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平凡的黄飞鸿在他死后成为了所有中国人眼中的英雄?

历史人物

黄飞鸿,原名黄希祥,字,名,幼名飞熊。出生于佛山市南海县,原籍南海县西樵岭西洲村。

关于黄飞鸿生卒的具体日期,也有不同的说法。虽然黄飞鸿生活在清末民初,但报刊上的各种档案材料或杂记浩如烟海。然而,黄飞鸿的出生和死亡日期仍然是未知的。有研究者认为他生于1847,也有人认为他生于1856,相差十年。至于他的卒年,学界普遍认为他死于1924年爆发的广州商团事件之后,但确切日期无从考证。

黄飞鸿是清末民初洪拳的代表大师,岭南武术的集大成者。也是济世救人的著名中医。但他曾经是广州街头的三流武术家。他以街头表演为生,擅长舞狮。关于黄飞鸿的生活有许多轶事,但很少是真实可信的。加上以此为基础的畅销文学和影视作品,他的人生“广为人知”,真实与想象交融,无从分辨。

提起黄飞鸿,我们隐约知道他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但恐怕很少有人能在脑海中勾勒出他的真实面目。年纪大一点的人大概还依稀记得关德兴那张冷酷而坚韧的脸;三四十岁的人应该会想到风度翩翩的李连杰和饰演美丽十三姨的关之琳。年轻人可能更喜欢赵文卓,甚至彭于晏玉岩。

“黄飞鸿”这个名字经过文学和影视作品的塑造,早已从一个普通的历史人物变成了整个华人世界的偶像,侠义之士,一代宗师的化身。

黄飞鸿出生在广东南海县西樵山。他的父亲黄林英是南拳大师,被誉为“广东十虎”之一。他擅长治疗摔伤。十几岁的黄飞鸿跟随父亲来到农村,靠卖艺和行医为生。父亲黄麒英去世后,黄飞鸿在广州十三行仁安里开办了宝芝林义光。

那么,生前默默无闻的黄飞鸿是如何在死后成名的呢?真实历史中的黄飞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他死后从一个普通的岭南武术家变成了所有中国人眼中的英雄?

这要从他的徒弟“猪肉英雄”林世荣说起。

林世荣住在广州卖猪肉,被称为“猪肉荣”。他曾师从黄飞鸿,后来到香港开办武馆,并培养了许多弟子。林世荣武艺精湛,曾获清末第一届广东省武术比赛一等奖。林世荣在港传授武术期间,收了在报社工作的徒弟朱玉斋。朱曾就读于私塾,精通文学和笔墨。黄飞鸿去世大约十年后,他开始在《香港晚报》上连载小说《黄飞鸿别传》,大受欢迎。

据朱玉斋说,小说的内容几乎是黄飞鸿从林世荣那里听到的一件轶事。虽然作者声称“一切有案可查”、“据其生平”,但显然有很多虚构之处。后来,朱把他从黄门弟子那里听到的奇闻轶事写成了小说,连载了的行踪实录,最后编成了《黄飞鸿江湖故事》,收集出版。从此,“黄飞鸿”从一个历史人物变成了一个传奇英雄。

朱雨斋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以黄飞鸿为主角写小说的人,但他的作品无疑是最有影响力的。朱的《黄飞鸿》虽然文笔粗糙,情节有杜撰之嫌,但它既讲述了及其弟子的故事,又记录了当时广州武林的规矩,江湖人士的行为模式和生活逻辑,从而塑造了一个生动的武林世界。

1949年,香港电影导演胡朋偶然看到小说《黄飞鸿别传》后,决定拍一部以黄飞鸿为主角的武侠片。他在后来的回忆录中说:面对粤语武侠片的结局,我突然灵机一动。为什么不探索一个现代的“方世玉”或“洪熙官”呢?如果将广东拳手黄飞鸿的生平事迹改编搬上银幕,不仅可以弘扬中国固有的尚武精神,也有助于宣传广东武林的珍贵资料。这是一举两得。为什么不呢?

就这样,第一部黄飞鸿电影诞生了。影片由两集组成,分别是第一集《黄飞鸿熄灭蜡烛》中的鞭子和第二集《黄飞鸿》中的燃烧的霸王村。

著名演员关德兴饰演黄飞鸿,首届“香港小姐”李岚为女主角,并邀请多位来自黄飞鸿的重传弟子客串演出。影片一出,就创下了当年粤语片的票房纪录,一炮而红。此后,黄飞鸿题材电影系列大卖,“黄飞鸿”成为文化符号,主演关德兴出演了79部黄飞鸿题材电影,被誉为“黄飞鸿再世”。所以黄飞鸿的门徒应该被邀请参加聚会。

港片对黄飞鸿形象的解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末,这是香港电影史上黄飞鸿形象被演绎得最多的时期。在最初的几部电影中,黄飞鸿的角色塑造时,他大多保留了民间传说中的乡村精神。比如在黄飞鸿的《鞭吹灭烛》和黄飞鸿的《血桥》中,这个洋溢着民间任侠野性的形象,显然与黄飞鸿后来隐忍的儒雅侠义形象相去甚远。

黄飞鸿的民间野性形象昙花一现后就消失了。在黄飞鸿系列1950的下半年,黄飞鸿逐渐变成了一个儒者和侠客。慈父、严师、成熟稳重是这一时期黄飞鸿性格的基调。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黄飞鸿系列重新出现,成龙等人重新诠释了黄飞鸿。由成龙扮演的黄飞鸿,集中表现了年轻的黄飞鸿叛逆不羁的性格。这类电影刻画了年轻的黄飞鸿,刻画了黄飞鸿年轻人的冲动与不羁,引起了新一代观众的认同,赋予了黄飞鸿形象新的生命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李连杰的《黄飞鸿》系列电影开启了黄飞鸿形象的第三个时期,这也是大陆普通观众最为熟悉的黄飞鸿形象。与前两个阶段相比,在故事设定上,大部分影片都以晚清乱世为背景,展现了中国被西方列强和日本人欺凌,官员的不作为和倒错,普通民众的冷漠和市侩,这赋予了黄飞鸿这一时期更多的家国情怀。

徐克版的黄飞鸿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香港人对自己身份的思考。

在演员的选择上,徐克选择了北京人李连杰,而不是广东演员来扮演黄飞鸿。与此同时,他离开了黄飞鸿电影的拍摄地——广州,搬到了佛山,自称“佛山黄飞鸿”。事实上,黄飞鸿一生几乎从未在佛山定居。这种背景无疑会将黄飞鸿从其原有的土壤中剥离出来。此时的黄飞鸿,高举民族主义大旗,已经“从一个广东乡镇武术家,变成了一个面对晚清西方列强入侵,为中国谋前途的民族英雄”

正是在100多部电影的塑造下,黄飞鸿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武术家,变成了一代代海内外华人心目中的英雄和大师。

当时广州的商人反对孙中山北伐,反对联合* * *,与广州国民政府爆发了激烈的冲突。最后,广州商团被国民政府镇压,黄飞鸿的“宝芝林”毁于战火。黄飞鸿被这种变化击垮了,变得抑郁成疾。

陷入冷战、思乡和民族主义的黄飞鸿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解构和重建。在60多年的时间里,黄飞鸿的一系列电影和各种各样的角色终于把一个不知名的武术家变成了所有中国人眼中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