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洛霍夫是前苏联作家。他有哪些小说?
米哈伊尔?肖洛霍夫(1905-1984),20世纪苏联文学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读者非常熟悉,至今仍特别关注的作家。这不仅是因为他给世界人民留下了《沉默的顿河》、《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经历》等珍贵的文学遗产,更是因为他一生的创作和文学活动始终直接或间接地与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相关,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米哈伊尔?肖洛霍夫1905年5月24日出生在顿河河畔的维申斯克镇,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那里度过。他只受过四年教育,成了一个自学成才的人。顿河哥萨克地区丰富多彩的生活给了后来成为作家的肖洛霍夫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顿河地区的斗争是激烈而残酷的。少年时期的肖洛霍夫不仅是这场斗争的见证者,还直接参与了红色政权形成过程中的一些工作,如担任办事员和扫盲教师,参加武装征粮队等。
1914肖洛霍夫先是被送到莫斯科,后来又回到哥萨克村落上学。十三岁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入侵乌克兰,中断了他的学业。在1919至1922期间,年轻的肖洛霍夫为红军做了各种工作,其中一项就是在顿河地区收集口粮,但大多数哥萨克都尽力抵抗布尔什维克?敲诈勒索?。
1922年,肖洛霍夫来到莫斯科,开始从事文学活动,加入文学团体?年轻的警卫?。成为无产阶级青年作家组织的一员。1923年,肖洛霍夫和一个哥萨克女教师,玛丽吉?格罗斯拉夫斯卡娅结婚了。1923?1924期间,他的三部小说《考验》、《三个男人》、《钦差大臣》和第一部短篇小说《胎记》在《青年真理报》发表。
1925年,他们回到顿河地区定居。《静静的顿河》第一部的巨大成功使肖洛霍夫一举成名。14年后,终于全部名满天下1926。他出版了小说集《堂的故事》和《浅蓝原野》(后合为一集),引起了文坛的注意。在纪子的20多部小说中,作家将严峻复杂的社会斗争浓缩到家庭和个人关系中,以哥萨克内部尖锐的阶级冲突为背景,展现了令人震惊的悲剧场景和众多的悲剧人物。早期作品特色鲜明,但艺术上并不成熟,1940年完成小说《静静的顿河》。这部小说引起了巨大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