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作者?

电视剧《水浒传》标明原著作者是施耐庵和罗贯中,这引起了很多观众的疑惑:《水浒传》作者明明不是施耐庵一个人,怎么变成了施耐庵和罗贯中?

说来话长

在清朝和民国时期,流传最广的《水浒传》版本是关华堂,即施耐庵写的金圣叹评传(七十版)。建国后至“文革”前,流传最广的《水浒传》版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校订版,其题署作者仍是施耐庵。同时,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水浒传》的版权属于施耐庵一人。因此,长期以来,“水浒传是施耐庵写的”这一观点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实上,关于《水浒传》的作者历来有多种说法,“施耐庵之作”只是其中之一。抛开那些荒诞不经的说法(比如书名为《水浒传》是姚宗贞郡国诸侯之父所编),在明清时期,学者们的笔记和书目记载中,主要有三种说法:(1)罗贯中在《郎英七版》、《田汝澄西湖笔记》中写道。

(2)施耐庵、罗贯中合著了《百川录》叙录、嘉靖本《水浒传》(现存北京图书馆8本)、《天都外史序》、《袁印本序》、《李卓吾印本序》、《薛莹草堂印本《芜湖老人序》、《芥子园印本序》叙录。

(3)施耐庵的书名有《水浒传》中的《熊飞亭》、《观花堂》,还有胡应麟的《少师方善笔丛》,徐的《谈三村老委》,徐树丕的《知识笔记》,周惠的《金陵琐事》,钱希言的《戏瑕》,刘士毅的《戏奕譞新知》。

哪个说法最靠谱或者更靠谱?

先说文人的记录。

第一种说法最早见于郎英(1487-1566)的《七修稿》。郎英是明朝嘉靖人。第二种说法最早见于高茹的《百川录》。高茹生卒年不详,但《百川录序》载有高茹嘉靖十九年(1540)的序,说明他和郎英也是嘉靖人。第三种说法最早见于胡应麟(1551-1602)的《少室山集》。胡应麟是万历人。因此,第一种说法和第二种说法,就它们分别出现的时间而言,无疑要早于第三种说法。

出自水浒版片头部。

第一种说法在任何现存版本的题署中都找不到,以第二种说法为题署的版本多出现在明朝嘉靖、万历年间,第三种说法的两个版本出现在明末崇祯年间。因此,从时间上来说,第三次陈述也晚于第一次陈述和第二次陈述。

这是否意味着第一种说法和第二种说法更可靠,第三种说法最不可靠?不一定。

第一种方式,可能是最不靠谱的。我们知道,罗贯中是《三国演义》的作者。在这一点上,没有争议。而《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在语言形式上完全没用。前者用的是简单的文言文。后者是通俗的白话。说是同一作者写的,很难得到人们的认同。

虽然第二种说法和第三种说法出现的时间有早有晚,但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施耐庵是作者或作者之一,他们实际上是相互支持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都是比较靠谱的。

施耐庵和罗贯中合著的第二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遗憾的是没有解释清楚他们是什么样的合作关系:谁是主谁是次?按常理判断,不可能正好是50%对50%,没那么巧合。

清代有人(如《水浒传》一百首八将的作者许)完成了史、罗的分工,把前七十回给了,后五十回给了罗贯中。这只是一个无中生有的猜测,而且出现的太晚了:120版、70版《水浒传》走红后,才能在人们心中萌芽。

要更准确地了解他们的合作关系,目前,唯一的途径就是考察明代《水浒传》作者的题词:“施耐庵书,罗贯中编”;《嘉靖本》,《天都外史序》,袁刊:“由收,罗贯中编”。

所谓“德本”,是宋、元、明三代的通用语。也就是“真实的拷贝”“编”就是“写”。这说明施耐庵是作者,也是作者。所谓“编辑”可以解释为“剪辑”,和“剪辑”的意思一样。这就相当于说罗贯中是一个编辑,或者说是一个整理者和加工者。

因此,首先,施耐庵的版权应该得到明确的确认;第二,罗贯中参与了创作过程。他是施耐庵的合作者,应该受到公正的对待。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从狭义上讲,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从广义上讲,《水浒传》是施耐庵和罗贯中合作的产物。

总之,电视剧《水浒传》注明原作者是石、罗,有理有据,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