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锡剧王子”雅称的小生是谁?
1985年,周东亮带着父亲的深情寄托和童年如诗如画的梦想,带着对锡剧的热爱和渴望,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江苏省戏剧学校。5年的寒窗苦练,他没有一刻流连在繁华的南京城,没有一刻穿梭在都市的灯红酒绿,因为他时刻牢记父亲的教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戏校的学习已然非常艰苦,但每次寒暑假回家,父亲依然会检查他的行腔吐字,督促他练毯子功。为了强身健体,周东亮从七八岁起便开始练武术和气功,至今还打了一手好“八卦掌”,这些都为他今后的文武全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说,儿时记忆里那甜甜的糖果是周东亮走上艺术道路的原动力,那么父亲的言传身教,则是他走上锡剧舞台的强大推动力。在他的记忆里,在周东亮的心中,父亲的形象非常高大。成名后的周东亮在宜兴举办的一次锡剧个人专场演唱会上,终于实现了和父亲同台演出的梦想。父亲是幸福的,因为自己的苦心培育,儿子成功了。
“我为锡剧而生”
1989年,周东亮被分配到江苏省锡剧团,成了一名真正的锡剧演员。他如鱼得水,向前辈悉心求教,和同事切磋技艺,练功房里时常有他摸爬滚打的身影。起初他在团里只是跑龙套,演出非常少,工资也少得可怜,身边的许多朋友都曾劝他改行。迫于生计,周东亮回到江阴老家,在歌厅唱了3年流行歌曲,在当地很有名气,人称“周华健”。
周东亮、袁菊芬《玉蜻蜓》剧照
一晚上他就可以挣到一个月的薪水,诱惑很大。但是这种没有生活规律的日子,让周东亮一度很迷茫:“钱赚了不少,但内心还是空荡荡的。”冥冥之中他觉得这辈子不能离开锡剧,应该回到锡剧舞台,那里才是自己的根,否则对不起父亲多年的教诲。如今回想起那段经历,周东亮觉得那是人生的一种“蜕变”,对自己是一种磨练,同时对锡剧艺术也有了新的感悟。锡剧的曲调优美,行腔如流水,甜、糯、淳、亮,他把流行歌曲的时尚元素糅进了锡剧唱腔,唱出来的锡剧味道既不失传统,旋律又非常好听。
周东亮扮相英俊潇洒,文武兼备,嗓音高亢激越,音色甜美宽畅,行腔自如,刻画人物细腻准确,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小生演员。他的代表作如《珍珠塔》、《白蛇前传》、《玲珑女》、《中秋恨》、《玉蜻蜓》、《七月雨》、《风流状元》、《双珠凤》、《双玉蝉》、《沙家浜》等,令人赏心悦目。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1996年,江苏省举办青年大奖赛,在这次大赛中周东亮脱颖而出。周东亮是幸运的,他遇到了好时代,但也度过了枯燥的艰难岁月。最可贵的是,他终于坚持下来。周东亮常说一句话:“我为锡剧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