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师带来困难的小说

教育是人类最古老的行为之一。几乎随着人类文化的出现,教育也随之出现,教师成为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然而,在本书作者鲍鹏山教授看来,今天的教育似乎已经失去了过去美好的形式和高尚的内容,其不可或缺的内在价值正在丧失甚至被遗忘,更多的成为一种训练和培养。所以他会希望通过追溯中国教育的起点,也就是孔子的教育,来重新探讨教育的一些核心问题。

一.什么是教育

作者认为,教育有两个基本功能:“第一,继承和发展人类文明;第二,传授和创新人类技术”[1]。两者都很重要,但作者特别强调一点:两者之间是有顺序的。并不是说第二点,即科技的传承不重要,而是作者认为我们今天的教育在这方面并不缺乏,甚至可以说是太多了。在作者看来,知识是对某一事实或某一技术的认识,所以“在知识的考查之前,每个人都可以被打败”[2],因为“知识”几乎是无限的,尤其是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不可能再有一个人精通所有领域的知识。笔者认为,我们在传授知识的时候,其实并不需要教那么多,只需要教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就可以了,但现实是,无论是哪一门学科(甚至是政治、历史等人文社科),都把知识或技术的传授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忽略了文明本身的传承。

作者非常反对这种做法,因为“把教育完全理解为技术、科学和知识的学习,实际上是把人类降低到动物的境界。”[3]因为动物也有技术和知识,食肉动物有狩猎技能,草原上的动物知道靠杂草为生,这些都是技术和知识(有些是人类不掌握的)。这些虽然在复杂程度上无法与人类掌握的技术相提并论,但本质上都是使自身存在得以延续的技术,并没有使人与动物产生本质区别。

那么“什么是最本质的东西,也就是什么决定了人之所以为人。”没有了电脑,人还是人,但没有了诗歌、艺术和道德,人就不叫人了。”[4]换句话说,作者认为,使人真正成为人的是人类文明,是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套规则和价值体系。动物没有文明,因为它们所有的行为都是服从于它们的本性。他们饿了会吃,困了会睡。除非有生命危险,否则动物不会做任何与其本性不符的事情。但人的差异也体现在这里。人可以克制自己的本能。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再热的夏天,也很少有人在公共场所裸体,因为这是不文明的。所以,“文明和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与人的本能作斗争。人不能凭本能活着,不能服从本能,凭本能活着就成了动物。" [5]

所以我们所说的“以人为本”的教育,不仅仅是把人教育成人,更是通过教育使人成为人,这就是“文化”。这里的“文化”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即“文明”,它使一个人能够拥有人类文明的基础,了解人类社会的常识,也就是说,他知道善恶美丑,能够在最底层分辨是非,即使他不能分辨是非,他也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是非。“如果一个人脱离了文化,或者一个人完全没有文化,这个人就不能称之为人。因为人和动物最基本的区别就是知道什么被‘培养’了。”[6]

所以教育要让人受教育,让受教育的人不仅有知识,还能通过所学养活自己,更重要的是要有“文化”,明白是非。这种文化和是非观念,其实是上一代先贤思考的结果,是他们对问题的判断。所以,“教育就是要把历代先贤的心一代一代传下去”[7],甚至有些时候,“我们在具体的知识面前可以哑口无言,无话可说,但在大是大非的问题面前,却不能不作出判断”[8]然而,我们现在的社会问题很多,更不用说曾经在网络上引起网民热议的热点话题(如“帮还是不帮”)了。现在有些事情可能是过去难以想象的:“我们觉得讲礼仪的人很可笑,嘲笑他们;有教养的人,表现好的人,我们嘲笑他。我们喜欢的是那种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英雄。”[9]

这其实是“一个民族整体精神生活的庸俗化”,以至于有一种“大家都变坏了”的感觉。其实是因为我们的价值体系和文明传承有问题,就是教育有问题。

第二,什么是老师

著名科幻作家、《三体》作者刘曾写过一部短篇科幻小说《乡村教师》。在小说中,刘借助想象中的宇宙高等文明,展示了教师在文明中存在的意义:在记忆不能遗传、必须后天习得的条件下,充当两代生物之间知识传递的媒介。在小说中,正是因为一位乡村教师在我国一个不为人知的农村传播知识,才在不经意间拯救了我们的文明。

刘在作品中表达了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尊重,但如果让教授来看,他可能并不满意小说中对教师工作的描述,因为他认为教师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职业。"做一名教师,你应该有相应的知识、道德和品格."[10]

是的,就像作者认为教育不应该仅仅是技术的传授,更应该是文明的传承一样,作为教师也是一线工作者,教师绝不应该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传承文明的成果和人类社会的价值体系。所以他认为“当老师光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你必须有是非判断能力。既能回答学生的相关专业知识,也能回答学生的相关知识问题,应该能回答学生的价值问题。这是对教师的要求。" [11]

另一方面,当今教育领域,对教师的知识要求越来越高。毕业后想应聘高中老师是很难的。在一些顶尖中学,拥有国内外名校博士学位的老师比比皆是。但是按照作者的标准,学校很多老师可能还是不合格的。且不说那些被曝光道德问题严重的老师,现在的教育从业者都把老师当成一个普通的职业,和公司里的白领没什么区别。每天完成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除了上课和作业,没有和学生交流。最关心的是学生考试成绩如何,就像工人关心产品质量一样。如果连教师都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对自己的工作缺乏热情,对教育事业没有价值期待,只是在应付工作的完成,我们还能指望学生对学习有多少热情?又怎么能指望学生在是非问题面前成为有道德品质、有清晰判断力的合格社会公民呢?所以“当老师应该有理想,有责任,而不仅仅是一个职业。”“老师要有价值判断,你可以回答学生相应的价值问题。" [12]

在书中,作者还探讨了“什么是素质”、“什么是教材”,探讨了当今教育的诸多问题和弊端。不可否认,我们今天教育遇到的很多问题,其实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教育和社会是互动互补的。当然,社会风气会影响校园,但是如果我们不让学生在校园里受到好的文化的影响,我们又怎么能希望他们将来能养成好的品质,为这个社会的进步做贡献呢?

我曾经对自己的工作感到非常绝望,因为无论我做什么,告诉学生什么都是对的,现实社会早就告诉我的学生,老师在学校教你的更多的是纸上谈兵,如果你真的去做了,你肯定会“吃亏”。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学生对我们的苦衷无动于衷,却对此无可奈何,因为在我们心里,难道他们不知道这一点吗?但如果连老师都真的放弃了本该正确的道理,失去了对是非的判断,放任学生,那我们又怎么能对未来抱有希望呢?

所以教育难,当老师更难。不仅要有基本的学科知识,还要能明辨是非,传承文明。更重要的是,要对这个职业有理想,有责任,有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