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里的浪漫故事散文
我的工厂是棉油加工厂,招的工人有五年合同和一年合同。说白了,其实比临时工好,好不了多少。我的车间分两班,每班工作十几个小时。有保安工,电力工,包装工,花续工,观花工,轧花工,对了,还有按按钮的人。有男有女有小孩二十多人,大多是二十多岁的女孩和男孩。
写到这里,有人会问,这个只有20个人的车间,能有多少浪漫的故事?有,作坊不大,人也不多。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精华。另外,车间不是封闭的,也不是固定的。车间与车间之间的工作流程是循环的。采花、轧花、脱毛、榨油“一条龙”,都是息息相关的,就像“牵一发而动全身”。人就像棋盘上的棋子,随时听候主人的调遣。在这样一个灵活的车间里,车间不再只是一个车间。在这个水泥、钢铁、设备的组合中,还有一个聪明的群体。这个流动组的每一个男女,面对的都是其他车间的男女,甚至全厂上百人。说到这,你会觉得有故事。小伙子和大姑娘谈恋爱,有“选择题”可以选择。
上班忙,浪漫。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刚刚实行改革开放,就像大海的风暴正在兴起的时候,人们突然从被禁锢的观念中挣脱出来,就像百花齐放、白骨盛开的时候。我们这些刚走出“校门”“农场门”的十八、十九岁的青年男女,正处于爱情的种子期,看到异性就像看到了鲜花一样美丽,浑身上下都很诱人。正是因为这种因果关系,工厂、车间的负责人在岗位人员的‘搭配’上也合理地匹配男女比例,符合现在流行的一句话:“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在车间里,我发现男青年上班总是看美女,女青年意识到有的叫,有的不叫;年轻女性上班时,总会偷偷看一眼帅哥。有些会有反应,有些不会。我知道原因是什么:首先,这样的工厂是季节性的,每个人的工作岗位都不固定,影响未来的家庭、生活甚至后代;其次,大家来自县城四面八方,互不认识。有些生活习俗不太一样,不习惯,相隔很远不方便,互相结合也不太现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青年男女都是十八九岁,很难把握自己的未来。谁也不知道他们未来的工作和事业会是怎样的,更不知道彼此的把握。所以,连谈爱情都是虚幻的。
在工厂里,我也发现,女人多的地方,笑声就多,无论男女,笑声都多。机器运转时,我经常听到隔壁棉花仓库里传来一阵阵女人的笑声。棉花更新的过程都是女工。姑娘们或站或蹲或坐在棉花堆里。他们美丽的容颜已经被棉花堆吞噬,淹没在灰色肥大的工装裤里。他们笑得很开心。这是女人的“自娱自乐”;当设备发生故障,停止工作时,青年男女就停下手中的活,闲下来时,几个男青年就会迅速钻到棉花仓库的女人堆里,先是有说有笑,然后嬉闹,再借助棉花堆的掩护嬉闹。嬉闹声越来越难听,笑声越来越大。刚结婚的女青年刘认为,反正结了婚就什么都不在乎了。男青年说话,她就说话,男青年动手,她也动手,真的把男青年吓回去了,因为男青年在一定程度上很尴尬。
其实不仅仅是青年男女,就连车间的负责人都是一个离开了三四十岁的人,和那些青年男女一样,没事总喜欢往女堆里钻,美其名曰:检查指导工作,看看工作进展如何。其实计划就是上个嘴瘾,沾点便宜,放松一下。不过,老板自有办法。他总是恰到好处地把握火候和分寸。他眼里带着笑意,说了几句半浊的话,让年轻女工微微脸红,像是害羞,像是苹果刚红没熟。烦,烦;火,不允许火。只有顺着他的话笑,有时候那笑声的分贝超过旁边嗡嗡的风扇声。我不能对老板隐瞒这样的事情。我当时就觉得不对劲。车间老板怎么能和他的女工开这样的玩笑?此外,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没有结婚。后来我觉得这是车间领导用的技巧。说这样的笑话和废话,是为了让年轻女工白天保持精力充沛,晚上不午睡,以提高工作效率。姜还是老的辣!当时只是想让大佬们自娱自乐,过个嘴瘾。没想到他们心思大,暗藏玄机,为了作坊利益。当我这么想的时候,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我再也不怪这些领导了。
下班的青年男女,尤其是晚上下班的,洗个澡睡一觉,然后开始打扮自己。小伙子们穿上潇洒的西装、时髦的喇叭裤、名牌手表,穿上擦了鞋油的皮鞋,用摩丝精心梳理长发,夸张地走在工厂的路上,看起来很有魔力,就像当时流行的顺口溜:“跑石头的穿皮鞋,手表的臂套穿。”下班后洗了个澡,女青年们回宿舍睡个好觉,养养精神,养养脸。起床后还不忘梳洗一番,化好妆,涂上鲜艳的口红,穿上漂亮的裙子,穿上喜欢的皮鞋,梳好飘逸的披肩长发,优雅地从女宿舍拐到拥挤的礼堂前,再从工厂的主干道走到厂门口。一路上都是风景。
青年男女刻意打扮炫耀。大部分男青年吸引女青年的注意,大部分女青年为男青年打扮。有些青年男女还是觉得班里看不够,还绕道车间给另一个班干活的人看,也看一眼。甚至绕到更远的皮辊脱毛车间,前面提到的浪漫故事也会一一展开。在工厂里,礼堂里经常放电影,一些男青年故意坐在女青年旁边,他们靠得很近,以此来赢得女青年的好感。
我的一个姓辛的同事,是青岛下乡的知青。这个青岛小哥哥真的很帅。不仅女青年看起来英俊迷人,男青年看起来也羡慕嫉妒恨,但他们讨厌与否。肖鑫二郎20岁,高大魁梧,大背头,喇叭裤,黑皮鞋,说一口标准普通话。乍一看,他气度不凡,风度翩翩。刚进厂的时候,很惊讶厂里有这么帅的同事。一问,原来是个农村知青。肖鑫的到来给工厂里的年轻人带来了一场“革命”。越来越多的人留长发,穿喇叭裤,时髦了很多,自然生活浪漫。
肖鑫的光芒远不止于此。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吸引女生的目光,很有杀伤力。于是有人羡慕,有人等待,有人大胆尝试。我车间一个姓李的女同事,长得很漂亮,很活泼。活泼的性格促使她主动出击,主动告白肖鑫,有点像电影《凤凰涅槃》的出场。她想用自己的美貌打动肖鑫。那时候,经常有人在宿舍门口或者从宿舍窗户看到她,她从我的宿舍旁边走过,走进肖鑫的宿舍。我很佩服那个年代有这么大胆的举动。真的很开放,就算是恋爱了也聊的来。但是,小新是一个上山下乡的知青。娶一个乡下女人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县城里的美女也未必是他喜欢的。他和小李的所谓爱情只是逢场作戏,重要的是小李的美貌和浪漫。下面的就没有了。
包装工萧鸾和另一个团队的女工也互相爱慕。萧鸾喜欢小邵的美丽、活泼、开朗,小邵喜欢萧鸾的能干、帅气、精明,他们真的很喜欢对方。萧鸾没事的时候喜欢跑到那个队,围着小邵转。经常开她玩笑,故意嬉闹,小邵也不恼。有时小邵会去萧鸾的团队看他们收拾行李,但他实际上是在看萧鸾。厂里的许多同事都认为萧鸾和小邵是天生的一对,天造地设的一对。后来,我参了军,当我工作回来时,我得知萧鸾已经和合适的人结婚生子了。只见过小邵一次,至今不知道她是做什么的。
我也体验过车间里女青年色迷迷的眼神,也体验过车间外女青年含情脉脉的眼神,体验过改革之初带来的成果,感受过别样的浪漫。工厂里短暂而不稳定的生活,酿不出成熟爱情的果实。两颗不安分的十八九岁的心,经不起瞬息万变的复杂社会的考验。收到媚眼后,他们经历了浪漫,留下了回忆,可以让生活更加纯真。
工厂里有很多很多浪漫的故事,即使三天三夜也讲不完。下次再说比较浪漫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