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小说题目《浓密的头发》所体现的主题?

这部小说从表面上看,没有什么深刻的主题,就是讲一个小男孩头发太长,去理发,一边听理发师讲他叔叔的悲惨故事。但如果我们仔细理解和分析,就会发现小说所反映的主题意义深远。

(一)头发浓密,各种压力。

小说的标题是《理发师的叔叔》,但其中三分之一是关于小男孩的头发和他在冬日暖阳下的小睡。萨罗扬的小说写于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一战后,美国人民生活艰难,民众压力巨大,尤其是亚美尼亚移民。

作者没有直接描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而是通过一个小男孩的经历来反映。孩子应该是无忧无虑的年纪。没有找工作和家庭的压力,但是他一头浓密的头发,却被几乎所有人指责和嘲笑。这对一个小男孩来说不是压力吗?

当这个小男孩理发时,几乎每个人都嘲笑他。他哥哥说,他从来没见过这么糟糕的发型。Saloyan用浓密的头发来象征生活中人们不得不承受的压力。即使小男孩的头发被剪掉了,一些人仍然在笑。可能一种压力消失了,另一种新的压力又出现了。这不正是我们生活的真实写照吗?

(2)树下的白日梦象征着普罗大众的愿望。

在冬日温暖的阳光下,小男孩似乎在睡觉,而不是睡在大树下。在这一章中,萨罗扬描述了小男孩眼中的世界。在世界各地都很平静这句话中,这个词仍然强调宁静与和平。在这个世界上,到处生活都是幸福的,小男孩用感觉表达了他的认知啊,在某个地方活着真好,真好。

即使是小房子,桌子和欢呼声,最常见的家庭设施,对小男孩来说也是温暖,快乐,美好和美妙的。小男孩之所以比同龄人更成熟懂事,是因为他经历过战争和苦难,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感觉。

只有梦想活着,才会永生,不会有变化,不会有腐朽,不会有死亡。这段话其实是指明主题的一段话,也是作者创作这部小说的主题。战后,人们更加渴望和平安宁的生活,而平凡的生活才是人们所向往的。

(C)结尾小男孩的期望反映了作者的愿望。

小说之前提到理发师不是专业理发师。他给这个小男孩剪了最糟糕的发型。小男孩该怎么想?萨罗扬的天才之处在于他写道:不过还好。小男孩没有在意别人的嘲笑,觉得还好,就说,希望下次还能继续来这里理发,继续听理发师讲这些迷失的,孤独的,爱冒险的人的故事。

其实结局正是萨罗扬想告诉人们的:每个生活在社会上的人都会有压力,就像小说里的小男孩,但要学会不在乎别人的嘲笑;每个人的生活都有艰辛,但不要难过痛苦,因为有些人比我们更苦。

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来看,萨罗扬的小说很平静。这部小说的创作一方面揭露了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家庭悲剧,另一方面通过塑造人物来歌颂亚美尼亚精神,鼓励人们在逆境中坚强地生活。

扩展数据

萨罗扬没有经历过正规的训练,写作不受格式限制,所以没有严格的结构和重要的情节。萨罗扬写这部小说时,总是通过一些简单的句式来表达。文章中没有复杂繁琐的句式,但小说背后的主题却非常深刻。

(一)第一人称的使用

第一人称可以拉近读者与主角的距离,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个故事以一个小男孩的口吻讲述,用第一人称描述。文中的小男孩和他的亲人都是我、我妈、我哥等等描述的。理发师讲他叔叔的故事时,理发师也是用第一人称讲的。理发师一直在说我可怜的叔叔,我的叔叔,我的猎物,等等。

这种写作手法使读者能够与主角互换角色,给人一种真实生动的感觉,可读性很强。在阅读小说时,读者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来自各方面对小男孩的指责,深切地感受到小男孩的无助。理发师的叔叔米萨克的悲惨生活也让读者深受感动。

(二)口语表达的使用

这部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叙述者是一个小男孩。所以故事讲得有声有色,口语化,很多句子没有遵循严格的语法规则。比如到处都是门窗这句话是没有谓语的,要在人间这句话是没有主语的,但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因为小说是从孩子的角度讲的。

理发师说起叔叔,也很口语化,比如啊,柏林,他说;再比如啊,上帝,我祈祷了等等。,尤其是语气词的使用啊。好像我们不是在读这部小说,而是在听理发师一次又一次同情我叔叔所表达的感情,这让小说的表达效果倍增。

(三)并行性的运用

排比是将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近、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以增强语言情境、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一种修辞方法。

小说开头,我写了伽马小姐说我需要理发,我妈说我需要理发,我哥克里克或者说我需要理发:全世界都想让我理发,这种一条龙的排比句点出了主题,说明小男孩头发太长,受到了各方面的批评。不剪掉他的长发是不可能的,也刺激了读者继续读下去的欲望。

当小男孩决定理发时,作者使用了“全世界都是对的,伽马小姐是对的,我的兄弟克里科是对的,该做的事情是理发”这句话,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可以看出,小男孩已经下定决心,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去理发。

(四)重复语句的使用

为了体现大家对小男孩的批评,小说中有大量我需要理发的表述。理发师在谈到他的叔叔时,理发师说我可怜的叔叔米萨克在文章中出现了几十次,这种重复使用凸显了理发师对叔叔命运的同情。

当谈到我叔叔的无家可归者时,在柏林,理发师用街道和街道,房子和人和人,但没有一扇门给我可怜的叔叔米萨克,没有一个房间,没有一张桌子。可以看出,这些重复的话与米萨克悲惨的一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仅在柏林,在其他地方,理发师通过这些句子重复着,世界上任何地方,大街小巷,房屋连片,却没有米萨克叔叔的空间。

(五)幽默的运用

虽然这部小说表达了对米萨克叔叔悲惨生活的同情和悲伤,但作者的幽默应用对主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当几乎所有人都在嘲笑小男孩的头发时,小说第三段的作者特别描述了大商人亨廷顿。他强大而富有,拥有金钱、名车和房产,但作者继续写道,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没有头发,而且是秃头。

但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他经常让手下的工人从镇上走很远的路来看小男孩的头发,并在街上大声呼喊:有风调雨顺,身体健康,让人发笑的同时也看到了人性弱点的悲哀。

像他这样的人不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缺点,还反过来嘲笑别人,或者借助小男孩的浓密头发告诉他的工人,加州的气候对人的健康有好处。他自己的秃顶呢?

作者描述说,当男孩的头发很长时,它会长成一只小鸟,试图在我的头发上筑巢。这一幕很有意思。一只鸟居然想在男孩的头发上筑巢,因为他的头发很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令人钦佩。同时也可以看出,之前那么多人劝他理发的时候,小男孩是无动于衷的,但是一只小鸟让他改变了主意。不得不佩服萨罗扬独特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