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中的美国文学赏析

每个人都要经历这样一个“个体意识觉醒”的时期,对人生有一个透彻的认识,成为一个独立的人,然后跳出“自我”的小笼子,实现真正的“社会意识觉醒”,走向人民。我记得竹内好说过,鲁迅在某个瞬间(大概是抄佛经时期)突然变成了自己,之后就再也没有变过(他从来不盲从别人)。当然,竹内说鲁迅作为一个觉醒的“人”没有变,但本质上鲁迅一直在变(他转向左翼变了,但就那是他自己学习思考的结果,他没有变),这也是为什么竹内还称他为“活跃的作家”。我们这个时代曾经有一段时间,把“绝望”标榜为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与鲁迅的“绝望”相去甚远。说得好听点,是浅薄的做作和矫情;我们的时代曾经有一段时间相信廉价的“希望”,但那种轻信带给我们的是轻易的放弃,而不是执着的追求和顽强的奋斗。但鲁迅的转变,绝对不是一个诗人关在“自我”的牢笼里就能实现的。他必须面对现实,不断学习和思考。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自己和这个世界(自己的暮年和外面的青春)。我希望我的心是孤独的。但是,我的内心很平和:没有爱与恨,没有悲伤与欢乐,没有色彩与声音。我大概是老了。我的头发已经发白了,这不是很明显吗?我的手在发抖,这不是很明显吗?然后,我的灵魂的手一定在颤抖,我的头发一定是苍白的。不过,这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在此之前,我的内心充满了血歌:血与铁,火焰与毒,复苏与复仇。而突然这些都是空的,但有时又被刻意填满无奈的自欺欺人的希望。希望,希望,用这个希望的盾牌来抵抗空虚中的黑夜,虽然盾牌后面还是空虚中的黑夜。然而就是这样,耗尽了我一个又一个的青春。【2】我不是早就知道我的青春已经逝去了吗?然而,我认为我身体之外的青春是固定在:星星,月光,胡蝶,黑暗中的花朵,猫头鹰的不祥之言,布谷鸟的血泣[3],淡淡的笑声,与爱共舞。虽然是伤感飘渺的青春,但毕竟是青春。但是为什么现在这么孤独呢?是不是连身外的青春都逝去了,世间的青春都在变老?我不得不独自去思考这个空虚的夜晚。我放下了希望之盾,我听到了彼得·费桑多尔(1823-49)的《希望之歌》【4】:什么是希望?一个妓女:她蛊惑了每个人,给了他们一切;她会在你牺牲了很多宝藏——你的青春的时候抛弃你。这位伟大的抒情诗人,一位匈牙利的爱国者,为祖国在科萨克[5]士兵的矛尖上牺牲了75年。死了固然可悲,但更可悲的是他的诗还没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