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彧怎么读
liú yù。
刘彧(439年12月9日-472年5月10日),字休炳,小字荣期,徐州彭城郡彭城县(今江苏徐州铜山区)人。
宋朝第七位皇帝(466年—472年在位),刘裕之孙,宋文帝刘义隆第十一子,宋孝武帝刘骏异母弟,母为沈容姬。
初封淮阳王,改封湘东王,生母早逝,由刘骏之母路太后抚养成人,历任秘书监、中护军、侍中兼卫尉、领军将军。
前废帝刘子业即位后,出为南豫州刺史。景和元年(465年),杀侄即位,年号泰始。
执政前期,平定刘子勋“义嘉之难”及方镇叛变,耗损国力,导致北魏侵占山东和淮北地区;为了防范孝武帝刘骏诸子夺位,肆意屠杀皇亲宗室、功臣名将,削弱统治阶层力量,导致宋朝自此衰败,武将萧道成趁势崛起。
刘彧生平:
南朝宋第七位皇帝(466年—472年在位),宋文帝刘义隆第十一子,宋孝武帝刘骏异母弟,母为沈容姬。
宋孝武帝过世后,继位的前废帝刘子业颇为凶暴。在掌权后,先后除去了叔祖刘义恭、叔父刘昶。
刘彧派亲信阮佃夫结交刘子业的侍卫寿寂之等人,先下手杀死侄儿刘子业,然后接受同谋刘休仁的拥立,登基为帝,改元泰始。同时处死刘子业的兄弟姊妹刘子尚、刘楚玉等人,掌控京师内外的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