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问余华为什么放弃医学,投身文学。余华的回答是什么?

人们对工作不满意,再次跳槽,已经成为一种工作趋势。我们现在熟悉的许多人来自不同的领域。比如歌手毛布曾经是护士,著名文学作家余华曾经是牙医。

从鲁迅弃医从文开始,似乎就成了一种潮流,但余华弃医从文的举动确实很搞笑,但也很脱节。就像普通人一样,厌倦了一份工作后,总想找个轻松的藏身之处。

余华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父母和兄弟都从事与医学相关的工作。高中毕业后,他还做了五年牙医,这是余华职业生涯中最痛苦的五年。后来参加一个读书会,董卿问余华,你为什么放弃医学,投身文学?余华的回答挺搞笑幽默的,但同时又特别无奈:我真的不喜欢这份工作,别人都是大嘴巴。

诚然,别人的大嘴绝对是最臭的风。现在,牙医是一个工资和社会地位都很高的工作。余华那个年代,牙医其实和普通手艺的作用差不多,收入不高,社会地位也不高。

那时候人们还不富裕,生活都是问题。普通的疾病都可以忍受,更不用说牙齿了。一般来说,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去找医生帮忙。这个时候牙病患者已经很不好了。余华天天拔牙的景象,说不出的顺眼。

正是这五年,让余华彻底想逃避。这样的工作环境和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差不多。

当时文化馆在招人,文化馆的工作很轻松,但是进文化馆的门槛也很高,至少需要一技之长。比如作曲、绘画或写作。余华觉得前两个对他来说太难了,而且他认识汉字,会写字,于是就碰碰运气。

但实际上,认识汉字并不代表会写字。好在余华在文学方面确实很有天赋,他顺利进入了文化馆。

刚到文化馆上班的余华,故意迟到了两个小时。然而,他发现没有人为此惩罚他。相对于牙医八小时高强度的工作,文化中心的休闲更加轻松自由。虽然他挣的钱比牙医少,但是这份快乐的工作维持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没有任何问题。

就这样,几天快乐的日子过去了。1993年,余华辞掉这份快乐的工作,去了北京,过起了自由写作的生活。

古人云:失桑榆,得东隅。余华先生放弃了相对稳定的牙医工作,却在写作上获得了很大的声誉。

从65438年到0984年,余华先生开始发表小说。20世纪80年代,他与苏童、格非、孙甘露等人的作品形成了一股文学潮流,被评论界称为“先锋文学”。

其代表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被数百位评论家和文学编辑评选为“九十年代最具影响力的十部作品”。

并分别于1988和2005年获得意大利格林扎纳·卡弗文学奖和中国图书特别贡献奖。

《活着》的走红和许三观卖血的故事奠定了余华在文坛的地位。

或许是余华行医的经历,从小在医院长大,见过那些血淋淋的场面。

让他的文字更贴近普通人的生活,他的小说里从来没有什么宏大的场面,但也没有什么似是而非的东西。他只是记录了人们的生活和他们的苦难,但他没有一味地指责别人,而是赞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与命运抗争时的乐观和坚韧。

他深知这片土地上人们的活力和乐观,他也热爱这种活力和乐观。所以他自己也成长为这样的人。他永远是那个只用文字就能感动读者落泪,也能让读者笑出眼泪的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