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是什么?
1,《蛙》是中国当代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一部重要作品。
2.《蛙》讲述了一个从事妇产科50多年的农村女医生阿姨的人生经历,也反映了中国计划生育的艰难历程。《蛙》继承了作者乡土文学的一贯风格,以细腻的笔触,朴实的文字,在中国社会的一个角落安家落户。
一、关于作者:
莫言,本名关,1955,山东高密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80年代中期,他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乡愁”和“愤懑”的复杂情怀,被归为“寻根文学”作家。
2000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20世纪中国小说100强”。2005年,莫言的《檀香刑》一致入围茅盾文学奖。2011莫言凭借作品《蛙》获得茅盾文学奖。2012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2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社会融为一体。
二、青蛙欣赏:
莫言的《蛙》是一部非常独特的小说。首先是以书信的形式叙述。整本书以剧作家“我”给一位日本朋友,正义的杉山信的方式,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的关于“大妈”的故事。
这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书中人物的名字都是以人体器官命名的。这不是莫言的原创。其实这种命名方式早在温瑞安的《四大名捕系列故事》中就已经使用了。莫言是不是看了温瑞安的小说后受到了启发,只有他自己知道。
这本书名叫《蛙》,寓意深刻。首先,“蛙”的声音和“宝宝”是一样的。计划生育本身就是控制“宝宝”的出生率,所以这也是一部关于“宝宝”的小说。
其次,“蛙”与“哇”谐音,是娃娃的叫声。计划生育害死了那些娃娃的生命,凄惨的“哇”的叫声到处回荡,也是对那种不人道的非法引产的有力控诉。然后就是“蛙”和“蛙”的谐音。女娲是造人的女神。但是,计划生育要杀死制造它们的人,这也是那个时代的严重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