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有这部电影吗?
长平之战?好像没有这样的电影!
小时候看过电影《敦煌》。那时候央视没有那么多频道。CCTV 1重播了好几遍,我几乎每次都不会错过。
当时最奇怪的是,明明是中国的历史,为什么电影一开始从导演到演员都是日本名字。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多年,后来才知道是中日合拍,改编自井上靖的同名小说。为了拍这部电影,日本人还投资2700万元在甘肃建了一座敦煌城。电影应该是1988年左右拍的,2700万在当时绝对不是个小数目。那也是中日关系最好的时期。
我清楚地记得当时这部电影带给我的震撼。第一次看完,觉得看什么国产古代战争片都没意思。直到最近,我用BT下载到硬盘,复习了好几遍。并且像猴子献宝一样到处推荐,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说。虽然时过境迁,我的眼睛被各种大片的视觉效果轰炸,但敦煌的魅力依旧。
故事大致如下:
北宋年间,秀才赵兴德在金殿参加面试。他没想到,考题其实是西夏的一个策略。因为他对西夏一无所知,自然排在最后。就在他郁闷的时候,在街上看到一个被骗到东京的西夏姑娘。她宁愿毁掉自己的外表,也不愿被一个有权势的男人欺负。遵从侠义之心,救救她。西夏女子回不去,就给他寄了一份西夏通关文书。他这才知道西夏并不是蛮族建立的小国,它甚至有自己的文字。所以他决定去西夏。
随商队到达西夏后,被西夏汉军俘虏,成为其中一员。由于他在一次夜袭中救了队长朱的命,受到队长的赏识,成为他的心腹。
西夏王储李元昊率领西夏军队攻打回纥人的大本营甘州。杭德也参加了战争,救了甘州回纥国王的女儿鲁比亚。几经周折,两人决定一起逃往敦煌。但是他们在沙漠中迷路了,回到了甘州。杭德要求船长保护鲁比亚,宁愿去死。虽然队长最后同意了,但条件是杭德必须去兴庆府学习西夏。杭德和路斯·比亚一年后相遇,路斯·比亚送了一条传家宝翡翠项链作为信物。
杭德在灵州研究西夏一年,没想到却被强行扣留参与西夏字典编纂。我完成工作回到赣州已经两年了。
杭德找不到爱人,向船长询问鲁比亚的下落,但船长大怒,叫他不要再问了,只当她已经死了。经过再三询问,杭德才知道自己被李元昊拐走了,即将出嫁,成为西夏的贵妃。如果鲁比亚不屈服,李元昊将每天杀死五名维吾尔人。
婚礼当天,赣州城头上张灯结彩。鲁比亚浓妆艳抹,李元昊傲气十足,但没想到她拔刀相向,却失手了。鲁比亚冲到墙边,摔死了。
做好事是痛苦的,只求速死,并在与图凡的战斗中受了重伤。为了保命,队长让一个商队带他去敦煌,并告诉他还有一件事要和他们做。
杭德来到敦煌,受到敦煌总督曹的欢迎,因为他懂西夏语,要他参与把儒家经典翻译成西夏语的工作。曹是一位古籍收藏家,他收藏了无数种书籍,视之为无价之宝。
西夏攻破甘州、苏州,决定攻克敦煌。船长作为拓荒者来到敦煌。但出人意料的是,他想利用李元昊独自来到敦煌的机会,与敦煌守军合作,伏击李元昊。所以这就是他告诉杭德他们要一起做的事。
敦煌假装投降,并想引诱李元昊入城,所以他在埋伏中杀死了他。但没想到,太守因过度紧张而晕倒,这引起了李元昊的怀疑。经过一场混战,李元昊逃出了敦煌城。
西夏军大举攻城。城内大火熊熊,数万部珍贵经典即将化为灰烬。兴德和许多僧侣尽力营救他们,并把他们运到莫高窟的藏经洞埋葬。
上尉被打败了,死了。大漠茫茫,我孤身一人,却忍不住掩面在鸣沙山脚下哭泣...
日本人对历史片的拍摄极其严格,无论服装、道具、布景都非常重视本国历史的真实性(如果看过黑泽明的作品的话)。影片中西夏军的盔甲让人感受到金属的厚重和质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衣服朴素,布满灰尘,让人相信这是一支在沙漠中打过仗的军队。看我们国内的古装片,士兵往往衣着光鲜,制作精良,但铠甲亮而轻如纸,料子好而干净,让人怀疑是不是整天在屋里行军。但近年来,国产古装片在古装道具上有了很大的变化。
当时看敦煌,看到西夏骑兵进攻回纥军队的阵地,总会惊叹回纥军队弓箭手射出的箭。那支箭并不密集,和英雄里的箭阵比起来,完全是小儿科(不过英雄里电脑画出来的箭不是箭,快赶上战斧导弹了),但却能让人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强弓强弩。一排箭矢放出后,阵阵惊喜如珠般密集,力道之大让人顿时忍不住为冲过的西夏人打起了心。反观我们的国产片(没办法,没人愿意这样贬低自己),射出的箭总是不知什么原因歪歪斜斜的,感觉没飞几步就掉下来了。而且我还依稀记得回纥弓箭手拿弓的奇怪姿势,和平时的姿势完全不一样。现在再看,才发现这些弓箭手居然拿着弩!
它是在周代发明的。秦军布阵,前三排必须是弓弩手,后面是战车和步兵,两翼是骑兵。长平之战,面对赵精锐骑兵的冲锋,弓弩手先是伤亡惨重,后步兵再战,最终迫使廉颇在深沟筑垒,避免了战争。在与匈奴的战斗中,秦军弓弩手经常在匈奴骑兵超出弓箭射程时将他们射下马背。这种军事技术上的巨大优势,使得“蒙恬将率三十万大军北上第戎,接管河南。建长城,由于地形,要用险塞,从临洮到辽东,绵延一万余里。”而匈奴人由于缺乏制作弩的技术,无法扭转这种局面。制作弩所需的精密青铜铸造零件,对于刚刚学会冶炼技术的草原人来说,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
弩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到了宋朝,宋军更依赖弩这种远程武器来对抗游牧民族勇猛的战士,因为失去了在西北养马的地位。当时,宋军百分之六十的作战部队都是弓弩手,这是前所未有的。所用的复合弓射程可达500米,需要数十人才能启动,故称床弩。宋辽之战,两军尚未接触。辽军主帅萧达兰在视察地形时被弓弩射死,导致辽军士气大挫。最后同意退出,与北宋结盟。
然而,在中国的影视作品中,我们很少看到弩。导演们似乎对弓箭的视觉效果更感兴趣,也可能是弩比弓更难制作,成本更高(当然现在影视不同了,英雄中的大型机关弩,成吉思汗中的机关火箭,甚至汉武大帝都见过大量使用弩),却不知道以前战争中使用的弩远多于弓。感谢敦煌,让我看到了弩的风格。我很少在敦煌看到弓。无论是防守阵地上的回鹘,还是行军中的西夏弓弩手,还是坚守敦煌的汉军,几乎都用的是弩,而不是弓——这是一幅真实的古代战争作战地图。
再看战斗场景。在国产片里,两军对抗往往是兵对兵,会打起来(这是三国演义的毒太深了),更难得的是,千军混战中,居然有不少高手单打独斗,腾跃跳跃,招数多变,只是把顶倒着,真的很美。热闹是热闹,但这样的军队如果放在敦煌,西夏军的一轮冲锋就足以把它冲散。冷兵器作战时代,也注重诸军兵种配合,保持陆军队形。局部战斗的决定性因素往往在于步兵方阵的完整性和骑兵的冲击力。尤其是在骑兵主导的时代,马匹高速奔跑产生的巨大惯性,骑士的力量和技能,武器的好坏(是否易破)都决定了谁能赢得决斗。最简单实用的动作就是刺和砍。太多花哨的动作只能用来拍电影。在敦煌,无论是士兵还是领队的军官,都是混在一起打,不可能给两个人单打独斗的机会。只是如果是旗手和军官,一般会有更多的人围着保护(我忍不住再说一遍,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一个军队里举旗的人比国产电影里拿刀拿枪的人多。你用旗子杀死敌人吗?)最后在敦煌城的伏击中,数千人挤在城门前的狭小空间里,长兵器完全失去了效力。李元昊在秦冰的保护下用他的剑杀出一条血路。这一幕也很精彩。
总之,敦煌就像一幅中国古代军事的生动画卷,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军队是如何行军、布阵、作战的。我喜欢看西夏军队出发行军。在一望无际的大漠中,西夏军整齐地站在各自的阵地上。随着有节奏的鼓声,部队开始为行军做准备。当几个号手吹响号角,步兵、骑兵、弓弩手和投石机兵就开始按照各自的准备,分组移动。整个军队井然有序,一点也不凌乱,刀枪尚未出鞘,已经让人感到一股寒意。有了这样的军队和李元昊的天才指挥,西夏征服了河西,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三次击败北宋,打败了辽军,最终成为宋、辽、三足鼎立。
我觉得电影中印象最深的角色不是男主角赵兴德,而是李元昊。影片中的李元昊面无表情,他的脸总是阴沉的,他的情绪是看不见的。我猜导演搬了一些日本幕府作为李元昊的原型。历史上的李元昊当时只有二十四岁,正值壮年。片中男主角四十出头,是标准的日本武士形象。
影片中与赵兴德、曹在兴庆府书院的对话,大概就是日本人自己的反映。
李元昊:“杭德,你觉得我在宋国的话怎么样?”
赵兴德:“你说的很好。”
李元昊:“那你觉得我为什么要学宋国的语言呢?”
赵航德不知如何回答。
李元昊:“那是因为宋国的文化比西夏先进,宋国比西夏强大。但是现在很不一样了。西夏有西夏文化,有西夏语。你认为宋国语言和西夏语言哪个更正确?”
赵兴德:“我觉得语言没有好坏之分。”
李元昊:“是的,没有优点和缺点。弱者必须学习强者的语言,仅此而已。但是如果西夏征服了宋国,宋国人民就会争先恐后地学习西夏的语言和文字。”然后转向前来祭奠西夏的曹颜回:“颜回大人,你看我说的对不对?”
曹颜回微微点头:“是真的。”
没有什么能直接表现出日本人对中国的微妙心理。自然也能理解历史是如何完成从派遣使节到皇军的转变。可惜这一段已经被央视版删掉了(我从电脑里下载了一个台湾省版)。虽然这是历史,但对于当时处于蜜月期的中日关系来说,删掉也是可以的。
任何看过敦煌的人都可能会对李元昊旅行时紧随其后的节奏和鼓点印象深刻。无论他停在哪里,鼓声立刻停止,当他的马抬脚的时候,他的侍卫一挥手,有节奏的鼓声立刻又会响起。我还没见过他,就先闻鼓声。难怪敦煌太守承受不了压力,晕倒了。
井上靖在他的敦煌原著中很少正面描写李元昊。但奇怪的是,电影的编剧和导演在电影中将李元昊描绘成暴君、刽子手和野心家。他会一天杀五个回纥人逼回纥公主就范,杀其妻,谎称和谈诱骗吐蕃人开城门,然后屠城。
电影中有一个插曲也显示了李元昊的韧性和政治手段。当回纥公主跳出赣州城死的时候,赣州的百姓一片混乱。李元昊立即命令士兵让人们安静下来。然后他镇定自若地站在城楼上大声说:“回纥公主为了祈求诸神打赢对吐蕃的战争,愿意牺牲自己。”为表彰她的英勇行为,全军欢呼!"
大家都只是站在那里,没有一个人出声。
李元昊不慌不忙,张开双臂喊道:“全军加油!”
西夏军才反应过来,开始齐声欢呼。毫无疑问,官方版本的甘州历史将是李元昊的谎言。但更多的人说的是假话,而且说了很久,用文字记录下来。谎言已经成为历史。
李元昊堪称我小时候最讨厌的历史人物之一。虽然以后读了更多的书,但我能客观地评价历史,知道李元昊其实是党乡杰出的天才,一代开国元勋。我也理解只是电影刻意把他塑造成这样的角色,但对他的坏印象是先入为主的,很难改变。陈家林后来又拍了一部反映西夏历史的《何蓝雪》,里面也有回纥公主这个人物,但爱情故事的主人公自然成了李元昊(电视剧里回纥公主原本爱上了李元昊,但在回纥战败后,拒绝了李元昊的爱情,坠城而亡)。但是我完全不能接受李元昊的全新形象。本来是我的兴趣,只是没看几集。李元昊知道,一部电影能把一个历史人物的形象定格到这种程度,恐怕也会诅咒日本鬼子。
说了这么多,其实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敦煌,真的不是什么特别优秀的作品。剧情有点老套,有些环节甚至舍不得。比起今天的战争场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时有几千人觉得很壮观。(当然,那时候还没有电脑特技,日本人已经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制作这部电影。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发现这部电影是1988年为纪念中日建交十周年拍摄的,投资2亿,解放军驻西北两军。).但现在我依然兴致勃勃地读着,而且不止一遍,这恐怕不仅仅是用青春的美好回忆来解释。或许可以从下面赵兴德和船长的对话中找到答案。
在船长杀死李元昊的计划失败后,他和汉德明白等待他们的只有失败和死亡。两人在敦煌城头,俯瞰夜色下的茫茫大漠。
“兴德,为何来大漠而留在宋国?也许你会出人头地。”
“不知道,不,我觉得是为了寻求有赌博价值的东西。”
“找到了吗?”
杭德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第二天,西夏军总攻在即。为了救经,杭德向队长要马和骆驼。队长看着堆积如山的书籍,衣衫褴褛,满身灰尘的男人和僧侣,问道:“这就是你想要的生活吗?”
邢德看着他。“我不知道,但这是我必须要做的。”
任何一个靠武力建立起来的帝国,无论武功多么辉煌,国力多么强大,最终都是要灭亡的。真正不朽的是人类文化。再锋利的武器也有腐烂的一天,但文化的力量是可以超越时空限制的。武器征服人的肉体,文化占据人的灵魂。赵兴德也许只是当时千千千千万万失意文人中的普通一员,但在这个战火纷飞的成卫,他表现出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巨大勇气和责任感。没有豪言壮语,只是简单的一句“这是我必须要做的”就让我深受感动。
当这位上尉最后带领几名残存的士兵在一大群军队的包围下来到李元昊时,李元昊的眼中充满了对敌人的蔑视,他冷冷地说:“将名留青史的是我,不是你。”
历史永远是胜利者的历史。但当我们翻开一页记录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历史时,有些人不应该忘记,尽管他们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名字。
影片结尾是一段旁白:900年过去了。在19世纪的最后一年,发现了4万多件埋藏的文件、经典和美术绘画。与当时埋藏这些文化宝藏的人的愿望相反,来自俄罗斯、英国、法国、日本等国的探险队蜂拥而至,将其中的大部分走私到国外,仅在中国留下不到一万件。这一发现,在人类文化史上,被称为本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从此,敦煌学这个独立的分支学科建立起来。为埋葬这些经典而牺牲的人的名字,历史上从来没有记载过。
我对敦煌电影的介绍可以到此结束。但是有一个小细节不能不提。当贪婪的商人最终死在西夏骑兵的马蹄下时,兴德筋疲力尽地从地上爬了起来。此时他内心的痛苦足以摧毁一个人的求生意志,但此时他看到了一朵小花,一朵独自生长在沙漠中的小花。她在这个寒冷荒凉的沙漠里是如此的虚弱无助,没有人知道她是怎么活下来的。她的存活已经是一个奇迹了,她居然开了一朵花,一朵淡黄色,略显干枯的花。这朵在别的地方很普通的花,真的不美,甚至丑,但谁敢说她不是这沙漠里最美丽最骄傲的生命?虽然影片没有讲述赵兴德的命运,但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他会像这朵顽强的小花一样,在逆境中生存下来。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看到这朵小花,心里总有一种莫名的感觉。我想这可能是我喜欢《敦煌》这部电影的另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