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场辛苦磨成鬼,两字功名误煞人”,这句话从何而来?

这句话说的是古代的科举,?三场辛苦?指的是童生试、乡试和会试,而这?两字?自然就是指功名这两个字。这句说想要表达的是古代科举的艰难,多少人在这三场考试之中里面消磨了自己的人生,多少人又因为追求功名二字使得时间匆匆流逝蹉跎了一生。下面我就来说说科举考试具体流程以及有哪些困难。

科举考试流程

这里以明清的科举为例进行讲述,明清时期要想考科举首先要经历的就是童生试,而这童生试又分为三场,分别是县试、府试和院试,三场考试通过了就是拥有秀才的身份,才能够参加接下来的乡试。乡试通过后获得举人的身份,可以去京城参加会试,会试通过之后基本上就可以算作是半个进士了,只是再参加殿试正式成为进士。科举的流程并不复杂,不过这一层层的考试可以刷下了不少的人。

科举考试环境

说完科举考试的流程,我们再来看一下古代人科举考试的条件如何。一般来讲在明清时期一场考试的时间为三天,也就是说考生在三天内都要待在自己的考间内,要等到考完了才能够出去,一切吃喝拉撒都在那里搞定。考试的时候如果遇上了严寒或者酷暑,那么考生就十分倒霉,因为考试院不会提供任何的解决办法,考生只能忍耐。

科举考试录取率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录取率是逐年下降的,明朝初年时乡试的通过率一般为10%以上,而到了嘉靖年间的时候通过率则降到了3%。从明朝嘉靖开始科举考试中进士的录取率开始逐年降低,这种持续降低一直维持到了清朝结束。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人在科举考试中浮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