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生命沉思录》第一章

今天开始读了曲黎敏老师的《生命沉思录》,这套书***分为三册,第一册是写给2012的文化焦虑,第二册是人体文化解读,第三册是人生的世纪风景。

这是关于感悟生命的书,是充满大智慧和人生哲理的书,是非常值得一看的书。作者告诉我们,医药只能部分解决人肉体层面上的问题,而更大的问题在于养心和养神。要想“离苦得乐”,还要内心的觉悟。

第一册有八章的内容,我读了第一章:灵·诗·乐,这一章主要是说人的差异性源于灵魂的差异,源于生命能量的差异,源于诗性和艺术性。真正的修行,是清醒的“反观内视”,是精神之独立,是“自救”和“利他”。末法时代就是没有诗的时代,就是感性被窒息、被扼杀的时代,人越来越冷漠、脆弱——这种冷漠和脆弱都缺乏神性,充满了可怕的动物性。

书里说,诗是由言和寺组成,言是心灵独语,寺庙是道场。诗是修行者孤独的情感表达。不同的时代,人们靠诗来释放自我。

而能作用于神明的,除了诗还有音乐。音是调子,是情绪的表达,乐是有情感的层次和起伏,既可以念yue,也可以念le,音乐和快乐是一回事。

人的一生,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这一章里还提到了“佛”,佛的境界绝不是离开现实的人生去寻求,他存在于每一人的生命之中,每个觉悟了的与宇宙永恒光明***存的人、每个破除了“我执”“断见”的人、每个为全人类的幸福而自觉奋斗的人,他就是佛。佛的梵文音译就是觉悟者,他并不否定“小我”,而是要完成从“小我”到“大我”的扩大与升华。

还提到了人的生老病死,生是无明苦,老是无奈苦,病是锥心苦,死是游离苦,由此,人的一生,快乐成了一种奢侈,欢喜成了一种难得。但人活着,就要顽固的坚强的“离苦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