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在典礼上戴的皇冠,前后所缀珍珠是各12串吗?为什么?
现代能够看到皇帝的皇冠最多只能到明朝,这得靠郭沫若同志挖了定陵,大家才对明朝皇帝的皇冠有直观的认识,题目说的那种皇冠有个专用名称?冕旒。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礼冠,里面有很多的讲究。
冕旒其实发源很早,据传说可以追索到黄帝那里去,至于原始社会或者奴隶社会的统治者是不是戴礼冠,戴什么样的礼冠,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了,毕竟没有考古实物出土,也没有详细的文字记载。
到了周朝,关于王冠的描述和要求就详细起来了,这源于?周礼?,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华文明的很多?礼?数主要出现在周朝,周朝确定了几千年来中华文化、文明的基本?礼?条。
其中就有关于王冠的:
代大夫以上的礼冠。顶有延,前有旒,故曰?冕旒?。天子之冕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见《周礼?夏官?弁师》。这就是冕旒的来源,后来逐渐被皇帝们固化为王权专用象征,也就皇帝戴头上的冕旒成了皇帝的专享,任何人戴用,那就是僭越,要被砍脑袋。
到了明朝,冕旒是皇帝在非常正规的场合在佩戴,比如大型的朝会、外邦的觐见、太子的大婚等等。
其他的场合,明朝皇帝是不戴这玩意儿的,因为这玩意非常的不方便,大家可能说了,冕旒可是至高皇权的象征,怎么不方便呢,不方便怎么还要戴它呢?
冕旒,其实是制约皇帝的。
冕旒的造型参照下图,一个圆筒帽子上面放一个横板儿;横板有讲究,前面是圆的,后面是方的;前后各掉着12根用五彩丝带串着的12颗玉石,形成一个小型的?门帘?。
这玩意儿有多内涵:1、头顶的横板儿象征皇权天授;2、前圆后方象征天圆地方;3、五彩丝带象征?金木水土火?;4、12根丝带代表着日月星辰等等。
冕旒具有很多的象征意义,但是它的主要功能却是限制皇帝的行动?让皇帝行动起来保持端庄,不轻浮。
皇帝戴上冕旒,眼前的?门帘?不能随便的动起来,无论是坐、走,皇帝都要随时注意冕旒上垂吊的珠子不要乱晃动,动作一大,珠子晃动了,那皇帝就有失威严。
这就是礼数,皇帝的礼数就更多了,戴上冕旒这玩意,权威是权威,天子威严是表现出来了,你能透着珠帘子缝儿看群臣,群臣对你的脸看不清楚,所谓天威难测。
谁能保证冕旒上的珠子不动呢,这太难了,谁没个头晃,脑摇,打喷嚏的时候啊,难免冕旒上的珠帘子会动。皇帝也是人,皇帝不喜欢戴这玩意儿,但是不戴又不行,毕竟是皇权的象征,那就尽量少戴吧。
明朝皇帝其实都很少戴冕旒,他们有自己的常用的皇冠,感谢郭沫若同志,他给我们挖出了明朝皇帝日常佩戴的皇冠,让我们能够直观的看到皇帝帽子到底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