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纳里·奥康纳作品的特点

奥康瑙尔在他的作品中描绘了美国南部的风景。《好人难寻》中的故事大多发生在南方农村。至少四部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一对生活在农场的母女(守寡、保守的老妇人和她孤僻的女儿)。这些人物大概都有奥康瑙尔和她母亲的影子。奥康瑙尔小说中的人物都具有南方特色,尤其是他们的对话。如果你有机会阅读英文版,读者可能会从许多对话中读到美国南方口音,如《善良的乡下人》中的圣经推销员说:“你没说过你爱我。”(“你还没说你爱我呢。”)、“我只是想知道你是爱我还是不爱我?”(“我只是想知道你是否爱我。”)

奥康瑙尔的小说通常被归为“南方哥特小说”。这种体裁是美国哥特小说的一个分支。其创始人包括19世纪的爱伦·坡、霍桑和安布鲁斯·比尔斯。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威廉·福克纳创新了这种风格,并使之再次流行起来。后来,田纳西·威廉斯、楚门·卡波特、科马克·麦卡锡、卡森·麦卡勒斯和奥康瑙尔被评论家们归入这一流派。与传统哥特小说类似,“南方哥特小说”往往充斥着恐怖、苍凉、神秘和腐朽,情节也充满了暴力、邪恶、黑暗和诡异的元素。然而,自福克纳以来,这些作家开始更加关注现实,他们用这种小说形式来反映美国南方的种族歧视、贫困、愚昧和暴力等社会问题。

“南方哥特小说”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怪诞”:出现的人物往往外貌古怪,性格变态,行为反常;故事发生的地方往往破败、封闭,充满不祥之兆;故事往往荒诞离奇,甚至充满暴力。这些特点都表现在小说集《好人难寻》中。在这本书里,经常出现身体或精神残疾的“怪人”:“救别人就是救自己”的主人公是一个只有半条胳膊的流浪汉,他的妻子天生智障;圣灵居住的地方有一个阴阳人。善良的乡下人的女主角有一条木腿。暴力和不幸的事件在书中反复出现:杀人、溺水、火灾、猝死、抢劫、车祸等等。好人难寻有十部小说,书* * *里死了十个人,平均每部小说一个。

对于这些夸张的写法,奥康瑙尔解释道:“对于重听的人,你得大声喊出来让他们听见;对于接近失明的人,你得把人物画得又大又惊艳,他才能看清。"

作品和宗教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注意到奥康瑙尔本人是一个虔诚的罗马天主教徒,她的小说似乎与宗教有关。奥康瑙尔去世后,她的一篇散文和一封信相继发表。在这两本书收录的文字中,奥康瑙尔不仅清晰地展示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和宗教在作品中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还对自己的一些小说进行了细致的解读。由此,读者和评论家发现,奥康瑙尔的每一部作品几乎都带有宗教意味,他们长期以来对她的小说的理解几乎可以说是“误读”。

奥康瑙尔出生并成长在一个天主教家庭。她一生都是天主教的坚定信徒,似乎从未经历过任何信仰危机。她说:“我站在基督教正统的立场上看世界。这意味着对我来说,生命的意义集中在基督的救赎上,世界上的一切在我眼中都与之相关。”

一般认为,宗教小说家写的小说一定充满宗教色彩,要么是为了证明作者的信仰,要么是为了唤起读者对这种信仰的热情;即使不是那么露骨,至少会让读者通过小说对自己的信仰产生好感。然而,阅读奥康瑙尔的小说,我们不仅很少发现这方面的尝试,而且阅读后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在小说集《好人难寻》中,有很多与宗教有关的东西,比如牧师、圣经、修道院、洗礼等等。,但它们经常以负面形象出现,甚至导致厄运。比如小说《好人难寻》中的老妇人,面对歹徒,最后试图借助宗教感化对方,却身中三枪而死。传教士在河里隐喻性的布道恰恰是小英雄最终溺死的原因...奥康瑙尔教期望人们在阅读这些故事后皈依天主教吗?

事实上,奥康瑙尔的小说在早期甚至受到宗教媒体的批评,一家天主教杂志发表的评论指责她是“对圣经的粗暴否定”。然而,在奥康瑙尔看来,小说绝不应该是宗教宣传。受法国天主教哲学家雅克·马里坦的影响,她坚持严肃的天主教小说家没有在作品中宣扬宗教的义务。她说,小说家“不应该为了迎合抽象的真实而改变或扭曲现实”,“如果作品完成后,让人觉得作者用欺诈的手段篡改、忽略或扼杀了相关情节,那么无论作者的初衷是什么,结果都只会适得其反”。

在美国南部,大多数基督教徒信仰新教,而不是奥康瑙尔的天主教。在她眼里,南方的宗教是一种缺乏正统教义指导,常常盲目自作主张,让人感到“既痛苦又感动,有的狰狞又滑稽”的宗教。因此,从奥康瑙尔的小说中,我们可以读到一些作者对南方新教徒的讥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