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的白鹿洞书院建在一个山洞里吗?

其实白鹿洞并不是指一个山洞,也不在山洞里,因为这块地方是一片凹地,像是山洞一样。

之所以起名“白鹿”,是因为早在唐朝时期,有一个名叫李渤的人曾在此地隐居读书,期间他驯养过白鹿,给自己的书屋起名白鹿洞。

后来,五代南唐时期在此地正式设立官方学院,被称为“庐山国学”或者“白鹿国学”,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在京城之外设立的官方学院。白鹿洞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在庐山五老峰南麓。

真正使得白鹿洞书院名声鼎盛的是朱熹!

朱熹率领朝廷官员参观白鹿洞书院之后,对书院破败景象感到惋惜。朱熹对书院重新修建,自任洞主,在此讲学,一时间使得白鹿洞书院成为当时的一个学术中心。

朱熹还亲自制定了《白鹿洞书院教规》,创立了一套学院教学及管理标准,这一标准还传到了海外,一直影响了后世几百年。

朱熹在白鹿洞讲学时提出了学习的五个步骤,成为后人学习的准则,这五序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庐山位于江西北部九江境内,庐山为什么称“匡庐”呢?

相传殷周之际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有此称呼。庐山是一座文化名山,被认为是中国山水文化的历史缩影。

自东晋以来,中国历代著名的文人、高僧、政治人物都在此留下过无数重要的历史印迹。庐山既非中国佛教名山,也非道教名山,但佛教和道教却异常活跃,历史上一度成为中国南方的宗教中心。

总结:

白鹿洞书院是什么样子的呢?都是四合院,有学生住的地方,有讲课的地方,非常适合学习。

余玠年轻时家境贫困,落魄无行,曾一度在庐山白鹿洞书院读书。

王阳明移居庐山白鹿洞书院教书,江西各地弟子纷纷聚集到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