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的雨|论文学作品中的“留白”是如何残酷到心坎上的。
留白是作家常用的写作技巧,小说的魅力往往就在于此。简单来说,不能把需要说的都说了,或者留一半。高明的小说家甚至只说一小部分,留下一大部分,把没说出来的部分留给读者去猜测和思考。
聪明的读者看到这个地方都惊呆了,觉得还没完。怎么可能结束?发现结局后,莫心领神会,于是回忆了全文的情节脉络,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补充了作者没有说的部分。
聪明的小说家总是利用这一点来实现与读者的互动。
但由于读者的理解和认知不同,补充部分永远不会是一个统一的答案。这些开放式的结局挂在那里,难免让人怀念和担忧。
对于最会讲故事的毛姆来说,他对小说的理解是简单而又亲民的。在他看来,看小说最重要的原因是要过瘾,也就是一定要有趣。你乐在其中到什么程度?“我可以为你铸造一个庇护所,让你逃离世间几乎所有的悲伤。”
正是因为他相信一部好的小说一定要足够有趣,所以他在创作小说的时候,选择的主角几乎都是与众不同的,让人一见难忘的。
《雨》的主人公戴维森神父是一个绝对的、闪耀的人物。
作为一个有着虔诚信仰的海外传教士,他坚定而冷静,有着永不退缩的勇气。
他是医学传教士,所以随时可能被叫到各个岛屿,甚至在捕鲸船上也感到不安全。然而,当他害怕在雨季波涛汹涌的太平洋上航行时,他经常乘坐平底船出海。虽然危险很大,但只要是生病或者意外,他都毫不犹豫。有十几次他从黑夜中幸存下来。他生性倔强,一旦下定决心要来,就很难动摇。
他的外表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他又高又瘦,长长的四肢松松地连在身上,脸颊很深,颧骨高得惊人。他有一种死气沉沉的样子,但是如果你注意到他丰满性感的嘴唇,你会很惊讶。他留着长发,黑色的眼睛藏在眼窝里,又大又忧伤,手指又大又长,给人一种刚毅有力的外交大臣的感觉。
戴维森和他的妻子在海外传教十多年了。这对高尚的夫妇信仰上帝,完全按照教义行事,把他们的教区管理得井井有条。夫妻俩的一举一动都有自己的光环,有着不容亵渎的尊严和虔诚。
然而,就是这个中年人,愿意为信仰而死。毛姆使他煞费苦心,终于在早上救了妓女汤普生,离奇死在沙滩上,死状十分凄惨:
喉咙是从左耳到右耳割开的,用来割的剃刀还在右手。
谁杀了这位可敬的牧师?自杀还是他杀?这是为了什么?
毛姆没有解释。在读者迷茫叹息的时候,作者只是让汤普森这个几天前憔悴不堪,被悔恨和恐惧赶出家门的妓女重新化妆,重新打扮。
她趾高气扬,几乎没有人可以用语言描述她轻蔑的表情,以及她回答中的傲慢和仇恨。“你们男人!你们这些又臭又脏的婊子。你们都一样,你们这些鬼。臭猪!臭猪!”
抛出这个令人揪心的谜语后,小说戛然而止,读者的心却不再平静和从容。
负责向岛上传教的戴维森夫妇在一艘回家的远洋轮船上遇到了麦克弗森博士,因为风浪暂时住在一个土著人居住的岛上。
他们与妓女汤普森合住一所房子。汤普森有留声机,每天晚上都放舞曲,很热闹。
戴维森神父通过各种方式劝阻汤普森,要求停止她的生意。汤普森傲慢固执,不听劝阻,一意孤行。
执着的戴维森最后利用州长的关系把她赶走了。汤普森最终让步了。羞愧和悲伤的汤普森要求戴维森每天向她布道。戴维森尽了自己的责任,坚持要她离开这个岛。
故事在最后一刻发生了逆转。在汤普森预定离开的那天早上,戴维森被奇怪地发现死在沙滩上,汤普森继续做着他的老本行。
停不下来读小说的读者,虽然愤怒,却不得不意识到戴维森神父犯了一个普通男人都会犯的错误——他作弊了!
这可以从妓女汤普森最后一次傲慢的咆哮中找到答案,“你们这些男人!都一样,猪!臭猪!”这清楚地表明,戴维森的光辉形象突然从神坛跌落到尘埃,无论是情感上的不忠还是肉体上的不忠,他都背叛了自己的信仰。
1的可能性是自杀。最终,狂妄的戴维森没有抵挡住人性的诱惑,做出了离经叛道的不雅之事。他后悔了,选择了自杀。
第二种可能是妓女汤普森杀了他。如果汤普森被遣返,他肯定会面临牢狱之灾。于是妓女汤普森引诱牧师并杀死了他,假装自杀。
第三种可能是戴维森太太杀了她丈夫。当这位细心的女士发现牧师居然被妓女引诱并出轨后,义愤填膺,怒不可遏,于是杀了自己的丈夫。
聪明的读者总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完成故事中未完成的部分,但无论哪一个答案看似不完美,却一直牵挂着。而这就是小说家创作的初衷,有说不完的话,也有说不完的意思!
作为一种有趣的创作手法,空白在许多作品中被使用。
民国才女张爱玲在《金锁记》结尾也用了留白,同样耐人寻味。
“乔奇死后,长安和长白分家迁出。乔奇的女儿不难解决她自己的问题。有传言说她和一个男人走在街上,停在一个小摊前。他给她买了一双吊袜带。也许她用的是自己的钱,但反正是从男方包里拿出来的。.....当然,这只是谣言。30年前的月亮沉了,30年前的人死了,但30年前的故事没有结束——不可能结束。
可怜而可恨的曹终于死了。她的影响力还会在吗?她的儿女长白和长安会度过怎样的人生?他们会收获不一样的人生吗?……
读完小说,读者依然放不下,走不了多远,心思依然停留在小说的情节和发展上。这就是作家的聪明之处!
老舍的《牛天赐传》在他20岁那年被老虎送上火车去北平读书时戛然而止,只给了还在欲罢不能的读者这样一个想象中的结局:
天赐后来成名了,因为有人会给他一本传记,——不一定是一本书——来讲述后来发生的事情。.....聪明是天生的,至于他以后会如何运用他的聪明,这里已经给出了提示。这是一个小资产阶级英雄如何发展的传记。
成年后的天赐良机会经历哪些惊心动魄的经历?他应该如何解决?他最后成了什么样的英雄?……
好奇的读者,思想就像放风筝。无论他们飞得多高多远,那条线永远被作者牵着。
留白的魅力就是这么大!正如张在《小说》中所提到的,在那个混乱而愚昧的地带,作者戏弄着读者,而读者则在小说中考验着他们对这个世界的信任。
小说家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会振振有词:
不垄断世界的意义。
那么读者为什么要考呢?
因为答案不止一个。
世界难道不是因为丰富而美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