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子十五岁的相关影评
平平淡淡,没有杂言。
《养子15岁》是可以满足各个阶层的需要的电影吧,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看完,在结束乐声响起,你就可以对自己说:“现在你可以哭了。”
在2010年之前,一直觉得想看喜剧。就是热热闹闹,潦潦草草笑完就完事了的。养子15岁下面的标签写的是“喜剧、爱情、剧情”。看到名字还以为会像重返17岁那样的校园电影。可是我错了。
第一它不俗。不是重返17岁的那种商业电影,声势浩大,画面艳丽,语言前卫又劲爆。偶尔一点黄段子让你在社会主义大熔炉下一点小小的释放。
第二它和谐,看完之后,回忆是灰色的,但不会压着你很沉重,反而很温馨。那种,男人之间互相理解,不需要语言的反复,只需时间与思考,让我一个女人如此的向往他们的简单纯洁的世界。和谐的画面,一条街,街两旁的房子整齐化一的瑞典风格,一个人字型小屋,每个小屋一个花园。 背景是树、是山,不晓得是不是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在低矮地蜿蜒。两个办公室,一致的白色,似在表明:无论你怎么看待这部电影,我就是圣洁不可侵犯。有一个男人,他和谐的微笑,他迎着晨光慢跑,他不喝酒,他不崇尚暴力,他轻声细语,他种花,他下厨,他有羞涩的眼眸,他与他爱的男人结婚了。在瑞典这个国家,我有理由相信自由。 和谐不仅仅是画面,还有剧情。在看电影的1个多小时里我总是很不自觉的猜测剧情,可是它没有我想象冲突,就像那个监视器,我一直以为它会演变成一场战争,可是什么都没有造成。如果是美剧,日剧或者是韩剧,这个监视器会是多大的柄呢?没有好莱坞的心计,没有韩剧勾心斗角,没有日剧的生离死别。生活中出现的东西不是多余,但也不一定就要成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什么。有时候只是巧合,只要拿得起放得下。有些跌宕起伏的剧本,好似编得让人拍案叫绝,可是早已食多无味,所以“平平淡淡,没有杂言”才出其不意。
第三它简单,就像一个小品剧一样,拍摄地点不过是一条街,一个办公室,一家公社。我不晓得在什么时候我变得喜欢简单的生活了,但是就是这种简单,才能平抚我。或许该切入主题了,一部爱情片,没有女主角的爱情片。没有复杂的人物,男主角爱上了男主角领养了一个男主角。把极端的典型集中在影片之中,但柔和的渗透让你会心理解。其实我想像一个男人一样去爱,不要太多的语言,理解就够,没有态度的表达,微笑足矣。那是精神灵魂的支持,也许比物欲肉欲更持久深远。微笑是没有国界的,爱是没有国界的,但是爱的方式有国界,但是爱都被传达,接受的人与付出的人都很幸福。
我喜欢男人之间的感情,因为不会让人那么沉重。
我喜欢那个干净的小山村,喜欢山村里微笑着打着招呼的人们,喜欢他们运动,他们整理花园,他们举办聚会,喜欢聚会上的咖啡。
喜欢惬意与安静,从什么时候只开始的。不喜欢讲话,想和懂我的人说话,也不要多说。因为我们都懂,微笑就够了。
喜剧,对它有了新的认识。不仅仅是周星驰的无厘头,和美国人的黄段子,应该也是完美结局的故事,他给予受伤的人一个希望,一束鲜花。一个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世界的方式,人总是不自觉的站在主角的角度来看问题,尽管他是坏人你都会包容。这就是不忍人之心吧,中国的电影很需要非英雄的主角,不要让全社会的人都去争当英雄,而需要踏踏实实的平静生活。
《养子15岁》,希望你可以耐心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