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笑失败并最终成功的名人例子。
1,巴伦伊
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我妈心如刀割,但还是强忍悲痛。她认为现在孩子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妈妈的眼泪。母亲来到巴伦伊的病榻前,拉着他的手说:“儿子,妈妈相信你是一个有抱负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勇敢的走在人生的道路上!
好吧,巴伦伊,你能答应妈妈吗?”母亲的话,像一把锤子砸在巴伦伊的心上,他“哇”地一声,扑进母亲的怀里,放声大哭。从那以后,我妈一有空,就会给巴伦伊练习走路,做体操,经常累得满头大汗。
有一次我妈得了重感冒,她觉得一个母亲不仅要言传身教,还要以身作则。尽管高烧不退,她还是按计划下床帮助巴伦伊练习走路。黄豆般的汗水从她母亲的脸上淌下来。她用干毛巾擦了擦,咬紧牙关,帮助巴伦伊完成了当天的锻炼计划。
体育锻炼弥补了残疾给巴伦伊带来的不便。母亲的榜样深深地教育了巴伦伊,他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的严重打击。他学习努力,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
大学毕业后,巴伦伊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耳科学的研究中。最后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领奖台。
2.桑兰
桑兰面对如此巨大的生活变化的乐观精神感动了人们。桑兰,中国体操队一名不知名的17岁队员,在纽约7月21日晚意外受伤后,成为全世界最受关注的人。真的是意外。
当时桑兰正在进行跳马比赛前的热身。在她起跳的瞬间,一名外线队员“马”教练的前探头对她进行干扰,导致她变形,头先着地从空中切向地面。
这个笑容甜美的女孩来自浙江宁波,1993加入国家队。她性格温和,但在经历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后,她表现出了罕见的决心。她的主治医生说:“桑兰很勇敢。她从来没有抱怨过什么,我能找到表达她的词就是‘勇气’”。
即使知道自己再也站不起来了,她也不会后悔练体操。她说:“我对自己有信心,我永远不会放弃希望。”因为她的坚强和乐观,美国医院称她为“伟大中国人民的光辉形象”,那么多普通美国人去看她,不仅仅是因为她受了伤,而是因为她被她的精神所感染。
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在看望桑兰时说:“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都知道这个勇敢的女孩。”克林顿总统、前总统卡特和里根都曾写信给桑兰,赞扬她在悲剧面前的勇气。
桑兰与超人的相遇在美国ABC电视台播出。50年来,这家电视台只采访过两个中国人,一个是邓小平,一个是桑兰。桑兰如愿以偿地见到了他的偶像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席琳·迪翁。她的监护人说:“她太可爱了,她周围像我们这样的人都愿意帮助她……”
扩展数据:
人物轶事
张海迪,1955年9月6日出生于济南。小时候血管瘤导致的高位截瘫。从此,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15岁那年,张海迪跟随父母,把他送到山东莘县,在那里为孩子当了老师。她还自学了针灸技术,免费为村民治病。
后来,张海迪做了无线电修理工。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但她努力学习,完成了中小学的所有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学习了大学和研究生的课程。从65438年到0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翻译了几十万部英文小说,编著了《追寻生命》、《轮椅上的梦》等书籍。
2002年,一本30万字的小说出版。
该书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党的十六大重点图书,并荣获第三届全国文明进步图书奖、首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第八届中国青年优秀阅读奖、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和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从1983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了超过1万字。1983中国青年报发表《做一颗流星,把光留给世界》。张海迪在中国成名,赢得了两个名声,一个是“80年代的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罗”。
邓小平题词:“向张海迪学习,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资本家!”随后,张海迪成为一股道德力量。张海迪现为政协委员,供职于山东省作家协会,从事文学创作和翻译。
百度百科-张海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