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禁忌的书籍
所谓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人们在说话时不直呼君主的名字,写文章时用其他文字代替文字的习俗,以示对君主及其亲属、圣人、圣贤、长辈的尊重。这种习俗起源更早,至少在周朝。据《公羊传》记载,《孔子春秋》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尊者讳,亲族讳,圣人讳”。后来经过封建王朝长时间的适用,这种习俗也在不断翻新,需要避免的地方越来越多。而且很多朝代的皇帝自己也规定了一些禁忌的范围和方法。让人用,不然砍头。所以这个时候的禁忌已经远远不是一个习俗问题,而是已经成为了一种法律。很多人因为违反了千百年来的禁忌原则而被斩首。比如清代江西举人王希厚等人入书干皇帝时触犯禁忌被杀。后人用两句话总结了此事,说:“王写了一封亲笔信,书呆子斩首。”
古籍中有很多避讳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缺笔。就是把应该忌讳的字写不全,少写一两笔。比如唐太宗的《李世民》为了避开“天下”和“人”两个字,把“天下”写成了“人”,把“人”写成了”。再比如,为了避讳的“秋”,在和把“秋”字写成“,”把“匡”字写成“”。
第二,去字。就是把需要避讳的话去掉,不写在书里。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不要留空;二是留白。所谓“不留空白”,比如现在的瑕县,以前叫仙丘县,巩县,原来叫巩丘县。孔丘为了避开“秋”字,把“秋”字去掉了,于是就成了献县、贡县。消隐就是去掉禁忌词,但留下空白。比如唐人为了避开唐太宗写的“师”字,就把“王”写成了“王充”,而后世的刻书人并不知道这是禁忌所致,所以在刻书的时候,就把这两个字放在一起,刻成了王充。读者不了解这些情况,就会闹笑话。另外,还有一些书,把需要禁忌的字留了空白,但都写了“禁忌”二字。比如《说文解字》这本书把“讳”字写在了修、庄、胡等字里。其空言不注。这是因为东汉光武帝以秀而名,以村而名,张以帝而名,安以帝而名。
第三,改词。将需要避免的单词改写成其他单词是最常见的做法。由于禁忌,不仅很多人的姓被改了,很多东西的名字也被改了。以下是一些例子:
1.改姓。现在很多人都姓邱。其实这些姓邱的祖上一开始都不姓邱,而是姓邱。秋原是一个地名,以山东临淄(旧称营丘)命名(在此为其英雄姜子牙命名,齐国建立后居住在营丘的姜子牙后裔均以此地名为氏,因而成为秋)。春秋末年,被尊为“圣人”,故秋与孔子同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