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层出不穷的东北大鼓是什么?
手和嘴,两个对应。
打那个人,把手拿开。
二黄帮,纯学生。
音乐是非正式的和世俗的。
根据这种说法,“一人班”是一个人自己扮演这个人并学习唱黄儿和梆子歌剧的咏叹调。因此,黑仔的书通常被称为“单人课堂”。光绪二十三年(1896),盛京文圣书房出版的印青弟子书《绝鸿流》上写道:“一人班黑仔写了一本书,腿上绑了两块木板。断骨断筋的姿势,系着一根非法的绳子。总是老八度那种满是弦弹,喉咙红头脸(上)的像是方便。”这也说明《一个人的班级》是黑仔的书。
黑仔的书,也叫国,是一个人用三根弦唱的。桌子角上有两块板子,用绳子拉着,另一头绑在艺人腿上,可以打节奏。这类音乐以说唱中篇小说为主。有几十首曲目,如《龙的传说》、《公刘的案子》、《对杯子的回复》。
学架子鼓的少年。
已故东北鼓乐合唱家张说,乾隆四十八年(1783)北京书法家黄曾在奉天演出,对后来的奉天鼓影响很大。早期奉天鼓乐艺人车德宝、赵弼、王德胜、江瑞等都称黑仔为书家。刘士英《资本论》中的“大鼓”是:
说实话。说得好。
鼓书,梅花调。
慢点,举起你的帽子。
像狼嗥,像鬼吠。
鼓皮很紧,使它变硬。
废话连篇。
“梅花道”是西河鼓的初名,“慢城西城”原是曲牌的名称。当时奉天的文人用这个名字来称呼当地刚刚生产出来的大鼓,也就是后来的东北大鼓。
光绪四年(1878),苗在《随京杂记》中写道:“评书分四级,最高一级为子弟书,二级为词,二级为慢西城,三级为鼓梅花调。文笔荒诞,用词粗俗。”
民初奉天教育署批准的新歌
苗是晚清的一位翰林。他把自己的童书归为一等讲故事的人,评论为二等讲故事的人,把慢西城和梅花岛归为三四等讲故事的人。这些听惯了雅曲《帝子疏》的文人,最看不起梅花调。刘世英说,慢西城艺人表演“像狼嗥,像鬼叫”,是因为他们不喜欢刚进城的土里土气的村民,唱歌时大喊大叫。苗说《梅花调》“文不对题,词不达意”。不过下层阶级很喜欢听这种来自直隶(河北)的大鼓。因为艺人擅长讲野史传说的长篇故事,情节曲折,故事生动,歌词通俗,一听就懂。这正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慢西市(东北大鼓)和梅花岛(西河大鼓)共同生活在东北。艺术家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相排斥,自以为是。两行鼓手不断争夺观众,后来更加激烈。
关于东北大鼓的起源,艺人有两种说法:一是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北京书法家黄到奉天表演艺术,收徒。后来,黑仔的书吸收了当地的方言,演变成了奉天鼓。二、屯鼓原是辽西农村鼓,后被艺人带入城市,形成奉天鼓。
光绪三十三年(1907),清廷将东北的盛京特别行政区分为奉天(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刚创刊一年左右的《盛京时报》将奉天形成的地方鼓命名为奉天鼓,经常刊登奉天及周边各县鼓艺人活动的新闻和评论。从此,奉天鼓的名字得到了艺术家和听众的认可。1929奉天改名辽宁省后,奉天鼓一度改名辽宁鼓。1945抗战胜利,东北光复后,命名为东北鼓。
明代歌厅会议版画
清末民初,奉天鼓非常流行。尤其是辛亥革命后,民国前20年是击鼓传花的黄金时代。从达官贵人到普通百姓都喜欢听天堂里的鼓声。在整个东北,著名艺术家辈出。奉天有奉天鼓三大流派,传至吉尔吉斯斯坦、黑龙江两省后,发展为以奉天(沈阳)为中心的中、西、南、东、北五大艺术流派。
风牌鼓以奉天为中心,包括开原、铁岭、新民、辽中、辽阳、鞍山、抚顺、本溪等周边市县。演员以唱短段子为主,也唱中篇,唱得委婉,缠绵。擅长演唱《忆真公主》《黛玉悲秋》等爱情段落。主要艺术家有车德宝、门振邦、霍书堂,演员有金蝶、刘、朱希真、、陈。还有何宝生、何福全,人称“赫尔”。
西城调以金州为中心,程楠调以营口为中心,东城调以原吉林省会吉林为中心,江北调以哈尔滨为中心。东北五大鼓派遍布东北三省,还流传到天津、北京、河南、内蒙古等地。
早期东北大鼓分为梅、青、胡、赵四门。每个门下传十个字,每个字就是一代。新进各派各代的弟子,要按排版起艺名。一到四代,多为清代艺人;五六代多为民国艺术家;第七代以后,他们是新中国的艺术家。其实后来很多艺人并没有完全遵守老规矩,用文字命名。另外有些门户有一些分支,传几句话。所以有一些艺术家是一家的。
早在清末宣彤时期,奉天鼓乐艺人王玉林就曾赴天津演出,师从马宝山,并长期占据天津。65438年至0930年,傅凌格带着傅风云、傅子云、傅翠云、傅佳云、傅慧云、傅小芸、傅七个女儿到北平(北京),傅家班在那里演出了两年。1945之后,肖云鹤和肖金荣在北平演出多年。霍书堂和彭也于1948年赴北平演出。在河南省开封市,有两位奉天鼓女艺人,红牡丹和绿牡丹,在1930左右。内蒙古东部地区出现了清末的杨、傅彬、等民间艺人,民国初年的、等女艺人,都扩大了东北大鼓在各地的影响。
从辛亥革命(1911)到九一八事变(1931),民国前二十年是奉天大鼓的黄金时代。如前所述,1914年3月30日,由奉天教育部门创办的奉天平慈鼓书研究会毕业的鼓手有34人,大部分是奉天鼓手。在这次考试中,艺名王福顺的王宪章(1854-1932)在鼓书中排名第一。二十岁的他,在当地就和琪宇一样有名,有“南有琪宇,北有宪章”的说法。光绪六年(1880),赴东北演出。民国以后,他经常在大元帅府唱歌,得到张和他五姨太的赏识。在张的支持下,他创办了奉天鼓校(又称鼓社),年过六旬的任校长。虽然他本人是平谷鼓乐艺术家,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学平谷鼓乐,很多人学奉天鼓乐。
1931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北三省和热河省。次年,伪满洲国强行建立,改名三年多的辽宁省被召回奉天,辽宁鼓也改回旧名奉天鼓。奉天鼓艺人举步维艰,处处受气。很多艺人在茶馆里讲故事,唱歌曲,却被假警察和汉奸打了骂了。假警察经常“飞帖撞台”,隔几天发一个帖子。要么是他老人家过生日,要么是儿女满月或者百年庆典,都得拿钱送礼,不然就得找个借口把茶馆开出去。有很多辽宁的艺术家去了黑龙江北大荒谋生。
到了30年代末,奉天鼓艺人的生存越来越艰难。过去,奉天鼓手专门唱小段,分为子弟书、三国、草段(通俗歌词)三类。前民国时期,在沈阳,达官贵人、文人墨客都爱听歌词高雅的童书。现在,大部分观众都是城市平民。他们看不懂唐诗宋词之类的童书,看了小说《三国演义》才会感兴趣。他们只能听小拜年之类的草段子。所以就有了“子不如三,三不如草”的现象(即《帝子书》不如《三国志》、《三国志》不如《草书》)。奉天鼓艺人协会讲的长书不多,主要有“袍随书”、“花袍随书”、“短书”等。带书的长袍,讲的是历史书,比如大隋唐。花袍带指野史的传奇书籍,如《樊梨花》、《天门阵》等。,以女将军为主,年轻人到处招亲,敌我交战。《刮刮书》是由于当时评书圈盛行《三侠五义》、《雍正剑侠图》等武侠书籍,一些“海清推”(俗人)晚上看小说,白天讲故事,也有听众喜欢听。所以《奉天鼓书目》出现了“袍不如花,花不如打”的问题(“袍随书不如“花袍随书”,“花袍随书不如“打短书”)。观众少,艺人收入太低,维持不了基本生活。很多艺人也开始学习武侠书籍,或者自己写大书。1941“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伪满洲国物资匮乏,经济极为困难,东北人民缺衣少食,书画家更是苦不堪言。他们都希望日本帝国主义灭亡,希望伪满洲国早日垮台。
1945抗战胜利后,奉天鼓命名为东北鼓(只有辽宁省曾称辽宁鼓)。
清末民初,东北有很多著名的鼓手。“西城调”的名家有光绪年间辽西的程等人,民国以后的宋秀仁等人。包括营口梁福记在内的著名“程楠调”艺人,被誉为“关东第一大鼓”。光绪年间,他进京入宫为皇帝表演《鲁达初八》。民国以后,辽阳有窦桂山(与沈阳有王明山、李明山、朱君山并称“四大名山”)和徐湘九。以下是东北大鼓的代表艺术家,长期占据沈阳。
第一代女艺人金蝶(1875—1895),是营口著名艺人梁福记的女弟子。随丈夫王来沈演出,以色艺闻名,不料被东陵镇守的姚元善逼其欺辱,受尽屈辱,含恨而死,年仅二十岁。
年轻一代的《烟波浩渺叹》这本书,描述了一个北京的年轻人,整天吃吃喝喝,抽抽烟,到处旅游,听书,玩。这首歌是他去沈阳,遇到沈阳第一个“女鼓”艺人金蝶的时候写的。歌词写道:
这一天我来到奉天,
我住在德胜大南关。
叫一个讲故事的鼓,
廷秀打赵昂(男)。
王姐想着那个张廷秀,
就像真的一样。
这个人的名字叫金蝴蝶,
城市里的每个人都知道一切。
从上面的歌词中可以看出,这位来自京城的富家少爷叫“女鼓”到酒店住处唱歌,讲述了《杯回》中王二姐私访四府和张廷秀的故事。
车德宝(1862—1935)出生于沈阳。据《沈阳十县笔记》记载,他是一个“小口大鼓的艺人”,据说他的表演风格是“传统派的规矩:一步一步,站着唱,看着别人”。演唱特点是:硬朗自信;鼓对了,板对了,句句属实,耐人寻味。他既能唱短段,也能唱长段;我会弹弦,会说评书。1912他率先演唱了上学,害早婚等新歌。晚年说的歌谣《百鸟朝凤飘》。弟子众多,其中吉林市的任玉明(任占魁)是后来东城调的创始人之一。
民国以后,沈阳东北大鼓的著名艺人主要有以下几位:
霍书堂(1902-1973),原名霍润南,辽宁省北镇县人。他小时候很穷。14岁在家乡拜冯景和为师唱东北大鼓。16岁时,他在舞台上表演。他的声音大方甜美,善于兼收并蓄,学识渊博。我十几岁的时候在家乡学了“西城地方调”,后来吸收了“程楠调”来唱。在沈阳演出后,吸收了“风调”的唱腔,一直唱到现在。在表演上,霍书堂第一个打破了演员眼睛睁着、手不动的条条框框,做到了“稳动、静动”,生动地表达了节目的内容。他唱的《三国时期》气势磅礴,铿锵有力,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火车头”。1928被艺人推选为“奉天改进书与音乐研究会”副会长。40年代初,应邀在电影《豫园夫妇》中演唱《赵子龙赶船》,成为第一个出现在银幕上的东北鼓乐演员。三国时期唱过,如斩华雄,虎牢关,凤仪阁等。,并演唱了他的儿童读物,如《怀念真公主》、《青楼遗事》、《金水寺》、《王二楼》等。有长篇,如《马乾隆去中国》《彩球》《粉屋》。20世纪30年代,她多次在电台和茶馆演唱。据说录制的曲目有《南北和谐》、《百年长恨歌》、《权得报》、《绕口令》、《蝴蝶梦》、《大烟叹》、《四郎访母》、《白门楼》等。1949年3月当选沈阳市艺术音乐协会副会长,并率先演唱新歌。
新中国成立初期,霍树堂到部队慰问演出,由何宝生(中)担任琴师。
建国后,他积极演唱现代歌曲。1958年表演杨靖宇《大口袋阵》,参加首届全国曲艺汇演,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同年当选为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1960当选为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辽宁分会副主席、辽宁省政协委员。1961,加入中国* * *产党。同年,招募了姜玉洁和刘兰芳。“文革”期间受迫害,病倒多年,仍念念不忘东北大鼓。1972我让一个艺人朋友写了一首《杨子荣打虎上山》,说“等我病好了,我就唱歌。”他有一部《三国时期》的录音,还有一本《三国故事精选》。
霍家后人至今还坚持唱东北大鼓。比如他的女儿霍桂兰,从小跟着父亲学美术,1952走上舞台,1959加入沈阳曲艺团。1962转行工厂,依然经常参加业余演出。他的长孙霍大顺十几岁时从父亲那里得到了一本传记,次孙霍志航随何福全学习,弹得一手好弦。80后两兄弟搭档演出。近年来,他们经常在庙会和公园为群众表演,他们也多次出现在屏幕上,引起了专家的注意。
“奉天鼓王”刘演唱,他的妹妹伴奏。
刘(1900—1944),女,山东沾化人,清末随父赴奉天探亲。刘十六岁拜为师,学唱东北大鼓,专长短段,擅长唱黛玉悲秋、宝玉探病、黛玉望月等“红楼”段落,成为“女鼓”的领军人物。刘成名前,曾在铁岭“破门而入”。一位老艺术家陶文宝慧眼识才,教她艺术,资助她进入沈阳,一炮而红。她突破了东北大鼓“别”的老规矩,“女鼓”也随之而来。此后,她在奉天宁乡谢、洪泰轩、万泉等茶楼演唱《大轴》。为了得到名家的指点,她开设了“免费茶馆”,常年邀请奉天名人马二琴听她唱歌,不仅不收费,而且虚心。经常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评论刘的书法。刘还经常去晚清院士、儿童书法作家苗家帮忙。为了证明自己的艺术水平,她免费唱了三天,然后得到了银豹。1924年,当时在哈尔滨工作的书法家沈先生久闻刘的大名,特地乘火车到奉天小河宁香榭茶楼,观看刘所唱的一首诗《弥石托骨》。果然清晰明了,果然名不虚传。沈当场作诗一首:“风吹四面亭,荷花开。”英雄儿女的悲情历史,让韩娥付之一笑。“把她比作春秋时期著名的歌唱家韩娥。1931年,刘赴天津演出,使他在天津声名鹊起,被誉为奉天鼓的“鼓界之王”。刘声音清脆,表演稳重大方,善于借助面部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上海百代公司为她(弦乐手赵静怡和钢琴家唐)制作了六张唱片,如《媒妁之书》、《西厢记》、《观星》、《新年快乐》、《宝玉探病》。《盛京时报》第七版(193110)载有《古书屋里的姐妹花》一文,并评论道:“刘的《黛玉望月》,抑郁而忧伤。他跟紫鹃和雪雁说了一会儿,他不忍心听,又问夏他会不会也有唱不下去的感觉。“2002年,他被邀请到朝鲜新义州录制唱片。1944被敌伪迫害,含恨而死。刘的咏叹调曾被收入中国音乐学院教材。
刘当年创下的记录。
沈阳人朱喜珍(1913—1978),自幼拜鼓手余秀山为师唱东北大鼓。
九岁时上台唱红,所以被称为“九岁红”。当时的她扎着两条小辫子,走路瑟瑟发抖,天真活泼,观众亲切地叫她“朱小辫子”。她的声音委婉,用词清晰,声音洪亮而执着,高而不暴戾,低而不颓废,细而不涩,抑扬顿挫恰到好处,让咸宜磕磕碰碰。表演精彩绝伦,栩栩如生。擅长唱儿歌,如《黛玉望月》《双玉听琴》《黛玉悲秋》《忆真公主》《米氏托骨》等。1931年赴天津演出,得到京韵大鼓“鼓王”刘宝全和著名梅子鼓金万昌的指导。她吸收了京韵大鼓和河南坠子的唱腔,丰富了东北大鼓的音乐,在书法上也有很大的进步,达到了唱、演、鼓板三位一体,被誉为“三绝”。各种演出的海报都写着“辽宁鼓帝朱希真”。从此,“鼓帝”的名声就传遍了关外。1936年,胜利唱片公司为她录制了《米剑尤功》《宝玉哭黛玉》《黛玉葬花高价》等歌曲。20世纪40年代初,天津著名京韵鼓手罗玉生(艺名蔡晓舞)曾师从朱希真学习《剑阁敲钟》(即《忆公主》)。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辽宁分会得知他们家庭困难,给予救济。晚年贫病交加,死于沈阳郊区。临死前,她对亲人说:“我死后要把鼓、木板、钥匙放在棺材里。”这说明朱希真一生都没有忘记东北大鼓。
朱希真当年做的记录。
彭(1919-)黑龙江人。在那姐妹中排行第二,旁边是姐姐,三姐慧,四姐那月华,五姐娥,年轻时拜小云为师,学唱东北大鼓。十二岁时,他登台演出,受到好评。1931年来沈阳演出。擅长演唱《范金丁骂城市》、《双鱼秦婷》、《白帝城》等儿童小品。1941年春天,我和姐姐那月的邻居、著名演员霍书堂应邀到长春。他们不仅在电台唱歌,还在长春的各个茶馆表演。
他们都表演了《三国时期》,霍书堂唱《古城会》,那月唱《芦花荡》,那月唱《坎罗吉》。三弦陪景堂,胡俟陪白莲生。会场爆满,座无虚席,在长春引起轰动。当时,该报刊登了演出新闻和评论文章。
霍大顺(后排左二)和家人看望彭(前排左二)。
彭不仅是一个高超的书法家,而且是一个出色的鼓手(鼓手在乐队间奏中打鼓)。她的鼓套音色优美,富有韵致,形象生动,能熟练地表现东北大鼓的各种曲调。在书店演出时,她打鼓后可以称之为“满座”。
1945年,彭和“鼓王”刘的五姐再次应邀来长春表演架子鼓。两个鼓棒同时起落,配合默契,鼓声叮当,真的像是“像是把大大小小的珍珠灌进了一盘玉里”。著名钢琴家何宝生为他们伴奏,的伴奏是余敬堂和余稠(绰号“余老五”)。彭和一起表演了15分钟,受到热烈欢迎。1949年3月加入沈阳市美术家协会东北鼓组。2006年87岁高龄,还口述了几十首。
出版于1946的钱公在《辽记》中说:“进入民国后,张被任命为奉天北路巡捕营营长,军幕常载鼓手。张剿匪,扎营吃饭,每次召集部下,都要敲鼓讲故事。当时的张颖、应劭、关代、检、蓝旗都是后来从二十七师改编过来的干部,也就是后来的孙烈臣、汤玉麟、张景辉、张等东北各省的政府要员,都熟悉刘德的评书和讨喜,刘的之的弹功也很深厚。就像将军走上神坛,命令三军唱歌,像唱歌而不是唱歌。难怪四席屏息,芳草吞声。刘经常说,参考书目中,如《宁武关》起了壮烈的作用;《权得日报》扮演一个落魄的英雄《长沙之战》饰演不老的黄忠;草船借箭》饰演诸葛多;黛玉悲秋》可怜孤儿;青楼遗风“悼念名妓,都是最好的(好)长辈。”这说明刘德的书法技巧很高。
在冯军,还有辽阳人邢立庭(生卒年不详)。他原受冯军第五十三旅检查,被票友下海。1921左右,在奉天西门鸿泰轩茶楼演出。擅长演唱《米氏托孤》等《三国时期》。钱公来在三海故事里叫他:“鼓声清脆,犹如聚雨疾风,鸣声震天,晴空如雷,撼屋瓦。”邢李婷还擅长声音化妆,谁用什么声音唱,观众能从他的歌声中分辨出出身、勇气、纯洁、丑陋。比如唱《宋江坐楼》,小声唱阎婆惜,大嗓门唱宋江,听到他的声音就像看到一个人。邢丽婷是一个勇敢的人。他经常帮助艺术家解决问题,受到同行的称赞。
左殿玉(生卒年不详)是开远县人,住在市内的左佳胡同。曾在沈阳小西门里石头城鸿泰轩茶楼演出。左佳是开原县的一个富人。左殿玉从小喜爱东北大鼓。庚子年(1900)后,家财衰败,靠玩票出海唱东北大鼓。钱公来《三海笔记》记载:“邀一和弦主,邀友领课,学唱于恒嘉。还要自己开车,自己带弦乐手,以票友身份出城,参加会议。到了那一天,城乡百姓,婚丧嫁娶,都可以发动左殿宇爷爷打鼓,打至尊风光票。”他经常在“开场白”(被艺术家称为“神话”)中引用当代人的讽刺诗或自己写小诗,批判时代弊端,深受群众欢迎。比如他唱甲午战争大东沟战役时,诗是:
中原为什么打东?(东指日本)
老无能,左太刚。(指钦差大臣及奉天僚机左)
假装聪明的两只鹿。
虚张声势。一块糖。(指钦差大臣唐矮子)
善于从山东退兵宋朝(指淮军老将宋庆)
永远不出人头地。(指黑龙江将军长顺)
胆一般指倚仗统帅(指盛京将军依克唐阿)
很难和李鸿章讲和。(李是清政府的正厅)
这首诗歌颂爱国将领,嘲讽无能官员,代表了当时的民心。
在东北大鼓众多的弦人中,何宝生与何福泉齐名,被称为“沈阳赫尔”。
何宝生(1898—1961)辽宁省新民县人。十二岁那年,我正式拜盲人牟星为师,学习弹三弦。出师后开始在沈阳为东北著名鼓手傅翠云伴奏。
随后,他又陪同,多次与在大帅府为张演唱。在与王桂英合作的九年里,我走遍了东北三省的大中城市。鼓界之王刘灌制了《小年夜》、《宝玉探病》、《观星》等唱片,何宝生为其伴奏,何宝生还帮助刘提高了东北大鼓的唱功。后来,他陪伴了刘的两个姐姐和刘妙霞十几年。何宝生熟悉东北大鼓的各个流派,无论演员在舞台上有什么微妙的变化,他都能轻松适应。20世纪50年代后,他曾与霍书堂、彭、郑启臻等著名鼓手合作。
何福全(1906—1982),沈阳人。十五岁拜东北鼓手陈连生为师。何福泉并不满足于“只唱不弹”。他努力学习,同时学习三弦。三年学徒期结束,何福泉不仅是一个会独唱的演员,还是一个“弹得熟练,耳音好,手音准”的好串音。十八岁时,他开始靠卖艺谋生,走遍了整个东北。二十五岁时,被东北著名鼓手刘聘为茶楼“坐串”(即茶楼固定的串师)。他和刘一起多次在电台演唱,很受听众欢迎。刘去世后,她陪伴霍书堂、严利华等演员。解放后,他加入了沈阳曲艺团。七十五岁的他依然有求必应,为众多东北鼓乐艺人伴奏。他的弟子有梁、霍志航(学三弦)、霍(女)、霍志坚(学)。有东北大鼓《新儿女英雄传》改编的手稿。新中国成立后,辽宁省的著名演员主要有沈阳的郑启贞、姜玉洁,鞍山的孙会文、刘兰芳(后改为评书),抚顺的严丽华,海城的郭桂荣,锦州的陈庆元及其女儿陈丽君、陈立杰(后改为评书)。
新中国出版的东北大鼓歌词选登
东北大鼓曲目及书目。传统短歌约200首(今有150余首),分为“子弟书”、“三国志”、“草段”(流行鼓词)三类。在“帝子书段”中,最受欢迎的是爱情故事,如《忆真公主》、《香楼之香》和《黛玉悲秋》。《三国志》大部分取材于小说《三国演义》的片段,也有一部分来源于三国戏和三国传说,其中以关公为最多。
《小拜年》、《王思福姐姐》、《花亭夜宿》、《游西湖》等歌曲广为流传。很多曲目来自清末沈阳季承书房、会文山室所刻的弟子书鼓曲,也有少数是民国以后文人艺术家所作。
民国初年,为弘扬民族文化,倡导移风易俗,奉天教育部门组织编纂了120种古今歌本,供艺人演唱。其中既有新的历史故事,又有许多基于现实生活的新曲目,被称为“改良鼓”。
奉天鼓《紫袍》录
历史曲目中,多为爱国歌曲,如公牛之战、木兰的赣州城(阳门一女将军的故事)、梁红玉的崖山泪(南宋亡国,君臣投海的故事)等作品。现代音乐题材广泛。有宣传辛亥革命、成就中华民国的,* * *和灵魂;倡导民国政治、法律、文化教育,新国民,加入军乐,青年义勇军,民国捐款,上学;谈地,谈天,谈地,破除迷信,学风,谈养蚕,谈田,谈渔家乐,谈牧牛崇俭;有《剪辫子》、《快乐的脚》、《小脚的眼泪》、《早婚的危害》、《烟鬼的叹息》、《赌徒的叹息》等作品,倡导移风易俗,反对世俗的恶毒。其中许多歌本被奉天鼓艺人采用,成为代代相传的保留曲目。现存艺术家的口述就是证据。
伪满时期,奉天杜东石印公司翻印出版了数百种歌谣,主要是传统的鼓歌和弟子写的歌。奉天鼓手张清霖和李清泉演唱了《还我河山》、《卢沟桥事变》等现代歌曲,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反响。
1945抗日战争胜利,东北光复后,中共中央* * *生产党派了一部分文化干部到东北。同年东北书店11.946年初在沈阳成立,1.948迁至哈尔滨,1.1.08沈阳解放后迁回。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