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同人小说——读库切《彼得堡的主人》之二| 2019
我是费奥多·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
现在是1869+00,本来要在欧洲避债,突然被一个叫库彻的家伙派到彼得堡。
(2)
Barville Aleksandrovic isaev是我前妻Maria Dmitrieff和前夫isaev的儿子。所以他是我的继子,在库切的设计里我应该很爱他。
巴维尔住在蜡烛街63号。
他死了——这就是我来彼得堡的原因。
(3)
蜡烛街63号的房东叫安娜·谢尔盖耶夫,我妻子叫安娜。
她大约三十五岁,有着像女孩一样的黑眼睛和浓眉,但她的头发是黑色的。
我付了房租,住在巴维尔住的地方。
我在想巴维尔,我也问了我的女房东和她的女儿马特雷纳关于巴维尔的事。
(4)
女房东有点迷人,和我在巴维尔的房间里过了一夜。
我们之间的一切,从头到尾都是在黑暗中发生的。孩子在隔壁房间睡觉,我们却在如火如荼地做着这么危险的事情。我很兴奋。
(5)
我去警察局拿巴维尔的东西。负责巴维尔案司法调查的家伙名叫马克西姆夫。
马克西姆夫和我废话连篇,表达了三个意思:
1,巴维尔自杀;
2、巴维尔和反革命谢尔盖·涅恰耶夫是一伙的;
3.东西不能给。
(6)
蜡烛街63号附近有个乞丐在监视这个地方。
他的名字叫伊万诺夫,我请他进屋休息。
他是一个悲伤的人。“我相信我会为我死去的孩子难过一辈子,”他说。
(7)
一个芬兰女人走到我面前,骄傲地展示她是内恰耶夫的女战士,只是有点胖。
我找到了这个胖女孩,遇到了穿着女装的内恰耶夫。
内恰耶夫满口“同志”“人民”,称自己是巴维尔的朋友。
他说巴维尔被警察处决了。
(8)
回到宿舍——我发现伊万诺夫死了——那个监视我的乞丐。
“他们有什么必要为了这么一个无足轻重的家伙大动干戈?”
(9)
我来到了巴维尔死去的地方:炸弹制造塔。
内恰耶夫也在那里。
伊万诺夫的死和他有关。巴维尔的死呢。
(10)
警察把巴维尔的东西还给我了。
有一本皮面日记本,五本学校作业本,二十或二十五页用别针别在一起的散页和一叠用橡皮筋捆着的信。
还有一些活页印刷品:布兰基和伊舒金的散文,皮萨耶夫的散文。西塞罗的法文选本《论义务》也奇怪地夹在其中。
不要!这不是真的,根本不是真的!所有这些词是多么扭曲啊!
(11)
收拾完遗物,差不多该告别彼得堡了。
公寓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谢尔盖·涅恰耶夫,玛特雷纳把他带了进来。
他是来要钱的。
装腔作势的伪君子!人民报复真是损失!
马特列纳对内恰耶夫的“革命”有着惊人的热情。
(12)
有人又在敲门——声音很大。
是那个胖胖的芬兰女孩。在她的两边,有一个穿着蓝色制服的警察。
-拿走了我的护照。
(13)
内恰耶夫又找到我了。
他带我去了他的地下室——一个连老鼠和蟑螂都不想去的地方。
我不喜欢这个自大无知爱教训人的年轻人。
年轻的内恰耶夫已经想当校长了,但他连最低资格考试都过不了。为了报复,他不得不搞革命,反对考官。
我有点同情这个年轻人。
我用两臂抱住他,亲了亲他的左脸颊,又亲了亲他的右脸颊。他长满酒刺的皮肤是酸的。
(14)
内恰耶夫拉着我去看印刷机。
他们想利用我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他们让我写一份声明,然后签上我的名字——陀思妥耶夫斯基。
我写道:
“打印出来。”内恰耶夫说。
我才发现,这是一个陷阱,一个恶意的陷阱。
(15)
我厌倦了彼得堡。但是没有护照我不能离开。
生病的马特雷纳承认了投毒。
这是一个癫痫病的世界,不是我认识的世界。
(16)
这是我第三次坐下来阅读巴维尔的文件。
我说不准是什么让阅读变得如此困难。但是,我还是专心读书,从字里行间的意思,到文件里的字母,到笔迹里的墨迹,到手指留下的脏地方,任何一处都不放过。有时候我用嘴唇碰那些纸。多么珍贵:纸上的每一道划痕对我来说都很珍贵。
然而,在巴维尔留下的话语中,却没有一个宽恕的字眼,他的遗言中也没有一丝宽恕。
没有尊严的生活;无限背叛;没有说不完的告白。
(17)
如果每个人都注定要经历我们这个时代的疯狂,那么我也会包括在内。
我想住在巴维尔死去的地方,在俄罗斯。
我想听听俄罗斯的低语——我被这一切压得喘不过气来:俄罗斯、巴维尔和死亡。
用这位年轻人的笔,这座公寓连同它陈腐的走廊和阴暗的角落,开始了它的自我书写,书写俄罗斯,书写彼得堡的这座公寓。
(18)
结束
今年看的第二本书——《彼得堡的主人》。
南非作家J.M .库切,主要作品有《等待野蛮人》(1980)和《迈克尔?k的《生活与时代》(1983)、《彼得堡的主人》(1994)、《童年》(1997)、《耻辱》(1999)、《青春》(2002)、《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节课》(2003)等。,200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看过大部分诺奖得主的作品,你会感叹大师的作品很难与可读性划上等号。但也有例外,比如这个库切——他的作品非常平易近人。
《彼得堡的主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同人小说。
我记得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个苦行僧,他看起来像这样-
我完全不能接受他和小说中的女房东的暧昧关系,更不用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的“我想和你生个孩子”。
第七章——陀思妥耶夫斯基和玛特琳娜——房东太太的未成年女儿——“强奸仅限于此”——我完全不明白,老陀是得了癫痫还是...
尽管有这些让人难以接受的段落,但《彼得堡的主人》还是挺有意思的。故事的背景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群魔》的背景。
《彼得堡的主人》中的彼得堡似乎就是《罪与罚》中的彼得堡。“他(老陀)向那个女人(那个把面包屑带回卖淫的女人)鞠躬”“我仿佛看见拉斯柯尔尼科夫向索尼娅下跪:
我觉得“为了写作,他需要背叛所有人”结尾的说法还是有点突兀。
根据涅恰耶夫事件和陀老的杜撰经历,我认为最后坚持为苦难和俄罗斯而写是比较一致的。这是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