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一个妓女无私的爱,讲述了超越“爱与欲”的人性与现实
大仲马是著名作家大仲马的私生子。和母亲一起生活了七年后,父亲被迫和母亲分开。这样的出身和经历,让大仲马饱受世人的嘲讽,对阶级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使得大仲马的整个创作生涯都以对资产阶级道德的探讨为创作的中心内容,以底层民众的视角批判病态的社会道德。
大仲马曾说:任何文学如果不以提高道德、理想、效益为目的,都是病态的、不健全的。
《茶花女》是大仲马写的一部以提高道德为目的的小说。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玛格利特是根据大仲马的情人玛丽·杜浦改编的,她在巴黎一见钟情。
玛丽·杜浦被迫堕入尘埃,大仲马的母亲亚历山德拉·拉贝被大仲马抛弃,这些都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拜金主义现象,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茶花女》以一个深情的情人阿曼德回忆玛格丽特的方式叙述,然后一个名妓死后的悲伤一一展现。
在传统的道德观念中,像玛格丽特这样的女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只要身体被玷污,就是有罪的。
而那些不断指责她们有罪的上流人士,不惜花大价钱得到她们,只是因为得到一个需要可观报酬的美女会很有面子。
玛格丽特每年花费10万珐琅的奢侈生活和身体自由,令上流社会的贵妇和绅士羡慕不已。为了表明他们比玛格丽特更高贵,他们会指责她的灵魂。
于是玛格丽特成了上流社会男人仰慕的对象,上流社会女士敌视和嫉妒的对象。她身体抢手的女儿买不到春日零食,但她的灵魂却被诅咒到连上帝都觉得她肮脏的地步。
人们称她为茶花女,因为无论她出现在哪里,她总是带着一朵盛开的山茶花。或许是茶花女对自己的救赎,用干净的山茶花抚慰自己的灵魂。
长期生活在别人追求她的肉体,拒绝她的灵魂的循环中,茶花女感到极度的空虚和孤独。每当她一个人的时候,她都感到极度恐惧。
她喜欢让自己忙起来,从来不敢停下自己的生活。哪怕是短暂的休息也会给她带来焦虑,所以她从来不在每天十一点之前回家。当她回家时,她总是请她的食客普律当丝陪她。
茶花女的家里总是忙忙碌碌。她喜欢找个人陪她吃夜宵,喝很多酒,然后在醉酒中不知不觉入睡,这样就不用清醒的面对黑暗了。
因为长期不规律的生活和酗酒,才二十出头的茶花女已经患上了肺病。在她生病期间,很少有人真正关心她。
起初,她的情人假装带着花来看她。后来他们见她不见好转,都抛弃了她。
在疗养期间,玛格丽特见到了失去爱女的老公爵。老公爵从玛格丽特身上看到了女儿的影子,并与玛格丽特达成协议,玛格丽特不再过放荡的生活,公爵支付她的一切费用。
这给玛格丽特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因为她每年花销太大,已经欠了很多债,所以她答应了老公爵的请求,成为了他的“情人”。
玛格丽特也喜欢公爵对她的爱。他每隔一段时间就来看她,但是老公爵已经70多岁了,这让玛格丽特很没有安全感,他给她的陪伴太少了。玛格丽特经常一个人呆着。
在此期间,一位富有英俊的伯爵一直纠缠着玛格丽特,但玛格丽特非常讨厌他。和他送她的礼物相比,他说的话简直就是不平等的讽刺。
伯爵并不在乎玛格丽特的灵魂,但他的目的是让玛格丽特成为他的情人,玛格丽特早已厌倦了没有感情的动物行为。
后来,玛格丽特很快爱上了生活拮据的阿尔芒,并义无反顾地想和他在一起,只因为在她漫长空虚的岁月里,阿尔芒是唯一关心她灵魂的人。
玛格丽特做了两天阿曼德的情人,却一辈子忘不了阿曼德。她从来不想拿阿曼德的钱,她不想让阿曼德觉得他们的爱情是他买的。
向一个纯洁的女孩揭开爱的面纱,就像进入一座没有防备的城墙一样简单,但要赢得一个妓女的心,却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阿曼德确实花了很多时间来赢得玛格丽特的芳心。生病期间,她备受冷落,只有一位不知名的绅士总是不留名地询问她的病情,这让玛格丽特感到困惑。
当她知道一直仰慕她的阿尔芒在默默呵护她时,玛格丽特的心一下子就融化了。在那么多想占有她的人中,终于有一个人真正在乎她的灵魂和肉体。
但是,玛格丽特是一个见过人性丑恶一面的人。她知道人性经不起考验。她告诉阿曼德,如果她想和她在一起,会有无数的考验和各种弊端。
玛格丽特说她不能只有一个情人。她一年花10万法郎,必须靠其他情人养活。她想要的爱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信任,顺从,稳定。
阿曼德此时完全被玛格丽特迷住了。为了得到梦中的女神,他明天就会死去,所以他什么都答应了。
但是,男人总是不满足。一旦他们得到了自己苦苦追求的人,又开始得寸进尺,询问他们的过去,现在,甚至未来,对他们的控制和要求越来越多。
阿曼德知道玛格丽特不是普通人,但他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占有欲。他想要玛格丽特的全部。他不想让玛格丽特和其他恋人约会,但是他负担不起玛格丽特的生活。
渐渐地,玛格丽特对阿尔芒的爱加深了,甚至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她开始独自规划他们的未来——摆脱债务,其他情人,放弃一切和阿尔芒在一起。
但这伤害了阿曼德的自尊心。他说他不想享受玛格丽特创造的果实。在这段感情中,他把一个中层知识分子的无能和尴尬表现得淋漓尽致。
阿曼德对玛格丽特的感情更多的是情欲而不是爱情,更多的是占有和控制,更少的是包容和理解。
为了更容易见面,玛格丽特把自己家的钥匙给了阿曼德。在此之前,她从未给过别人这样的荣誉。每个人都在试图说服玛格丽特,但她仍然毫无保留地爱着她。
尽管如此,虽然玛格丽特之前解释过她的生活不能只有阿尔芒,但是阿尔芒还是不明白。他渐渐认为一个风尘女子改变不了她的本性,他甚至后悔爱上了她。
他冷暴力她,看到她伤心流泪,他心里会生出快感,说让她伤心,他会更有成就感:
在信中,我忍不住讽刺她。虽然很没礼貌,但这恰恰说明我还爱着她。想到这封信会伤害玛格丽特的心,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些。
他为了自己的自私和自尊一次次离开玛格丽特,又因为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回来和玛格丽特复合。
后来玛格丽特打着养病的幌子让老公爵在庄园里为她租了一套房子,玛格丽特和茶花女在这里度过了幸福的几个月。
玛格丽特深深地爱着阿尔芒。老公爵发现后,要求她离开阿尔芒,随他去吧。玛格丽特选择了阿曼德。
失去生计的玛格丽特卖掉了她所有的马车、衣服和珠宝来偿还外债。为了阿尔芒,她愿意放弃奢华的生活,成为一个普通人。
但社会和阶级不想给玛格丽特一个做普通人的机会,让她再次洗涤灵魂。阿尔芒的父亲找到了巴黎,用软硬兼施的手段迫使玛格丽特离开了阿尔芒。
阿尔芒的父亲是一个充满旧思想的人,在他眼里,但所有的纪女人都是无情的,无情的,没有理性的,都像机器一样。只知道榨取钱财,还可能随时折断递给她东西的手,无情地碾压维护它的人,随意启动它。
为了成全阿曼德的未来和阿曼德妹妹的幸福,玛格丽特愿意牺牲自己。反正她是快死的人了,把幸福的机会留给别人吧。
但这种牺牲没有得到回报。阿曼德认为玛格丽特放不下以前的虚荣和奢侈生活,所以背叛了他们的爱情。
所以他加倍地侮辱了玛格丽特。他追求玛格丽特最好的朋友,当着她的面吻她,拥抱她,在她身上花了很多钱。
掘金者得益于阿曼德,背叛了玛格丽特。他们一起用语言和行动羞辱玛格丽特。这时,玛格丽特病得很重。
玛格丽特不再去参加舞会,而是去看歌剧。她害怕被心爱的人侮辱。当面挑衅是不可能的,于是阿曼德采取了匿名信的方法,把所有可耻的事情栽赃到玛格丽特身上,或者散布信息。
玛格丽特最后被折磨得卧床不起,只好求阿曼德放过她。阿尔芒不领情,玛格丽特不得不在仆人的帮助下颤抖着来到阿尔芒家。
她几乎是恳求把自己的情况告诉阿尔芒,希望他能饶了她,当她看到玛格丽特的阿尔芒时,她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欲,又把她占有了。
第二天我醒来时,玛格丽特已经走了。阿曼德认为自己被骗了,于是他用激进的方式再次刺伤了玛格丽特最痛苦的地方。阿尔芒拿出一张500法郎的钞票和一张纸条,写道:
玛格丽特最终被迫住在巴黎。她把钱和短信寄回给阿曼德,离开巴黎去了英国,几个月后死在了一个没人认识她的地方。
巴黎的房子和里面的东西都被查封了。为了还清债务,债权人通过拍卖增加了玛格丽特的财产,一代名妓的生活在这场拍卖的流言中成为过去。
玛格丽特死后,阿曼德成为书中深情的男人,叙述玛格丽特的一生,迁坟,赎回她拍卖的书,这段迟来的爱情充满了讽刺。
在小说《茶花女》中,茶花女是一个有着高贵灵魂的人,而不是普通人心中低贱的妓女。然而,她高贵的灵魂却一直不被理解,就连最爱她的阿尔芒,对她的误解也多于理解。
直到她死了,阿尔芒看到了她写给他的日记,才看到了茶花女的内在美和灵魂的高贵,却没有机会补救。
至于茶花女这样的女人,似乎“晚景凄凉”是她们的宿命。在他们的圈子里,一旦生病,就不会有任何朋友。
就像一直和茶花女在一起的“朋友”普律当丝,茶花女健康漂亮的时候,总是在她身后,但每次做什么事,都要从茶花女身上抹点油。
表面上她是关心茶花女的朋友,实际上她只是一个以茶花女为生的食客。茶花女一生病就消失了,寻找新的出路。
还有那些平时说爱她伤害她的恋人,茶花女活着的时候很深情。茶花女死了,也没人出来承认他们的关系,这是社会的必然。没有人愿意把自己推到一个肮脏的平台上让人看。这是现实,也是人性。
茶花女的坟墓是一个秘密的坟墓,她周围那些坟墓的家属都不知道她的身份。如果他们知道,一定会让人把坟墓挖出来,怕茶花女脏到让那些在天堂保佑他们灵魂的人脏到。
比起茶花女,那些没有她风光过日子的女孩子更惨。和她同龄、有着相似经历的可怜女孩,被草草地扔进了公共坟墓。这样的女人一旦死了,就没人管了。
没有什么比放荡者的晚年更悲惨的了。一旦他们的青春没有了,他们只能活得没有一丝个人尊严,不能吸引丝毫的同情和关心,他们的死也是有尊严的死。
《茶花女》不是一部只讲阿曼德和茶花女的情与欲,也不是他们的爱恨情仇的小说,而是一部融社会与时代,与资产阶级等级制度和道德为一体的社会现实主义小说。
本文以善良的茶花女为主线,讲述了时代的荒谬与冷漠,以隐喻的方式将伪道德的社会现象呈现给读者,让读者从书中发现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