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传奇的名词解释
《唐代传奇》是唐代文言短篇小说,内容多传述奇闻异事,后人称为唐人传奇,或称唐传奇。唐传奇在经过发轫期的准备,兴盛期之后,终于在晚唐时期开始衰落。
唐代传奇内容除部分记述神灵鬼怪外,大量记载人间的各种世态,人物有上层的,也有下层的,反映面较过去远为广阔,生活气息也较为浓厚。
唐代传奇的语言,一般运用散体,但多四字句,句法较整齐,沿袭了六朝志怪小说的传统。六朝志怪小说如《搜神记》等,语言比较质朴,不讲究对偶和辞藻,在当时区别“文”“笔”的风气下,属于“笔”这一类,但因受骈文盛行的影响,一部分语句句法比较整齐,风格上也有与骈文接近的一面。唐代传奇的语言,就是沿着这一路子发展的。个别篇章如《游仙窟》,甚至以骈体为主,但多数作品虽夹杂骈句,基本上仍是散体。不过由于作者有意重视文采,不少作品语言颇为华艳。
扩展资料
唐代传奇对后代小说、戏曲及讲唱文学有较大的影响。传奇体成为宋以后历代文言短篇小说的主要样式,即使在白话小说兴起后,仍有一定势力。宋代就出现过不少传奇作品,虽然一般说来写得比较平实,缺少飞动的文采,但也有一些流传的佳篇,如鲁迅《唐宋传奇集》中收录的《绿珠传》、《杨太真外传》和《梅妃传》、《李师师外传》等。
明代著名的传奇小说有瞿佑的《剪灯新话》、李祯的《剪灯馀话》和邵景瞻的《觅灯因话》。其中《剪灯新话》的文笔意境,颇能新人耳目。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更是继承并发展了唐传奇人物形像鲜明、故事情节曲折、语言华艳生动的特色,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唐传奇对宋以后的白话短篇小说即话本也有明显影响,很多题材和人物为话本所采用。据宋罗烨《醉翁谈录》记载,宋代已有不少根据唐传奇故事编成的话本,但多亡佚。明人所辑话本集《清平山堂话本》、“三言”,“二拍”中,也保存了好些取材于唐传奇的话本。传奇中叙事、诗笔、议论结合的形式,即所谓“文备众体”的特点,以及传奇描写人物的手段,如比较细腻的细节描写,传神的人物对话等,话本也都有所借鉴和发展。
百度百科-唐代传奇(唐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