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话剧团的话剧团现况
在电视、网络、DVD等全面进入寻常百姓家,娱乐品类又层出不穷的今天,曾经历尽辉煌又徘徊于低迷中的汕头话剧团,应该如何立足市场,走出适合自己发展的一条路子?在汕头话剧团成立50周年之际,记者特意走访了该团团长、潮汕著名笑星赵曙光。现状:艰难谋求生存和运转空间上世纪末,许多资深的老话剧界人士陆续从汕头话剧团离、退休,有的则渐渐退出了话剧舞台。目前,话剧团主要演出的演员只有10多人,其中还包括了相当一部分的外聘学员。据赵曙光介绍,话剧团基本上属于自负盈亏的单位,财政虽然有补助拨款,但这笔款项仅仅能够维持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和剧团日常的办公费用,许多在职的演员,不得不在市场中苦苦寻觅谋求生存之路。
赵曙光说,现在话剧的市场十分低迷,话剧团收入主要是依靠话剧小品的演出和发行小品VCD。但近两年由于市场消费相对疲软、盗版横行等因素,以前每年可发行五六个小品VCD,现在只有三四个,话剧团的经营更是步履艰难了。出路:适应市场需求多元化发展
面对汕头话剧的窘况,作为话剧团的当家人,赵曙光努力寻求新出路。
2001年,汕头话剧团决定将潮汕观众耳熟能详的保留剧目《七十二家房客》再度搬上戏台。为了将这部老戏演绎出新意,话剧团对剧本作了大胆修改,并加入了歌曲、快板、顺口溜等元素,在增加全剧的喜剧色彩的同时,还尽量体现出潮汕特色,使观众倍感亲切自然。这部七幕大型滑稽喜剧在艺都大剧院献演后,立即引起轰动,连演14场几乎场场爆满。这次成功,让赵曙光“嗅”出了观众的“口味”,也“瞄”出了话剧在市场中的定位。
“最主要还是要多元化发展,去适应时代的步伐、市场的需求,才是话剧的出路,才是话剧团的生存之道。”赵曙光说。
为此,话剧团着重排演了一系列适合观众口味的轻松活泼、短小精悍、生活化的喜剧小品,开拓广阔的农村市场,以娱乐为主,让观众在笑声中获得“真善美”的熏陶。同时,还利用原有的舞蹈功底积极组建舞蹈队、办培训班、拍小品VCD,多元化发展以求适应市场、扩大更多的观众面。愿望:演一部“阳春白雪”的正剧
从1979年调入话剧团到1999年挑起汕头话剧团团长这一重任,近30年的时光,赵曙光始终跟话剧“纠缠”在一起,历经了汕头话剧的繁荣和惨淡,却怎么也挥不去对话剧难忘的情结。他表示,“笑剧”并不是话剧的最高层次,更客观地说是一种适应市场的生存手段。他最大的愿望是话剧团能够维持正常的运作,保住实力,在成熟的时机,演出一部可以代表汕头话剧艺术水准的“阳春白雪”的正剧。
对于话剧的未来,赵曙光满怀担忧。他说,目前话剧演员队伍已出现青黄不接的状况。一些年轻学员虽然具备了一名话剧演员的能力和素质,却苦于没有编制不能成为话剧团的正式演员。随着原有剧团演员退休或离开舞台,话剧团将后继无人,话剧这一剧种也很可能从此在汕头消失。对此,赵曙光呼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这一问题,扶持、培养更多的话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