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夫:伊宁1妻五妾的设定是不是不尊重女性?古装片如何平衡男尊女卑?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也就是说,一个男人除了有一个合法结婚的妻子之外,还可以带很多小妾为自己服务——只要你能负担得起。
中国社会已经实现了男女平等,这种纳妾行为自然不能被人们所接受。体现在文艺创作领域。很多古装剧都会淡化男主纳妾行为,或者男主根本不纳妾,以迎合当代观众的审美。
但是,并没有掩盖男主纳妾,而是大张旗鼓地提拔祖母的丈夫。这背后是怎样的社会心理?
一方面取得了客观的商业利益,另一方面却陷入了舆论的争议。其实争议的焦点无非是:古装剧中是否应该强调男性纳妾的行为?
在其支持者看来,一夫一妻制和纳妾制在中国古代确实存在。古装剧中还原体系无可厚非,但也凸显了设定的严谨性和真实性,应该接受。
在反对者看来,在现代社会,性别平等是被人们广泛认可的。一夫一妻制和纳妾制虽然在古代就有,但也不应该大张旗鼓地出现在影视作品中,这样容易给人带来不好的影响,甚至会引导一些价值观不成熟的观众。
“求运河如此清澈,因为有源头活水。”艺术领域没有绝对的对错。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促进艺术产业良性发展的好办法。但这种争论如果不加以规范,很容易演变成激烈的人身攻击和咒骂。
起初双方各执一词,听起来合情合理,但这场激烈的争论只是在网友中展开。面对诸多质疑,“外服”作者愤怒的香蕉突然坐不住了。他直言:“《外服》这本书一开始就是写给男性读者看的,不是写给女性读者看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持反对意见的网友直接把矛头指向了原作者。冲突可以说是进一步升级。
再加上很多以挑起性别对立为目的的“神秘组织”的参与,没看过原著,一张嘴就直接加入了争论,让舆论圈乌烟瘴气。
古装片应该如何平衡男女平等和男尊女卑?对于观众来说,也应该更加关注作品本身。“头上的辫子没了,心里的辫子还长”是看电影的大忌。任何问题都能上纲上线,那就几乎没有“思想正确”的电影电视剧了!
原著内容没有问题,不代表电视剧没有问题,因为原著只会出现在网络平台的男频上,传播范围没有那么广。凡是愿意点进去看的,也是抱着看酷文的目的。
翻拍成电视剧后,电视剧《我老公》的影响力要比网文《我老公》强很多,所以在拍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改动是最好的办法。
比如小说《司马懿军事家联盟》中,司马懿的形象更符合真实的历史形象。他一心扑在世界上,忽略了他的妻子。
但小说改编成电视剧后,电视剧里的司马懿变成了一个怕老婆的好人。虽然偏离了历史形象,但他照顾到了女性观众的印象,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欢乐感。这难道不是一个合适的改编吗?
回到《丧夫》,电视剧导演完全可以减少一些女主对男主死心塌地的场景,而是给她们更多独立的描写,赋予她们更丰富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