累率大幅下降,福利支持居高不下,导致财政困难。
第四次经济危机应对措施:一是在全国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府退出农村经济。从根本上打破了以人民公社为名的、为服务与城市工业化原始积累而构建的集体化体制。二是以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为主要形式的农村资源自我资本化,主要是发展乡镇企业。主要做的事情总结起来有4点:做大蛋糕,增量改革,实验推广和非激进改革。比苏联休克疗法好得多。
二、1988-1990年危机:这次经济危机属于以产业资本的扩张带动投资大幅度增加为基础的滞涨型经济危机,表现为经济增速下滑,物价高涨。还有“三角债”泛滥,三角债的起因有三点:一是建设项目超概算严重,投资计划安排不足,筹备资金不落实,造成生产部门和施工单位大量拖欠;二是企业亏损造成银行大量坏账,加剧互相拖欠款项情形;三是企业产品不适销,积压库存,成本上升。
应对措施:一方面向乡镇企业转嫁危机,另一方面减少对地方政府和党政组织、教育和医疗等公***品的维持费用和乡村公***投入,经济增长由内部消费转变为出口拉动,越发依赖国际贸易。长期来看,城市利益获得增长,乡村利益虽然有重视,但是没有实际行动(没有获得政策和资金支持)。
三、1993-1994年危机:这次经济危机前,发生几件重要的事,一是确立建设市场经济新体制目标,二是南方谈话导致投资过热,三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老大哥苏联解体。这次经济危机表现出来的是财政、金融和外汇三大赤字同步,国际舆论盛行“中国崩溃论”,国际上似乎都在等着中国自行崩溃。
应对措施:三大改革:外汇改革实行“一步并轨”,对美元汇率直接下跌50%,金融改革使得信用扩张,国债和货币增发,分税制改革,缓解中央政府财政压力,地方政府获得更多主动性。
?本次改革成本:一是城市工人大规模下岗,国家产业资本让利于外资和私人资本,城市利益群体发生分化,资本相对于劳动取得绝对强势地位。二是公***服务部门市场化和私有化,主要体现在医疗和教育两个领域利用信息不对成优势获得垄断暴利。三是地方基层政府将增加的治理成本转嫁农村,“撤社建乡。撤队建村”,农村自收自支,政府投资退出农村,逐级“甩包袱”。四是金融资本异化实体产业,恶化环境。信用紧缩,前期发展势头良好的乡镇企业纷纷破产,贷不到款,大型国企完全不受信用紧缩影响,金融资源配置游离在实体经济之外,金融资本纷纷追逐利润分配环节,不参与利润创造环节,银行暴露出“嫌贫爱富”的形象。五是土地资源资本化机制发生改变,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被政府收走,土地商品属性确立,原本土地是乡村自行发展的资本,从此转变为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六是对三农影响深远,农业领域全面衰败,种子花费等农资领域大多被国外资本占领,青壮年农民纷纷进城打工,逃离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