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比死亡还可怕

面对死亡,只要他有大脑、有思维、有想象力都会感到恐惧。除了对生活失去信心,绝望的人来说,这一类人是不惧怕的,明知要死还要这样做。如上吊、服毒、跳楼等各种自杀行为。

我父亲那年62岁,身体很强壮,从没进过医院。那年初春,他吃饭吋总感到要噎着,经常发出类似冷风归肚一样,总发嗝嗝声。我带他到金华广福医院一检查,结果是食道癌晚期。医生吩咐我说,不要跟他讲,想吃什么就买给他吃,回家准备后事吧!

金华回家后,老爸老是问我得什么病,头几天,我总是搪塞。后来,问多次了,我也就跟他明说了。他还跟我说,生癌怕什么?十癌九死,死就死不要去看了,看人家开刀的、化疗的,回家还不是死,人财两空;反正你们都大了,不屑一顾的样子。

我也认为老爸心胸很开阔,无所谓。可随着一天天病情加重,老爸的思想开始动摇了。经常说什么药吃的好,哪里的医生看癌症好。

其实,老爸不知道,金华广福医院是癌症专科医院,它签定生癌,那是必死无凝的。后来,他连出来晒太阳都要我抱时,他那和要死的恐惧更加加强。眼睛湿润了,总是说,我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你也不带我再去医院看看。老爸怕死,反而怨起我来了。其实,老爸这时人都十去九了,没办法一家人抬脚抬手又去了金华一次。

后来,人躺下床了,再也爬不起来,连吃汤水都要吐。他躺在床上,总是眼瞅着我们吃饭。总是说,看你们吃的真香,真想吃。当我为他准备后事,买来棺木时,老爸竞然哭了,嘴上却说,料还好、结实、我真有福气。

那天,老爸终于离我们而去,眼泪从腮帮子流了下来,他真的不想走,舍不得离开我们……

先增大后减小。当人还是孩童时,对于死亡是没什么概念的,当他们第一次知道死亡的存在时,与其说恐惧,倒不如说好奇。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于死亡的认知越来越多,这个时候恐惧开始油然而生,并且逐渐增大而当人的年龄增大到一定程度,在有了非常丰富的人生经历过后,人们会逐渐开始看淡生死,这个时候,对死亡的恐惧逐渐减少,直到临死之前,对待死亡态度会变得非常平和,这个时候对于死亡的恐惧会达到成年过后的最小值,最后直面死亡,离开人世。

对死亡的恐惧会随年龄增大而加深,很多耄耋老人,虽然嘴上说已活够了,死无遗憾;那是言不由衷的假话,最大的遗憾就是即将面临告别人世。随着死亡的脚步声渐渐传来,求生的愿望会日益强烈,这种酸楚痛苦,还无法向后辈倾诉。一旦死亡降临,在弥留期间,若老人意识尚存,没有几个是会面带微笑的。

在老人面前忌讳谈“死”字,这是基本常识。特别不要告诉老人,他熟悉的同龄人谁又去世了!告诉了,无疑是在给老人宣读留世“倒计时”。可刻意讲述一些长寿老人的故事,暗示老人还年青,生存空间时间尚宽裕。若你能这样做,称赞你的孝心!

对死亡的恐惧首先应该建立在对死亡的认知,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并不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的话也就不会害怕;比如说初生的婴儿,他们对这个世界才刚开始认识,死亡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根本无法描述的现象也就不存在恐惧或者不恐惧了;

另外一方面死亡代表了生命的终结,人类是感性动物,有的人对生活失去了热情或者基本了无牵挂,那么恐惧感也会降低,就好比有些年入古稀且对周边人或者事都没什么牵挂的老人,他们对待死亡的态度会比较平和;

所以说年龄与死亡感官并没有必然联系,对死亡的认知才是最直接的关联

我只谈我的亲身体验。①在不记事的年龄阶段,是不知道什么叫死亡。②在青春期前的年龄阶段,是特别害怕死亡的。③在青春期是最不怕死亡的。④在青壮年期,有了对家庭和 社会 的责任感后,又不能去随便死亡。⑤步入老年阶段,对死亡的恐惧感越来越淡漠,但又不想着去死亡。所以人的一生对死亡的认知是这么一个过程:不知死 害怕死 不怕死 不能死 不敢死 不想死 恨不死。

一般来说,人的岁数增大,对死亡的恐惧也在逐年增加。

这是我的观察,也是我的体会。

年轻的时候,觉得死亡离自己还很遥远,虽说也有早夭的人,毕竟那个概率不大。家里的祖辈过世,对我的触动也不大,觉得他们毕竟上了年纪,生老病死是很正常的。

进入中年以后,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加之亲友长辈的一个个过世,看待生死问题有了不一样的感觉。特别是几年前父亲的病逝,让我对人的生病和死亡有了切肤之痛和感悟。

步入中老年,每年的体检报告也在提醒自己,身体出现越来越多的毛病,需要吃这个药,做那个检查。

年龄越大,死亡这个词会在心里越来越多的盘旋,辗转反侧。不是我们主动去想它,而是它不请自来。特别是周围同龄人的一个个过世,无不在提醒我们:下一个会不会轮到自己?

当然,我们也会经常听到一些老人说:我才不怕死呢!我这辈子该经历的都经历过了。

真是这样吗?我相信没有不惧怕死亡的人,求生的欲望人人都有。对普通人来说,不惧怕死亡的人是不存在的,

前些日子我的一个邻居老太太过世了,是癌症,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晚期了。老人原本身体很好,因为太过突然,对老人打击很大。医院无能为力,让家属把老人接回家去。老人回到家里,整日哭泣,情绪非常低落无助,幸好她的三个女儿都在身边,对她照顾有加。因为疫情,她的朋友也不便上门探望,只能电话里安慰几句。没有多久,老人就过世了。

人老了是一件无奈的事,不到那个年龄,别人是无法理解一个垂暮老人内心的悲凉和无助。

让我们为自己老年生活早些做点准备吧。从我来说,我认为老年人要有四老:老窝、老本、老友、老乐。最好要有自己名下的住房安度晚年,要有一定的养老金和储蓄用于日常生活和以备不时之需,要有一些好朋友日常走动解除生活上的寂寞,要有一些爱好作为精神上的寄托。

愿我们都能度过一个安详幸福的晚年。

我爷爷99岁时无痛无病过世的,去世前三个星期,他慢慢减少了进食和喝水,每天只吃一点点的粥。同时也拒绝吃医生给他开的药,给他打点滴和打针他都拒绝了!每当我们这些晚辈的去看他他都笑笑的摇摇手和我们示意!我的感觉就是爷爷自己选择了放弃,他是带着微笑离开人世的,在他脸上看不出任何对死亡的恐惧,所以我们都说爷爷是个有福之人,爷爷你一路走好,我们会想你的!

恐惧是增大了。

随着年龄的增大,接触到的东西越来越多,欲望也越来越大,责任越来越重。打个比方,你三岁的时候梦想只有一包辣条,长大后最想做的就是每天都能吃上辣条,如果想着自己死了,就是一包辣条的遗憾。

到你十几岁的时候,你还没有离开过家,你的愿望就是想要出去看看,起码得自己能挣钱,这个时候如果不小心见阎王了,就会觉得是没有好好去看世界的遗憾。

到你二十几岁,因为视野开阔,你会见到很多新鲜的东西,吃到很多珍稀佳肴,这个时候已经有父母孩子与爱人,身上担负着家庭责任,一旦想到要死,就会因为哪个食物还没有吃够,哪些东西还不曾拥有,比如没房没车,没LV包,存折没有一个亿等以及父母孩子在我死后谁养,爱人怎么过活,这个时候恐惧增大。

最后一直到孩子成家立业,家庭的担子减少,然后就是个人遗憾了,感觉自己这个事没做过,那个没做过,功不成名不就,想做时身体技能已经跟不上思想了,或者觉得自己老了,每天都像是倒计时,明明还有很多留恋却要接受时日无多了,虽然是自然规律但等死最可怕,于是恐惧是更大的。

这本应不是个问题。既然你提出这个问题我就阐明一下我的观点。

人们生活在世上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敏感的话题、感兴趣的话题和避讳的话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十分敏感的话题回来可能变得淡漠或坦然。原来感兴趣的话题回来也许随着兴趣的转移而成为我们不感兴趣或不太感兴趣的话题。特别是人们避讳的话题,每个阶段都会有的,那就是人们常说的“人人都有不愿意揭开的疤”。

我们避讳的话题是什么?它就是我们的短板,有句常言道“守着矮子别说坨”,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要了解对方的条件,特别是对他感兴趣的话题以及避讳的话题有大致的了解,这样就知道在交谈中该说什么该避讳什么,这样做即是自己素养的体现,更是对对方的尊重,当然这样的结果就是我们的交谈顺畅使得各自心情愉悦。你若明明知道对方不愿意谈及某一话题而故意提及,你是在给对方难堪的同时也让自己进入尴尬境地。

人们避讳的话题是什么?都是自己的“短”。比如对方曾经坐过牢,而你一直是 社会 的宠儿,人家与你交谈本身就感觉矮你一头,你还故意抖搂人家过去的一些劣迹,相信这样的交谈没法进行,除非人家有事求助于你且别人很难做到。

死亡话题对于年轻人而言是无所谓的,因为他们距离“死亡”还很遥远,然而我们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自身身体 健康 水平的日益恶化,我们对“死亡”一词越来越敏感,甚至于越来越避讳。为此你若在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床前大谈死亡,甚至直接告诉这病榻上的老人“来日不多”“想吃啥吃啥”的句子,若不是你们有不可调解的矛盾一定是你脑子进水了。

人们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一步步走近死亡,死亡是如何人不愿意提起的话题,然而对于小孩子而言他们距离“死亡”太过遥远,所以与他们谈这话题他们当然不敏感,甚至有对牛弹琴的味道;对于中老年人就不同了,中老年人随着自身疾病的增加,以及耳闻目染周边亲朋好友的痛苦离世,他们对死亡的恐惧感日益增加……一般而言,人越临近于死亡对死亡就越恐惧,然而人们一旦踏上了“死亡之路”(从弥留之际开始),人们才发现死亡并不可怕,相反的,通往死亡的道路原来是一条两边布满鲜花的处处鸟语花香的通往金碧辉煌的天堂之路,真有姗姗来迟的感觉,此时的人们不仅接受了死亡,而且乐意漂往一个新的生命的所在。

上帝欺骗人们人间如何如何美丽,把一个个人骗入人间,结果是我们来到世界就后悔了,所以出生之人一个个后悔,一个个哭叫不停。上帝欺骗人们死亡如何如何恐惧,可人们一旦开启了死亡之门才发现那才是真正适宜生活的境地,所以人们一旦进入死亡状态,个个含笑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