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十三年》。这是一篇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下面是我整理的《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设计说明

 1、指导思想:

 ⑴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要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并且应当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去。?所以,在新课程指导下的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知识。

 ⑵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方面,提倡目标的多元性、方法的灵活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强调课堂应该是开放的、生成性的课堂。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设疑、答疑,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现对文本的解读与知识的落实。

 2、主要特点:

 本篇教学设计,力求准、稳、实,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将老师的?教?转化为?导?,通过情境引导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大胆质疑、积极探究,使老师与学生之间,知识学习与技能培养之间形成积极互动的局面,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产生活跃的心理状态和兴奋的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丰收。

 作为文言文教学,加强诵读是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把握人物的重要方法,因此,本篇设计注重诵读教学,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知识,形成基本的技能。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的有关知识以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提高文言阅读的能力。

 3、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根据文意背诵课文。

 4、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学习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

 1、朗读法。自始至终以朗读为教学的手段和依据,运用多种形式朗读,教师诵读、学生自读、学生领读等,力求做到熟读成诵。

 2、问题导读法。教学过程中,以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把握文章内容,掌握学习的重点、难点。力求以问带讲,以答带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使其善于动脑,敢于发言。

 教学重点

 1、重点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

 2、学习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习烛之武的劝说艺术。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古代有句话:一言九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句话说明口才的重要性。无独有偶,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口才、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整体把握

 1、解题: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述公元前630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2、复述故事情节:

 让学生根据图片提示复述课文情节(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顺序如下)

 三、研习课文

 第一步,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准字音,听清句读。

 2、学生自读课文,读清节奏,读清句读。对照注释,结合上下文疏通文意,圈画词句疑难点。针对疑难,四人一组,分组讨论。

 第二步,精度课文,质疑探究,解决疑难字词。

 1、小组内质疑,组内自行解答。

 2、组长质疑,学生或教师解答。

 3、教师质疑,学生解答。(教师质疑重点落在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并注重向课外迁移。)

 重点实词: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

 重点虚词:之、以

 重点句式:

 ⑴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⑵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第三步,内容研读(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设计问题串连全文,并适时的采用不同形式让学生诵读文章。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加强讨论与交流,把握课文内容。)

 1、学生齐读第一段,思考: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

 提示:秦晋围郑,郑国危如累卵。

 此时引出对写作背景的介绍:

 背景资料: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无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左传?值公二十八年》:?曏役之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2、一学生领读第二段,讨论: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这一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3、由男生齐读第三段,全体同学考虑: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

 提示: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最后,女生齐读。)

 4、学生齐读第四段,讨论:晋侯在秦军撤退时为什么不乘机袭击秦军?

 提示:主要考虑到?仁?知?武?的道理。

 第四步,重点难点分析(仍以问题讨论的方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回答问题的同时加强对文本重点内容的把握,完成文章的难点学习。)

 1、细读课文第三段,烛之武具体运用什么方法全退秦师的?请给题目中的?烛之武?和?退秦师?之间加上一个合适的?字?,表明你的观点。(大家讨论)

 可加的字如:

 (智)退:利用矛盾,施攻心术,动之以利,晓之以理。

 (勇)退:烛之武关键时刻深明大义,不计得失,舍小存大,顾全大局,挺身而出,夜缒而出,知难而上,义无反顾。

 (巧)退:既有运筹帷幄、了然于胸之计谋,又有巧舍如簧、字字千均之言辞。

 2、烛之武的这段说辞,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请加以分析。你认为,随着烛之武却说的步步深入,秦伯的内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请揣摩秦伯的心理,并在烛之武说辞的每一层后,试着补充秦伯的对答之辞。(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提示: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从?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到?君之薄也?。

 第二层,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到?君亦无所害?。

 第三层,从?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到?唯君图之?。

 观点举例:第一层后:这跟我有关系么那又怎样

 第二层后:有道理让我考虑一下

 第三层后:还真是这样我差点上它(晋国)的'当

 (说明:通过这一问题的设置,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烛之武的劝说艺术。)

 (讨论之后,让学生反复诵读本段,并力求当堂背诵。)

 第五步,人物形象分析。

 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发言,师引导学生归纳。

 1、烛之武:

 ⑴ 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⑵ 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⑶ 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

 ⑴ 善于纳谏。

 ⑵ 勇于自责。

 ⑶ 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四、自主、合作,深入探究

 1、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烛之武成功地劝说了秦君,凭一己之力,解救了郑国,其劝说的艺术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提示:主要从烛之武的劝说艺术进行分析总结。烛之武的一段说辞,晓之以利害,动之以感情,言辞巧妙。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尊重他人,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对方的利害得失等。

 2、人们评在价烛之武时,有的说他是一个?志士?,有的称赞他是一个?勇士?,有人指出他首先是一个?辩士?,也有人说他具备这三种人的特点。请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提示:本题为开放题,只要自圆其说即可。

 观点示例:

 ⑴ 志士: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通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退?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以?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最终感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⑵ 勇士: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⑶ 辩士: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寥寥数语就说服了秦君,凭三寸之舌劝退强敌,可见,烛之武是一位辩士。

 所以说,《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展示的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勇于出使,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五、归纳写作特色(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

 1、伏笔与照应:

 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为下文烛之武?夜缒而出?,出使并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2、波澜起伏:

 这篇课文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简得当,层次井然。

 六、作业

 我国古代著名学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高度评价口才的作用:?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烛之武退秦师再次印证了?舌头?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外交是第二战场。对此,你感受如何?请联系你所了解的史料写一段文字,不少于300字,题目自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