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字》丁梅斯代尔英文[人性与神性的斗争:丁梅斯代尔简析]

纳撒尼尔·霍桑的小说《红字》是现代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与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相比,故事的另一位主人公阿瑟·丁梅斯代尔几乎受到一致的批评,认为他只有一张虚伪的面孔和一颗脆弱的心。[1]但这个评价对丁梅斯代尔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霍桑创造这个角色的初衷。霍桑的本意是想通过这部小说给那个时代的人送去一些道德之花的甜蜜。与海丝特相比,丁梅斯代尔遭受的痛苦更大,因为海丝特胸前的红字只是毁灭了她的生命,并不能啃噬她的心灵。但丁·梅斯代尔的红字深深地烙在了他的心里。虽然我们从丁梅斯代尔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性的丑恶,但他的不懈努力最终使他超越了自己,走向苦难的尽头,走向痛苦的解脱。作为一个时代的悲剧,丁梅斯代尔从罪恶走向解放的内心演变值得我们仔细分析。

一.背景介绍

《红字》简介

纳撒尼尔·霍桑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他巧妙地运用独特的写作手法,将庄严的人类道德与真实的历史完美结合。作为霍桑的代表作,《红字》以其深刻的主题、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写作技巧成为美国小说史上的一大突破。

红字发表于1850。19四七十年代是维多利亚时代的鼎盛时期,这个时代的美国人有一个鲜明的特点:自信与焦虑的特殊结合。一方面,他们对当时的社会充满信心;另一方面,社会的急剧变化,奴隶制的残酷,宗教对异己的排斥,给他们带来了种种焦虑。在这种特殊的社会环境下,人性被人们感知并逐渐接受,神性与人性的斗争也越来越激烈。在众多反映这一特殊时期社会现状的作品中,《红字》最具代表性,它生动地反映了强烈的人性,深刻地批判了虚伪。

②清教主义

清教主义起源于16世纪晚期的英格兰。当时的清教徒试图简化罗马天主教中复杂的礼仪、繁杂的仪式和严格的等级结构。但是因为清教徒的提议违反了国王和国教的利益,他们一再的提议都没有被批准。1660年,查理二世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驱逐了那些异己分子,很多清教徒移民到了美国。清教徒牧师一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清教徒的聚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的理想价值观。但他们恪守严格的道德标准,对邪念一直保持警惕。在他们眼里,正典永远是公正的,有时甚至在没有一丝邪恶的地方,人们也会发出噪音。

《红字》从批判甚至轻蔑的角度描述了清教主义。作者描述了海丝特·白兰,一个在没有自由和极端残酷的清教社会中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受害者。在海丝特出狱的场景中,作者将镇上的警官描述为“清教徒法典的阴郁威严”的代表[2] 34。相反,作者赞扬了海丝特“表现出尊严和人格力量的行动”...出于她自己的意愿”[2] 34。在保守的清教徒眼中,这些自由的气息被压抑,但作者用自己的笔墨对这些不屈的坚持表现出极大的敬意。

二,丁梅斯代尔对人性和神性的分析

在霍桑的描述中,阿瑟·丁梅斯代尔的“眼睛是棕色的,大而略带忧郁,嘴唇不紧闭时微微颤抖,这说明他既有神经质的敏感,又有极大的自制力”[2] 41。他是人性与神性的矛盾体:一方面,他是一个普通人,他出于人性背叛了自己的信仰;另一方面,由于他狂热的宗教信仰和他软弱的个性,他不敢公开承认自己的罪行。

(一)丁梅斯代尔的人性观

丁梅斯代尔毕竟是个人,偶尔会以非正统的观点看世界。因此,当“高挑优雅”[2] 34的海丝特·白兰出现时,他被压抑的人性的释放给了他冲破宗教束缚的冲动。他暂时忘记了心中神圣的上帝和神圣的宗教职责,与海丝特通奸并有了私生女。但当海丝特因通奸而受辱时,她却没有足够的勇气站出来。接下来的七年,他一直纠结于内心的矛盾,而矛盾的根源是他人性的躁动。再次见到海丝特和珠儿,他的人性占据了他的全部思绪。他想和他们在一起,甚至一时冲动做出了逃跑的决定。虽然最后他选择了留下,但作为一个虔诚的清教徒牧师,他能这样做,是对他人性最大的宽容。

然而,丁梅斯代尔的人性终究是扭曲的。他虚伪、胆小、自私,是宗教信仰的可悲牺牲品。为了忏悔,他在房间里鞭打自己,希望能稍微平复内心的焦虑和愧疚,但良心并没有变得安宁。他“身体上受病痛折磨,精神上受灵魂深处的隐忧折磨,行动上不得不受死敌的摆布”[2] 76。

对丁梅斯代尔来说,人性的回归是短暂的,但人性的扭曲是永恒的。他把宗教信仰作为他一生的事业,甚至在他答应和海丝特私奔之后。因此,在布道的那天,他被排队的基督徒、绅士和官员所包围。他是“那么精力充沛,精力充沛,朝气蓬勃”[2] 124。他直勾勾地盯着前方,想着和海丝特约定的逃跑,却对她视而不见,以至于海丝特觉得“他离她自己的世界是那么遥远”[2] 5438+024。在最后一刻,他仍然对海丝特说:“我们违反了法律!犯下了可怕的罪行!.....我害怕!我害怕!”[2] 132最后,他带着深深的宗教负罪感离开了。

(二)丁梅斯代尔的神性

丁梅斯代尔作为信徒心中的完美牧师,带着沉重的心理枷锁布道。纵观整部小说,更多的是关于丁梅斯代尔被迫隐瞒罪行。其实他没有被任何人强迫,他内心的煎熬是作为一个清教徒对自己行为的自责。在他的一生中,神性一直存在,甚至在神性与人性的斗争中,他的神性也逐渐膨胀并占据上风。当然,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清教徒,他的信仰不允许他背叛自己的神性;而且作为一个拥有无限荣誉和无数人尊敬的完美牧师,他的虚荣心不会允许他亵渎自己的神性。因此,在苦难的七年里,丁梅斯代尔始终坚持维护自己神圣的一面。甚至在同意和海丝特一起远走高飞后,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自己神圣的事业。虽然最后,丁梅斯代尔公开承认了自己的罪行,但他付出的代价是死亡。他不能允许自己背叛自己的信仰。对于神性已经深入人心的丁梅斯代尔来说,也许死亡是他最好的结局。

第三,丁梅斯代尔在人性和神性上的挣扎

在别人眼里,丁梅斯代尔是个正统的修道士。但在他的世界里,他是个罪人。虽然他没有像海丝特那样受到折磨和羞辱,但他的良心、他的清教道德和他对海丝特的负罪感一直受到他自己的信仰的无休止的质疑。与海丝特的高贵典雅相比,“这位牧师生来就是赎罪的”[3]。他想承认自己的罪行,但他被自己脆弱的天性和齐灵渥斯疯狂的审讯和残酷的折磨所束缚,这一切最终摧毁了他脆弱的神经和身体。在这七年里,他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着信仰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