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中有哪些国家?有没有中国?
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墨西哥、阿根廷、土耳其、沙特阿拉伯、韩国、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以及欧洲联盟组成,有中国。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G20仅举行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就国际金融货币政策、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世界经济发展等问题交换看法。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美国倡议下,G20提升为领导人峰会。2009年9月举行的匹兹堡峰会将G20确定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标志着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目前G20机制已形成以峰会为引领、协调人和财金渠道“双轨机制”为支撑、部长级会议和工作组为辅助的架构。
二十国集团的成立为国际社会齐心协力应对经济危机,推动全球治理机制改革带来了新动力和新契机,全球治理开始从“西方治理”向“西方和非西方***同治理”转变。
领导人峰会
因应2007年到2010年的经济危机,20国集团从2008年起召开领导人峰会以商讨对策,并从2009年起每年举行一次峰会。峰会的另一个目的是纠正过往有关环球经济的会议和管理中没有包含新兴工业国家的局面。
2020年3月26日,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二十国集团特别峰会以远程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这是二十国集团历史上首次远程视频会议。
二十国集团成员国领导人和特别受邀的约旦、新加坡、瑞士以及东盟轮值主席国越南、非盟轮值主席国南非、海合会轮值主席国阿联酋和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轮值主席国卢旺达等国领导人以及联合国、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劳工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扩展资料:
历史
二十国集团建立于19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后,是19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欧盟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参加之论坛,每年部长们聚在一起讨论全球经济、财政和金融问题,常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华盛顿之年会套着开。
二十国集团建立最初由八国集团的财政部长于1999年9月在美国首都华府提出的,目的是防止类似亚洲金融风暴的重演,让有关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举行非正式对话,以利于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二十国集团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占一半,结构相对平衡。
二十国集团的GDP总量占全球GDP的85%,贸易占全球贸易总额的80%以上,人口占全球人口的2/3。二十国集团是论坛,没有秘书处之类常设执行机构。二十国集团从2008年起召开领导人峰会。
美国作为2008年首次峰会东道主,提议参照七国/八国集团模式建立峰会协调人机制;各国任命一个二十国集团之协调人,直接对各国元首/首脑负责,任务是筹备峰会、起草峰会文件、协调立场等。
经过几个月紧张筹备,二十国集团于2008年11月中旬在华盛顿召开第一次峰会,议题是合作应对金融危机,防止全球金融体系崩溃。随着二十国集团的架构日渐成熟,并且为了反映新兴工业国家的重要性,二十国集团成员国的领导人于2009年宣布该组织将取代八国集团成为全球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
二十国集团头几年之所以取得成功,很大程度归功于中国和美国合作与配合;当时美国对七国/八国集团无力应对金融危机、欧元冲击美元国际储备货币垄断地位已有不快,希望借助提升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之地位,警示欧盟和欧元,所以积极改革全球治理。
英国与欧盟其他成员本来就有矛盾,英镑又是独立货币,欧元坐大于英镑并无多大好处,自然支持美国;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对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并无异议,主要是担心欧洲整体在二十国集团中话语权不如在七国/八国集团中大。
日本、墨西哥等抵触二十国集团取代七国/八国集团以及取消八国集团同五国。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一直以“西方”国家自居,素有“脱亚入欧”之说;日本不愿失去七国/八国集团之领导地位。
墨西哥是八国集团同五国之成员,却不是金砖国家成员;八国集团同五国消亡意味着墨西哥在发展中大国机制中失去一席之地。
二十国集团取代七国/八国集团成为全球经济治理之主要平台,八国集团同五国机制也随之解散。
二十国集团峰会机制开始改变二战结束以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之单一全球治理模式,发展中国家有部分话语权和参与决策之权力;也标志着中国除了在联合国安理会享有国际政治、安全治理权力外,在世界经济金融领域也初步拥有核心制度性权力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