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同领导外出有哪些注意事项和礼仪?
1,与领导充分沟通,了解出差目的、必备物品、工作内容和被约谈对象,准备好相关文件、资料和礼品、证件甚至相机等。根据工作内容和被采访对象,安排领导的行程。
2.如果是开会,你要准备好开会需要的材料,你要先了解会议的内容。这样你可以在会议上做好会议记录。
3、如果是拜访或洽谈,你应该先对拜访或洽谈的对象做一些调查和了解。
4.了解这次外出的任务和目的,以及领导对一些重要问题的基本看法,以便根据领导的意图及时提供服务,避免无所适从甚至帮倒忙。
5.提前联系好你要去的地方的相关单位,提供一份人员名单(包括姓名、性别、国籍、职务等。),并说明此行的目的和行程。
6.如果是自己开车,要提前通知司机准备车辆,并带好路费、换洗衣物和常用药品。
7、时间观念强。在征求领导意见后,随行人员应与司机及其他随行人员商定出发时间和行驶路线;外出时的一切活动,都要提前准备好随行人员,叫其他随行人员准时等候领导,不允许领导等人。
8.互相保持联系。陪同领导外出时,一定要时刻与领导和同事保持联系。因为在郊游活动中,情况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所以随员即使单独行动的时间很短,也要和领导、同事保持联系。
9.入住酒店后,让同行了解对方的房间,并及时向领导提供同行的住房号码和内部电话拨打方式,以便及时联系。
二、陪同领导外出应注意的礼仪
1,乘车步行
(1)与领队同行时,随员要跟在领队的后半步。
(2)让领导和客人先上车,自己再上车。
(3)主动打开车门并用手示意,待领导和客人坐稳后再关门。一般汽车的右门是向上的,先礼后兵,所以要先打开右门,关门时不要用力过猛。
(4)注意座位。一般来说,右边是上,左边是下。如果领导有坐副驾驶的习惯,就另当别论了。到达目的地后,随员要提前下车,为领导开门。陪同客人时,你应该坐在客人的左边。
(5)乘坐电梯时,应遵循“先出后入”的规则,陪同领导乘坐电梯。如果没有操作,随行人员要先进去后出来,同时操作电梯。如果有手术,随行人员要最后出门。
2.见面介绍,握手,交换名片。
(1)拜访客户,要先把客户介绍给领导;如果对方领导是女士,你应该先把领导介绍给对方。
(2)拜访的话,如果对方地位高,要先把领导介绍给对方。
(3)只有和对方的距离合适,才能伸手。
(4)握手的力度要适当,不能太紧,也不能太随意。
(5)握手时,眼睛要正视对方,面带微笑。
(6)男士与女士握手时,要等女士伸手后再伸手,握手时间不宜过长。
(7)与对方领导握手,按职务高低顺序。
(8)交换名片时,双手接过,说声谢谢。当你收到对方的名片时,不要马上收起来,而是先看一下,以示尊重。
3.坐下
(1)参加会议时,除大型会议外,一般应选择非主位且不同于接触随行领导的位置。如果是圆桌会议,坐在桌前还是坐在后面,要看参会人员的具体情况。
(2)用餐时,要分清主位和宾位,把宾位上的主位让给领导,等双方主要领导落座后;要注意安排司机和其他路过的人,因为接待方不可能认识所有的来访者。很容易造成疏漏。
(3)会议期间,主宾席和主席应安排在正对主入口的位置。如果领导是主宾,应坐在主人的右侧,随行人员按职务坐在领导的一侧。主持人的护卫按照职务坐在主持人的左侧。
(4)会谈时,通常用长方形或椭圆形的桌子进行双边会谈,宾主相对而坐,以正门为准,主人在后门一侧。如果领导是主宾,要面向正门,居中。会议桌一端朝向正门的,以进门方向为准,右边为客侧,左边为主侧。对于多边会谈,座位由组织者安排。
4.说话得体
(1)商务活动中应说普通话,语音自然清晰,音量和语速适中。
(2)语言文明,不骂人。使用“你好,请稍等,麻烦你了,不好意思,对不起,没关系,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
(3)陪同领导外出时,说话很重要。什么时候说,什么时候不说,怎么说。不该说的时候说是无礼,该说的时候不说是错误。
(4)当客户询问单位和具体情况时,要及时当好领导的助手,做好补充,以免越俎代庖。
(5)领导与客户交谈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插话,但要恰到好处,有意义,大方得体。
5.与领导人的合作
(1)如果客户与领导有直接关系。作为服务员,你要站在一个辅助的位置,第一次见到顾客就亲切的打招呼,适当的介绍自己,这样才能第一次给对方留下印象。整个谈话过程中,你要不卑不亢,给人好感。
客户跟领导说话,要认真听。如果对方对你有疑问,你需要直接或间接向领导咨询,然后给对方一个满意的答复。
在谈判过程中,如果领导和客户在某一方面发生激烈争执,要及时弥补。
在谈判的最后,无论交易是否达成,都不要被当时的气氛所影响。你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和主客告别,不要让对方有这样的评价:“这个公司的人怎么一点不懂礼貌?”或者:“这家公司的领导还不错,但是可用的人都不太聪明。你为什么选择这么粗鲁的服务员?”
(2)如果领导被邀请去拜访他熟悉的客户。首先,注意不要“越位”。你要站在领导和客户之间做中间人,让领导有很多说话的机会。
领导与客户谈判时,要注意其谈判技巧和应对方式,充分把握气氛。气氛太“热”的时候,适当“降温”;气氛太“冷”的时候,时不时“热身”缓解尴尬,是中间人的身份。
谈判最终是为了我们公司的利益。所以,不要太公开的给我们公司做贡献。谈判过程中领导进一步向对方提问时,可以随便推;当你认为领导协商的内容不合适或者有必要改正的时候,要心照不宣地帮助领导。
陪同领导拜访客户时,配合领导,尊重领导,不仅可以增进上下级关系,还可以让客户认为你是一个很好的“助手”,从而提高公司的声誉。
(3)陪同领导调研时,要对调研的题目进行了解和思考。领导提问后,一定要问清楚,把不清楚的地方准确地理解和记住。
(4)陪领导吃饭,要把握说话的时机和分寸,不能抢话,随便说。既不能无原则、过分地奉承主客双方的领导,也不能狂妄自大、以自我为中心。
6.举止得体
(1)随员的行动要与自己的身份和处境相协调。当你在外面时,你应该坐、站和走。
(2)如果是会议,无论是参加会议,还是在小范围内与领导交谈,进入会场时都要主动将手机调至震动档,接电话时要离开现场。
(3)参加重要会议或与领导一起讲话时,如遇无限特殊情况,一般不准打扰领导;如果确实需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尽量压低声音,减少影响面和程度。
7、服装、发型等外貌。
(1)着装要整洁干净,衣着得体,端庄大方。
A.男士不能穿背心、短裤、拖鞋、戒指;重要商务活动穿西装、打领带或其他正装;穿衣时扣好扣子,不要掀开外套,卷起裤腿和袖子,打直领带,擦亮鞋子。
B.女士应穿职业装,鞋跟适中,袜子不能露在裙角或裤角外。
(2)从事业务活动前,随行人员必须整理好自己的仪容仪表,包括着装和仪容仪表。
(3)待人接物要热情友好,不卑不亢。在公共场合,应避免双手叉腰,交叉胸前,插入口袋。挠头、抓痒、挖鼻孔;避免哼歌、吹口哨、跺脚、开玩笑和制造噪音;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避免在人前咳嗽、打喷嚏等不良行为。
(4)不要在禁止吸烟的地方吸烟。在外单位吸烟,一定要先征得主人的同意。
8.适时“进”与“退”
(1)陪同领导参加会议、会谈时,要确定是否应该到场。如果他们不需要参加,他们应该弄清楚他们应该在车站还是外面等。
(2)在领导小范围谈话的情况下,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判断是否需要回避。
一般来说,领导在会后或在酒店住所的小范围谈话中,可能要说一些不适合公开和保密的话,尤其是遇到老朋友、老同学的时候。这时,随行人员要礼貌地为领导泡茶,做一些简单的服务工作后退出。
有时候他们在研究讨论某个问题的时候应该是在场的,但是当领导谈到一个他们不应该理解的话题的时候,他们也要有意识的退出一会儿,估计这个话题已经谈完了再回来。
9.守口如瓶
陪同领导外出期间,领导与随行人员讨论的话题,与其他人员交谈的内容,除领导明确表示要传达外,不得随意透露,就连领导在饭桌上的笑话,也不得随便向外人提及。因为领导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说的。没有这个前提,可能会产生歧义,再传就走样了,影响工作。
10,会议和会谈
(1)作为随员,你要在会谈和会见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掌握会谈的名称、立场、时间、地点、会谈顺序及相关事项。
(2)如果对方拜访领导的酒店,要以主人的身份让对方作为客人入座。
(3)领导与对方会见(会谈)后,随员应陪同领导送对方到车前或车门前握手。
11,招待客人
(1)根据宴会的性质和目的以及客人的身份确定宴会的规格、范围、时间和地点。
(2)客人在宴会前到达时,随员应陪同领导到门口迎接。
(3)按照先女后男,先客后客,一般客人后客的顺序介绍客人进入餐厅。
(4)宴请时应考虑客人的饮食习惯、民族、地域、身体状况等特殊要求。
(5)桌子的数量取决于离主桌的距离,右边高,左边低,近高远低。
(6)同桌座位的高低取决于离主人的远近。
(7)通常情况下,面对门或中间的桌子为主桌,主桌面对门或中间的位置就是主人的位置。
一般来说,第一位主宾在第一位主人的右边。
(9)宴会期间,领导应与第一位主宾交谈,随员不得主动提起话题,不得随便打断领导与第一位主宾的谈话。
(10)宴会上文明敬酒,理性饮酒,正式场合只喝本人酒量的1/3。文明用餐,不发出不雅的声音。
(11)吃饭的时候不要趴在桌子上发出声音。
(12)吃中餐,不摆菜,不打卡,鱼和鸡的骨头都放在盘子外面。
(13)用公筷帮别人夹菜。
(14)使用牙签时用左手捂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