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士兵的随笔
一个士兵的随笔1
我是一名士兵。但我从来没有为自己的特殊职业感到骄傲。我不知道为什么。
可能我的天性属于很潇洒的那种。我和我的战友有点不一样。我很少看关于士兵的电影。看完我当特种兵也不会满血。我不会看关于部队的小说,一遍又一遍的幻想。我不会因为这身军装在朋友面前风度翩翩。总是平静地享受这份工作带给我的是淡淡的幸福和无奈。
虽然我不看关于军人的电影和小说,但每次在网上看关于军人的文章,我都会认真收集。发自内心的。我很矛盾。我经常想,却得不到答案。
也许我骨子里承认这份工作。承认他让我明白了当兵的追求,承认他给我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承认我不是那种只吃不喝没有方向的人。现在我会读书来充实自己,更有智慧。我会把自己个人的话纠正成和镜子里的我一样,让人看着舒服,然后微微一笑。承认心中有指南针,再大的原始森林也不会迷路。
感谢战士这个骄傲的称号,有你,生活更精彩。
士兵随笔2
到了气象室,我在离基地不远的一个山沟里,周围都是山。是侦察处的王参谋带我们来报告到达情况的。安排好宿舍后,我们去了画室,滴答滴答的声音一下子吸引住了我们。去了才知道,气象室的工作性质对二炮这样的部队有很强的专业性要求。我们是操作员。接收天气代码,填入天气图,然后发送到预报室。预报员会对图像代码进行分析,做出这个区域的短、中、长期天气预报。不要小看气象室的工作。电报工作要求的专业性可能不高,只要你能听出长码,准确地填在地图的位置上。预报员都是北大地球物理系毕业的高材生。当时他们有这样的学历,就像古代的状元一样。
说到我的工作,老实说,我是个傻瓜。报务员接到长码,一定要会按,越是按照码的节奏按,越能准。相反,我只是听到了几个码,但是我按不下去。如果我多点脑子,我会很迷茫,不知道当时的工作是怎么做的。除了业务工作,就是日常的基础训练。记得那次训练是在烈日下,我受不了就崩溃了。也许是因为食物不好吃。那时候我们都在成长,营养跟不上。部队的伙食供应包括每天一顿面米和两顿粗粮。食物是没有油星的大锅。早上的馒头和小笼包算面粉和米饭,中午和晚上就是两个米饭或者纯高粱米。那时候谁吃高粱米?说白了,就是军队和劳改犯。那时候的高粱米不像现在的白高粱米那么好吃,而是红高粱米,还是老粮食,更别提有多难吃了。很多人的胃都有问题,我也不例外。吃面粉米饭的时候吃的很凶,吃高粱米的时候连半碗都吃不下。记得吃了八九个包子,现在觉得很可笑。怎么吃那么多包子,吃坏肚子?
我最怕的就是晚上站岗。女兵两人一班站岗一小时。夏天蚊子叮人,冬天冻手脚。他们回到宿舍半天都得不到温暖。军队的条件很艰苦。没有炕和木板,我们不能烧防火墙。等我们半夜下岗,火墙早就灭了。冷宿舍,凉床,冷。想想通化地区零下20-30度的气温。下班上床还能睡着吗?我的脚冻得生了冻疮。够苦的。寒冷就更不用说了,最可怕的是这里四面环山,晚上站岗,树叶在北风中沙沙作响,还有动物的叫声,简直能让人发胖。快要交班的时候,我回去叫了一个人,一个人在那里站岗。那不是很恐怖,头皮发麻,心里害怕吗?邦邦?直跳,心率会加快。
那时候总有特殊情况。苏修从未死于我的亡国,间谍经常潜入收集情报。因为二炮是个新系统,属于高精尖导弹部队,也有敌特的威胁破坏活动,战士们都有开枪自杀的情绪。因此,部队特别强调要提高警惕,加强岗位值班。反正我当时站岗的时候又担心又紧张。想象一下,我们那时才十几岁,在家里陪父母玩的年纪,现在却在山里的军营里站岗。即便如此,我和战友姐妹们没有一个人抹眼泪想回家。现在回想起来,很佩服自己当时的实力。
我在120的基地工作了两年,回想当时真正学到的东西和经历,再也没有遇到过。部队除了正常工作,还搞副业,自己挣钱,所以有几把刷子,也是那时候学的,初步学会了种地。因为蔬菜供应量少,我们女兵上山采野菜,认识了很多野菜,比如:嫩芽、蕨菜、水芹菜、苦菜等。,还学会了如何挖垄和开沟,如何培土和除草等。军队不是说了吗?传、帮、拿?一帮一个,一对红?真的,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回忆起这些事情还是挺有意思的。
还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最深。父亲联系我,要求在大学里占个位置,也就是现在的吉林大学。当时他是吉林白求恩医科大学的医学专业,毕业时是一名医生,穿着白大褂,拿着听诊器。我从家里收到一封信,问我的意见是什么。当时受大环境的影响,我很左倾,马上给家里写了回信,记得信里明确告诉父亲:毛主席说的?三要三不要?等着大话,真的给父亲上了一堂政治课。当时我想入团,把追求政治理想看得至高无上。大学也放弃了,后来入团了。如果当时我上了大学,可能会是我人生的一个很大的转折点。我没有把握住,一切都没有改变。
我在通化当兵两年,还得了一个怪病,就是下肢肌肉无力,有时候站不起来就说站不起来。虽然去过军队医院,但是有个模糊的印象,医院没看是什么病,说是缺钾引起的,但是怎么会缺钾呢?滴了几滴就好了,再也没犯过,挺奇怪的。
这是我在二炮当兵两年的记忆。后来工作几次调动,调到沈阳军区后勤部下属的医院,在白衣天使工作。后来我毅然调到外地,在公司做经理,直到退休。
营中铁甲兵,流水已过沧海,在指挥室里嬉戏。转眼四十年过去了。变的是岁月。不变的是对军旗、军徽、军魂的尊重,对军旅生活的眷恋,对战友的深情。我们这一代人是和* * *和国家一起长大的,为了国家的荣誉和和平,把青春献给了国防。我们这一代人,无论是在部队,还是在地方,都留下了我们奋斗的足迹。我们的人生有过辉煌,有过成功,有过辛酸和泪水,也有过迷茫,但我们无怨无悔。既然已经进入不惑之年,就不为过去叹息,不为老年放弃,不为未来更好的生活后悔,让生命的火炬在夕阳下永不熄灭。
一个士兵的随笔3
与祖国深深握手,走进庄严神圣的军营。军人用青春编织梦想。
在秦岭之巅,我们傲然挺立。雪域高原有我们无惧寒冷的目光。钢枪随着岁月消失在遥远的沙漠里。我的英雄保家卫国,撕开胸膛,那里有一片对人民的忠诚。
军人不浮夸也不自命不凡。在磨炼意志,品味它?士兵味?醇厚汤汁的原味温暖了军旅时光。
当月亮在沉默中轻轻敲响一个军人的心,八百里外的秦川能否守住人生的得失?季节变换,谁在考验我们的纯洁?偷偷点上一支烟,吐出调皮的烟圈,给山野和夜色增添了几分朦胧。
带着憨厚的笑容,我用鲜血覆盖了我的职责,在界碑上写下了我的忠诚,让我的光辉飞向天地。在* * *与中国的绿色广场,品味军人特殊酿造的酸甜苦辣。在军队的大火炉里锻造成直立的钢板,面对世俗的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