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划分一个段落的大意
用合并法分割文章的一般步骤是:
(1)把文章从头到尾看一遍,对整篇文章有个初步印象。
(2)一段一段自然读。看完一段自然段,想想这段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
(3)看哪些自然段落关系紧密,当它们共同说出一个意思时,可以合并成一个段落;任何单独说出一个意思的自然段落,都可以独立成段。
2.文章分段的基础
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是文章分段的主要依据。有五种常见的材料排列方式:
(1)按时间顺序排列材料。
有些写作文章就是用这种方法来整理材料的。在对这类文章进行分段时,我们应该特别注意文章中的时间标记句。
(2)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排列材料。
这是写文章和整理材料的基本方法。对这类文章进行分段,要分清事情的起因、过程、结果,明白事情的发展有几个阶段。
(3)根据方位或位置的变换来安排材料
游记和访问一般都是用这种方法整理材料。对这类文章进行分段,要抓住文章中表示位置或方位变化的词语。
(4)根据事物的不同方面来安排材料。
说明性文章和一些作家的文章经常用这种方法来安排材料。对这类文章进行分段,关键是要了解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东西。
(5)按总分关系排列材料。
这种材料的排列类似于自然段的一般分段,有“总-分”、“分总”、“总-分总”三种形式。
扩展数据:
总结段落大意的技巧:
1.公式:Who+What+(How)是概括段落大意的基本公式?
我小时候曾经从自行车上摔下来。(+我感到无助和害怕)
也就是说,把这一段的人和主要的事情解释清楚。
2、掌握全文:当然,段落离不开文章。概括一个段落大意的前提是通读全文,大致把握全文的中心思想(主题),梳理全文的大致顺序。通常可以通过抓住全文的中心句来做到这一点。打好基础之后,段落的大方向就出来了。
3.“机会主义”:一个段落往往有一个中心句,中心句往往出现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我们可以先找到段落的开头或者结尾,看看是否有一个中心句可以概括段落的意思。如果明显符合要求,就复制或者适当扩展。这种方法通常在议论文或说明文中“立竿见影”;
4、当然有些段落的大意会被“隐藏”,需要拼凑;或者一下子很多信息,不知道怎么选择。当你找不到明显的句子时,就该考验你的分析能力和判断力了…
(1)演绎中心:连接中心句和全文中心思想,选取接近中心的信息,保留关键情节(尤其是小说中);
(2)找联系:分析段落与语境的联系;
(3)抓住重点:抓住全文或本段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往往是你归纳的切入点和得分点;
最后提醒一下,段落大意,顾名思义就是“大意”,不要太啰嗦;
当然,必须反映一些必要的信息。
百度百科-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