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A.C简评波洛系列
赫丘里·波罗,一个“法国人”——实际上是一个比利时人——的小侦探,长着一个滑稽的蛋形脑袋,留着笔直而保养得很好的小胡子,除了令人讨厌的自负之外,还具有相当的人格魅力。如果他真的活在这个世界上,和他聊一会儿天应该是很大的享受。
本文主要集结了我个人对阿婆《波洛》系列33部长篇作品的简评,不剧透。推荐指数五星。评价是主观的。如有异议,请提出意见。
《波洛》系列有三套在国内被完整翻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出版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全集》(以下简称贵州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推理系列》(以下简称人版),新兴出版社2013出版的《午夜图书馆大师系列》。我看的大部分是人民版,但本文所列标题指的是Nova版的翻译。对于那些对个别翻译有想法的人,我还补充了对比注释。
奶奶的出道,比利时小波洛的出道。在这部第一部小说中,奶奶未来的写作风格和模式初现端倪:半封闭空间(英式庄园)、人物竖立(家族传承斗争)、毒药杀戮(士的宁)、黑斯廷斯上尉的第一人称视角...这部小说是个诡计,整体上略低于奶奶的平均水平。
奶奶的杰作。前一段很平静,节奏不快;结局的反转相当惊人。推理逻辑站得住脚,波洛和吉罗的较量也为剧情推进增色不少。最可爱的是尊敬的黑斯廷斯船长,他向往南美,对金发碧眼有着特殊的感情。奶奶作为女人的细腻,让和队长有关的浪漫情节读起来很舒服。
奶奶的三本好书之一。叙事手法很惊艳,有实验性,有原创性,但也打破了经典推理的戒律,对于侦探小说史上这样的一本书来说,大概就够了。推理和抓捕罪犯的逻辑严谨程度在奶奶的作品里可以排到前五。但是因为体裁太独特,不建议作为奶奶侦探小说的入门推荐。
这部作品据说是奶奶短篇小说的连载和拼凑。剧情推进感觉比较乱,整体连贯性不好。雷声大雨点小,犯罪团伙,中国人物,波洛装死引蛇出洞,最后波洛(他也剃了胡子,伪装成一个虚构的哥哥)和黑斯廷斯直奔黄龙...这个大杂烩给我的感觉不是在读阿加莎,而是在读伊恩·弗莱明。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本书是外婆早期短篇小说《普利茅斯快车谋杀案》的扩展本。故事的进展并不尽如人意,逻辑的严密性毕竟不是奶奶擅长的,虽然凶手的身份一如既往的令人震惊。总体来说,低于奶奶的平均水平。
庄园、淑女、海岸、悬崖、宴会...英语古典推理的所有要素都是现成的。第一次看到波洛认真地列名单抓凶手,最被忽略的,最不可能的,就是凶手。这一招妙极了,当然没有人能瞒过托雷·波洛;其他的小台词也让整本书变得有趣。
关于书名的翻译,曾经看到一句话,应该是豆瓣上一个网友说的,说“奶奶的很多小说都可以用这个书名来称呼”,印象很深。这本书的原书名是《埃德加尔勋爵之死》,是以凶手最后的忏悔《人间记录》命名的。我记得从贵州版到人版都有翻译。说实话,《人性的记录》这个名字太大了,在这个名字下看这部作品有点混乱。
在内容上,这本书展示了伪装成杀人犯的另一种可能性,一种富有想象力的伎俩。信件的缺页,巴黎的启示,等等。都是极其精彩的设定,文字的叙述依然流畅清晰。
奶奶的三本好书之一。这本书在凶手的“类别”上大做文章。有很多转移话题的动机很强,波洛的破案逻辑也有道理。和《罗杰之谜》一样,这本书不应该是奶奶入门的推荐作品之一,但一定是奶奶必读的推荐作品之一。
几起谋杀是同一个人连续作案吗?这是典型的侦探小说谜题。在这部小说中,波洛考察了几起谋杀案之间的联系,最令人费解的是“动机”之谜。总的来说,营造“戏剧”氛围的努力有点过分。作为基本动机,爱情本身是悲伤而美好的,奶奶也写了很多,但都没有《尼罗河上的惨案》那么有效果。“杀人彩排”似乎是这本书留下的最大亮点。
这部作品是奶奶在封闭空间(飞机机舱)被害的典型,也是一部逻辑严谨的作品。波洛抓住关键细节,圈定一些(几个)物证锁定凶手,然后与每个嫌疑人沟通,核实动机,重构犯罪。这也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波洛式的“心证”调查过程。
血腥连环杀手并不是奶奶作品中的常客,这部作品也确实是“最不奶奶”的作品之一。切斯特顿早就指出,要隐藏一棵树,就得建造一片森林;要隐藏一具尸体,你必须发动一场战争。奶奶小说里的连环杀手都不是偏执的人,而是聪明、理性但又冷血的杀手。
总的来说,这部作品节奏适中,剧情跌宕起伏,水平中上。只是太华丽的方式和手法,带着一丝日本人的推理。
当然,穿插着“不是来自黑斯廷斯上尉”的叙述有点意思。这个好的红鲱鱼隐藏了船长第一人称叙事的不足,画面感十足。
关于片名的翻译,我一直认为片名直译就够了,古墓之谜太刺眼太假,基本与实际案发现场无关。
从手法上来说,这部作品是奶奶少有的密室案例,机械密室和烟幕的结合让人眼前一亮。但是,“一分半钟”是不是有点长?如果不能体现在文本阅读中,发生在现实中可能会引起怀疑。动机是合理的,但凶手多年来一直隐姓埋名。这个桥段似乎有点牵强,充满戏剧性。
在这部小说之前,奶奶应该说把常见的病例都写了。这部小说无疑是一个非常规的实验:一个“活腻了”的外国土豪邀请了四个嫌疑人——他们都被怀疑欠了性命——以及其他几个权威人物——当然也包括我们的大侦探波洛——到他家吃饭、游戏。晚宴上,主持人特意旁敲侧击,突破性地影射了四位嘉宾的不为人知的过去。然后四个人打牌,主人吃安眠药睡觉,等着有人来杀自己,用生命给几个侦探留下了一个谜。
这种大胆的剧情结构,这种疯狂的杀人游戏,真的是奶奶的风格。波洛没有让我们失望,对心脏证据的调查帮助他找到了真正的凶手。不幸的是,物证和逻辑一直是波洛的弱项(虽然波洛先生会很大方地澄清他不屑于寻找物证)。最后这本书居然靠一枪的假证据逼着凶手暴露,不得不说真的不高明。
再次,这本书充满了庄园、大家庭、中毒等经典因素,整体质量相当于奶奶的平均水平。作为一个“沉默的证人”(也就是哑巴证人,哑巴),狗鲍勃的存在感一般,在最终真相大白之前劝死者自杀,并不是明智的侦探之举。好在整个叙述流畅清晰,凶手身份出人意料,反转也在情理之中。
在奶奶的作品中,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我不敢说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奶奶的风格。我很少同情凶手。在这种情况下,波洛最后给了凶手自杀的机会,这是很感人的一部分,虽然我一直不赞成这样的行为。
奸计,这个案子属于“不在场证明”的范畴,侦破逻辑严密,语言风格非常老套。我只是真的为凶手感到惋惜:手法虽然高明,但可操作性不够,容易被人目击。一个案子有三条命,只有第一条命是目标,然后拿两条命来封。尸体越多,瑕疵就越多。如果一开始没有遇到犯罪,那么对于这样的诡计,你一定和波洛一样聪明,最后也会束手无策,无法破案。
这部作品也是经典的半封闭空间布局:一个大家庭,几个外人,几乎每个人都有杀死人的动机。死者生前是一个暴君的情妇,其中几段关于奴役和虐待儿童的描述相当令人不安。总的来说,波洛的存在感不强。故事以中东为背景,和同时期的古墓之谜和尼罗河上的大屠杀一样强烈。它应该是这位祖母和她的丈夫早年在中东的生活和经历的反映。
基本上就是在这个时期,奶奶逐渐脱离了黑斯廷斯船长的第一人称视角,更多地使用第三人称叙事。
这部作品是奶奶为数不多的密室案例之一,是加分项之一。密室的结构和答案巧妙合理;章节和日记一样,按照时间顺序推进故事,同样引人入胜。但凶手的身份显然不符合解谜推理的规则。
奶奶还是太英气太内敛,扉页声称要呈现一场“血腥”的谋杀——因为作为投毒女王,她一直被批评不够血腥——而本案中使用的割喉法,大概是奶奶能接触到的最血腥的一种。但气氛也缺乏渲染,无法善用“圣诞雪夜”的噱头来配合密室割喉的惨烈。奶奶毕竟不是卡尔,哥特暗黑风格也不是她的特色。我个人更喜欢她其他的优雅谋杀。但这部作品是超越自我的尝试,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被告席上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几乎可以确定。现在审判的意义似乎就是等陪审团给他定罪,等法官大人宣布死刑。然而,伟大的侦探波洛总是会给我们带来惊喜。他通过巧妙的证据推理成功洗清了嫌疑人的冤屈,并指出了真凶。
这本书在描写、情节推进、逻辑上都无可挑剔,波洛的强力辩护也进入了“法庭派”的领域;只是那一年,大概是因为卡尔同时出版的《犹大之窗》这本书,抢走了这一类型侦探小说的所有风头:《犹大之窗》更加难以平反冤屈,宫廷派的元素更加透彻,也是史上十大机械密室。相比之下,奶奶的作品有趣,可读性强。从法庭上的辩护中,我们可以读到波洛运筹帷幄、寻找解决方案的技巧。
关于翻译,我觉得人版《白棺材》文艺内敛,贵州版和新兴版《H庄园的一顿午餐》写实,波澜不惊。
本书还呈现了一个巧妙运用不在场证明的精彩刑事案例。如果读者是抱着和奶奶智力竞赛的心态在阅读,最好准备好纸笔,从文字堆里记下时间点及其对应的事件,自己整理。对于毁容的女尸,只拍了几下,也是老奶奶性格内向,没有血性的一个证明。情节在波洛最终指证凶手的那一刻达到高潮,这部小说上升到了伦理思辨的高度。波洛澄清了自己的态度:他从头到尾都在捍卫正义,他关心每一个活着的东西。
这本书可能是奶奶玩不在场证明最好的一次了,招数超赞。人物关系类似于尼罗河上的悲剧。这本书提供的地图和详细的文字叙述,让地理位置和整个案件走向非常清晰。对海滨度假村的描述很舒服。
《重构旧案》可以充分发挥波洛用心探索有证据的案件的能力:一个十几年的案件,凶手早已归案,波洛受托为他洗清强案。没有物证,他只能通过与当时在场的5名嫌疑人交流,从文字中寻找线索,重新组织案情。在某种程度上,这可以归因于文字游戏。这是个文字游戏,所以我觉得读英文原著可能更有趣-
当然,循证推理最致命的缺点是,没有物证,即使知道真相,也无法给真凶定罪。
作为奶奶中后期的作品,这部作品的剧情、写作技巧、语言都耐人寻味,难以挑剔,堪称炉火纯青的水平。
《五只小猪》的原片名来源于童谣——外婆的很多作品都印着童谣(没人活着,牙医谋杀案,花园之谜等。).Nova版的标题这么直译,说实话,有点吃不消。“哈?这是侦探小说吗?相比之下,贵州版和人版用的“啤酒谋杀”意译更合适。
从人物设定和情节来看,这本书很像《奶奶之前》的一部奇书。波洛自己也想知道...(凶案现场)感觉像是舞台布景……”抓捕凶手的过程一波三折,凶手的身份几经反转,类似奎因的《暹罗双胞胎之谜》。最大的亮点可能还是爱情。作为一个女作家,奶奶对男女爱恨情仇的描写是极好的。一男三女,纠缠不清,最终导致不幸。
另外,翻译过来的名字,原英文名The Hollow是凶案发生的豪宅的名字。贵州版和Nova版的《空屋》比较接近,人版的《空谷幽魂》有点不明所以。
这又是一个大家庭争夺遗产的故事。好像这本书里主案的定位有点飘忽不定。前半段疑点多一点,最后的回答和消化好像比较难。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作品在刻画人物方面,尤其是刻画人物丑恶嘴脸方面,更能显示出奶奶的写作功力。文字通过语言和表情的描写,透露出戏剧场景中对抗的张力,读者的情绪很容易被带动,真的可以说是处于一种转化的状态。
继卡德之后,侦探小说家奥利弗夫人又出现了。在她后来的作品中,她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黑斯廷斯上尉的角色,成为波洛的得力助手。
这部作品也是波洛应用精神分析的典型案例。一个嫌疑人只有两个字的句子引起了波洛的注意。波洛分析了这句话的心理特征,构建了他/她可能的过往经历。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满意的。
这部作品是阿宝波洛系列的中后期。这时的案件都有一定的套路或形式:有一定的伪装(我们看到的A不一定是真正的A);混淆因果关系(Q跟随P,不一定P导致Q)。这本书就是奶奶把这两个转移注意力的东西玩的很好的例子,结局能给人一个惊喜的反转。凶手的基本动机无非是财富、爱情或者复仇。在这种情况下,凶手转移注意力的技巧不低,这是加分项。
从几起离奇的留学生公寓盗窃案开始,波洛说他调查的行动计划是和这些年轻朋友保持对话;最后,几起命案接踵而至。开头列出的被盗小物品清单让读者有很大的解谜欲望,剧情发展也是高潮迭起,逻辑严谨清晰。
这个工作忽高忽低。前面的故事很吸引人:某节日举行杀人游戏,最后假杀真杀。这个设定足够牛逼。只是不知道为什么结尾这么潦草,让我觉得好像还没写完就戛然而止了。谋杀游戏的设计者奥利弗夫人被误导和迷惑也是非常令人怀疑的。整体素质不高于奶奶的平均水平。
和《山核桃街谋杀案》一样,这部小说也是以校园为背景。奶奶后期有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手法:可能由两个甚至更多凶手完成的系列谋杀案,需要侦探抽丝剥茧。这本书一如既往的语言流畅优雅,人物刻画的惟妙惟肖。在书的篇幅比老奶奶略长的前提下,读起来还是一种享受。
在本书开篇的序言中,女主角在一次离奇的遭遇中发现了一具不幸的尸体。凶案现场还有很多钟表,莫名其妙地指向同一个瞬间。不得不说,这种扫过来的开头很有卡尔的风格,应该是奶奶笔下最早的尸体之一。(想想她的一些作品。我已经读了其中的三分之一,甚至还没有触及谋杀案的边缘...)
这本书的整体情节非常紧凑,扣人心弦。奶奶把间谍活动带进来,应该也反映了冷战的背景。她还饶有兴趣地通过波洛之口发表了《侦探小说笔记》,这也是一大亮点。值得一提的是,范柏权翻译的人版,把人物名字翻译得很中国,读起来有些不舒服。
波洛老了,他被一个客户,也就是这部小说的女主角粗鲁地骂了一句:“你太老了。就是这个当事人,认为自己可能犯了杀人罪,但是不记得过程是怎样的了。坚强而充满正义感的波洛决定将此事进行到底。
到了后期,老奶奶一开始就能非常巧妙地勾起读者的胃口,情节结构的想象力依然惊人,回答也合情合理。但是,更换身份的桥段太老套了,我一直很好奇:在那个年代,更换或者换上另一个身份有那么容易吗?
这部作品隐约有卡尔哥特式氛围的影子:万圣节,仪式和祭祀,希腊神话...十三岁虚荣少女疑因泄密而死,前后总有五六条人命牵扯其中。这应该是奶奶笔下死的人数最多的吧?逻辑链条更严谨,文笔陈旧。《波洛》系列后期的常客,爱吃苹果的奥利弗夫人——侦探身边那些忠诚的、被用作陪衬来开导侦探的低智商角色——总是那么可爱。
这本书在奶奶的很多作品中比较短,但是很薄的一本,读起来很刺激,环环相扣,案件的逻辑链条也比较完整。其实这本书是奶奶写的波洛系列的最后一本。波洛再一次被委托找出一个旧案。在书中,我感觉谋杀案的情节被弱化了,更像是拼凑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字里行间有一种柔情和人文关怀,读起来有一种别样的温暖。
另外,我个人的笑话可能比较奇怪。当我读到两位法语导师的昵称“玛蒂”和“泽利”最初取自“小姐”一词的开头和结尾时,我感到深深的震惊...
《幕布》是赫尔克里·波洛的最后一个案子。解决了这个案子,侦探也死了,上了天堂。1976版出版后,《纽约时报》刊登了波洛的讣告,这是该报第一次为虚拟的文学人物刊登讣告。
在外婆家的官网上,我能看到这样一句话:
其实这件作品是奶奶在1944完成的,被封起来作为给女儿的礼物。30多年后,奶奶去世,这本书出版了。世界上没有波洛。
从哪里开始,就从哪里结束。波洛回到了斯泰尔斯庄园,那里被改成了一家旅馆。黑斯廷斯上尉也带着他苗条的小女儿回来了。在这最后一个案件中,波洛遇到了他职业生涯中最强大、最棘手的对手之一。他/她是如此的聪明,如此的诡计多端,如此的诡秘。波洛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抓住他/她。
这原本是一部不落俗套的作品,奶奶成功地为波洛塑造了一个强大的对手。虽然我认为,如果在之前的作品中也引入这个十恶不赦的反派,波洛会怀念除了薇拉·罗萨科娃伯爵夫人之外的这样一个对手,那么在这最后一个案件中除去他将是更大的胜利。不幸的是,波洛从未失手,这可能是为什么在波洛之前的案件中,反派都没能留下一个身影。当然,这一次,这最后一次,波洛没有失手。
就像奎因的《哲瑞·雷恩》一样,主人公正在死去,波洛“把自己交到了上帝的手中”。
2017九月16六月17:4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