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十三的人物经历

他出生在临海的浙江舟山,父母都是医院工作人员。他形容自己是典型的岛民,小时候很难出远门。“内陆人可能很容易去另一个城镇,觉得世界很大。我们出岛是很麻烦的,平时住的空间比较小。小时候觉得岛就是全世界。”

这位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系的博士,从2004年开始为媒体投稿。当时他是研究生,文笔擅长幽默,擅长用搞笑的故事讲述枯燥的科学知识。他的一位朋友曾说:“用生物学术语创立了一个新的流行文化学派。调皮学院派进入了流行通道,热衷于智力游戏的年轻人很容易跟风。”

成为专栏作家后,有人把姬十三当成了一个科学和文学的年轻人。他认为自己是典型的理科生——容易认真,更注重事物的逻辑性,只是因为爱写爱看一些小说和散文,让他在理科生中显得有点文艺。“如果不能从逻辑上说服我,我可能会很不开心,一直保持真实。如果逻辑上说得通,我会很容易接受。”他说。

平克把他描述成一个温和的江南天才,在人群中是找不到的。“他没有像理科生那样有常人不理解的怪癖,也没有像文科生那样情绪化。文理分科对他来说意义不大。如果用关键词的话,他理性,好奇,机智,幽默,对自己感兴趣。他对世界感到焦虑。你会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男人秀型的人。其实他脑子里在想很多问题,可能是想不到的。”

2007年,写了三年科学专栏后,姬十三面临着未来人生的重要选择。他可以拿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和大部分同学一样,申请出国继续学术生涯。或者,他可以留下来,在上海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他分别在事业单位和医药公司实习过,但那两次经历都没有给他留下好印象。最后,他决定什么都不做,成为一名自由作家。

毕业后的半年时间里,姬十三一周写三篇左右。这些科学小文章很快为他赢得了大批粉丝。其实生活也没那么糟糕。他一个月能挣近万元。但做了很久的专栏作家,他觉得这种生活似乎没完没了,他想酝酿更多的行动。发起一个科学松鼠会

科学松鼠会(Scientific Squirrel Society)的创始人季在复旦大学完成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后从上海来到北京,并结识了一群年轻的科学作家。他想到在网上做一个论坛,把大家联系起来。

这个时候,纪十三只是想加强和大家的联系,他想到的办法只是一个网上论坛。“多人协作的作用和个人单打独斗完全不同,不容易放弃。写作是一个孤独的过程,理科的人很少。得到别人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季十三说,这是一个社区型组织的优势。4月底,松鼠会的群博客上线。松鼠会的成员本身都是科普作家,或者是媒体的科普记者、编辑,博客的内容都是大家投稿做出来的。

他们把它命名为松鼠会,因为他们把科学比作坚果。内核营养丰富,外壳不易剥落。松鼠的工作是剥科学的坚果。

很多人说想加入松鼠会,想和它交朋友,但他们可能从来没有看过松鼠会的文章,所以不会喜欢它,但他们可以把它当成一个流行的标签——成为松鼠,和它交朋友可以成为谈资,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科普是公益吗?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传统公益圈的人认为,只有那些帮助弱势群体的团体才具有公益性质。经常有人问姬十三:“你在帮谁?”他回答说:“我们正在帮助城市里的年轻人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你是锦上添花,”对方说,“但你不是及时的帮助。”

对于姬十三来说,没有科学支撑的人,在某些情况下也是弱势群体。但这种信念显然不被传统公益圈认可。最后,只有一个办法。松鼠会只能注册一家公司,虽然从任何角度看,松鼠会本身都没有盈利计划。在中国,这种曲折的途径是很多草根NGO的选择。原本试图注册NGO的组织,大多以工商注册公司的名义收场。“这是普遍现象。”姬十三说:“没有出路。”

这些钱都是哪里来的?除了股东追加投资的一部分(姬十三继续投钱进去),这些收入几乎全靠公司接下来的零散项目。可能是帮电视台策划一个节目,可能是政府的科研项目,也可能是和一些大企业合作。但是他们可能再也不会写社会责任报告了。“那太难了。”他说,“而且我们尽量选择与科学相关的合作。”

季十三一直把科学松鼠会当成一个NGO,他认为传播科学是一个公益活动。“松鼠会的结构决定了它无法满足一些更大的期望,NGO组织有优势。比如大家都特别愿意贡献,能凝聚很多人的力量。缺点是管的人很少,做大了问题会很多。商业机构很难下手。他们一旦上了轨道,就会得到比较大的资金支持,有更大的空间。不同的模式适合做不同的事情,NGO适合做一些传统的公益,帮助弱势群体填补社会空白,商业适合做一些大事情。”

当时正好有几个风投在谈。在梳理了一段时间的思路后,果壳网在2010和10开始,上海智信资本在半年内注入了两笔百万美元的投资。

郭克。com以互动科技传媒有限公司的名义运营,季也是该公司的CEO和科学松鼠会的主席,但他基本上不再过问松鼠会的日常事务,松鼠会已经成为NGO哈赛中心的公益科学传播项目。

很多媒体形容姬十三此举是“用科学反哺公益”,但他并不认同。“果壳网和科学松鼠会都有自己的愿景。不能说一个机构的存在是为了反哺另一个机构,果壳网帮助了松鼠会。哈赛中心是一个非政府组织。不能说果壳网的目的是为了反哺松鼠会。”《谣言粉碎机》是一个专门的网络科普栏目,背后有一群热爱科普的年轻人。你可能没听说过,但在“地震中的生命三角不靠谱”、“核污染扩散图纯属伪造”、“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现外星人传播虚假信息”等重大事件中帮助人们稳定情绪的谣言,最早都是出自于此。“我们不提供一个简单的答案,而是把问题整理出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让大家做出自己的选择。对事物保持理性的态度,是对抗谣言最重要的力量。”

“谣言粉碎机”刚满七个月,和果壳网总编辑徐来的孩子差不多大,和他的另一个孩子一样。“连我老婆都给我起的名字。”说到这里,徐莱很激动。这个名字让年轻的科学人很容易联想到美国探索频道的一档著名科普节目《流言终结者》。徐来并不否认,他和果壳网CEO季都在用这种方式向自己喜欢的节目致敬。“谣言标明目标,‘粉碎’和‘终结’都是很有动态的动词,整个名字听起来有点暴力。”做这样的专栏是姬十三的主意。“也许你能想到不久前金庸‘过世’的传闻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有外星人’的说法,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做科学传播的人来说,每时每刻都有各种不科学的说法或者谣言在我们身边。”徐莱告诉本报记者。

袁心婷还记得,2010年6月毕业,回国找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得以参加《国书网》的编辑面试。姬十三告诉她想做一个“辟谣”的专栏,问她怎么看。“那不是‘流言终结者’吗?”资深“粉丝”袁心婷脱口而出。纪十三突然觉得袁心婷“说得很对”。他告诉袁心婷,她将负责一个名为“谣言粉碎机”的栏目,这个栏目的主题是捍卫真相和细节,所有的谣言都将在这里终结。对于资深“粉丝”袁心婷来说,接受这样一份令人兴奋的工作是很自然的。

虽然充满敬意,但不太可能效仿。《流言终结者》是一档电视节目,每一集都通过做实验来检验一个谣言是否属实。“我们是网络传播,更重要的是目前的成本投入还不够大规模实验,所以反驳谣言的方式更多的是通过科学文献得出结论。”徐莱告诉本报记者。于是,徐来和袁心婷带头剪辑,几十个专业方向不同的兼职作者组成了一个关系松散,“碾压力”却不差的团队。2010,11,季十三创办了泛科普网站郭克,聚集了各行各业有趣、有志气的年轻人,学习、分享、讨论各种知识。《谣言粉碎机》等主题品牌从科技角度解读社会事件,获得了极大的好评。

果壳网的名字来源于莎士比亚名作《哈姆雷特》主角哈姆雷特的感觉:“即使我在一个壳里,我仍然认为我是无限宇宙的王。”霍金曾以此为题写过一本书《壳中的宇宙》,暗指他坐在轮椅上的那些时光。果壳网创始人采用了这个名字,意思是“网络是我们的外壳,但我们这里所说的大到宇宙,小到原子,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束缚我们的好奇心。”

2010 11,果壳传媒,即果壳网宣布成立。当时,姬十三此举被不少媒体解读为科学青年向商业的“华丽转身”。然而,对于这个腼腆的理科男生来说,商科头衔的改变与其说是一种转向,不如说是对自己理想更有耐心的坚持。对于果壳网,姬十三踌躇满志。“松鼠和贝壳是两回事,方向不一样。壳网是我目前全部精力所在。”

这里有很多专家和奇人轶事。各行各业的学者、科技梦想家、电子技术狂热者、量子物理爱好者齐聚一堂,在生活中找到了科学的归属。平日里,他们躲在屏风后,绞尽脑汁粉碎谣言。不定期举办技能分享会,将各种稀有技能、冷门知识、研究经验炖成科学盛宴,分享给所有热爱生活的年轻人。每年的3月14,“π节”,大家也会集体吃馅饼庆祝。

“壳牌是一家独特的公司。我们需要走很长的路。我们是一家发展缓慢的公司。当然,任何网站都想成为更受欢迎的网站,但我们的核心用户有什么特点?”他说:“我觉得就是这些对知识感兴趣的人,对知识好奇的人,有好奇心的人,或者在生活中提倡理性思考的人。”我觉得这些人是果壳的核心用户,他们分享了这个网站的价值观。

郭克。com已成为华人世界最重要的知识社区之一,积极推动各种跨界对话:万友青年红烧举办的系列活动,两年间吸引了近300名年轻人演讲,成为华语地区最大的线下知识分享活动;持续推进“初八”项目两年,引领艺术家和科学家跨界对话;设立“菠萝科学奖”,发掘和评选最能体现华语地区好奇心精神的科研项目。

果壳网的创意一直被业界所称道。好的创意需要好的执行力,相比他的团队执行力也是完美的。团队里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有科学背景的只是一部分。姬十三认为,只有各种各样的人在一起,才会出现一个有活力的团队。北京的工作氛围是这样的:大家都在开会,大家一谈到亮点就会特别激动,群情激动,就这样做决定。有时候团队成员会互相争论,甚至大吵一架,但只会针对事件本身。两个人各抒己见,有的人会突然明白,说,哦,你说的对。相视一笑,继续工作。纪很喜欢这种工作氛围,甚至员工都会和他发生争执。“只要他是对的,我觉得就可以了。”为什么有人想研究黄鼠狼的肛门分泌物?

为什么炖肉要用模糊数学分析?

为什么老人摔倒的论文能写97页?

上周我做了菠萝科学奖的补充采访。我的主要工作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全面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二是拿到所有入围和获奖的稿件和论文,耐心阅读。我一边面试,一边想:他们为什么要选这些奖项?为什么那么多科学家和明星愿意为了这件事来杭州?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无偿工作,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

“菠萝科学奖”最早的创意来自一本搞笑的书——泡泡。这是一本科学幽默杂志集,美国搞笑诺贝尔奖创始人马克·亚伯拉罕博士也是这本书的主编。姬十三当时看到了,很喜欢。她在书页的空白处写道:以后我也办一个中国版的搞笑诺贝尔。

菠萝科学奖的诞生,微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012,10年6月,美国搞笑诺贝尔奖颁奖。科学松鼠会创始人、果壳网CEO纪发了一条微博。“我一直想成为中国版的搞笑诺贝尔。有没有制度上的支持?”浙江省科技馆馆长李瑞洪立即回信私信说:“我愿意……”半年后,“菠萝科学奖”诞生了。

看似简单的合作,却关系到两人多年的深思熟虑:设立菠萝科学奖的初衷,季十三坦言,是受到美国“搞笑诺贝尔奖”的启发。

“有太多的人痴迷于科学本身的美,不在乎自己能否在别人眼中获得足够的威望和地位,甚至自己从未得到过一个真诚的认可。这就是颁发‘菠萝科学奖’的原因。”

就像2012第一届菠萝颁奖典礼上,有人写了一封模仿伽利略的信,信中说:“它想向所有人证明,你做了一件事,也想向你证明,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像你一样充满好奇心的人,你永远不孤独。”

按照季十三和李瑞宏当初的设计,他们确实想把菠萝科学奖打造成“中国版的搞笑诺贝尔”,但后来都否决了,因为中美两国的科研环境差异很大。

美国搞笑诺贝尔的基调是一群科学人的自娱自乐和自嘲。他们可以给“憋尿可能影响决策力”和“关于脚底与生殖器长度比例的研究”颁奖...如果完全照搬,可能有人会想,好吧,你拿国家那么多钱去研究这些东西...是不是对那些辛苦的科研人员不公平?

所以菠萝科学奖的宗旨有一个坚定的定位:科学传播。万友青年焖锅是果壳网的线下活动。第一期于9月20110举行。一年多来每月在北京举办一次,不定期在上海、武汉、广州、深圳等城市举办。

做“青春炖肉”这个活动,是果壳网CEO季花了很多时间思考的事情。“我们一直在做科学传播,传播科技文化,这样挺好的,但是可以把事情做大,对更多人有意义。我的意思是告诉他规则和方法,而不是简单的知识本身。”

在与团队成员多次头脑风暴后,活动的基调定了下来:为年轻人提供一个分享知识和技能的平台。不谈经验,不谈个人感受,不谈知识,不谈方法论。“我们想邀请七八位演讲人,涵盖不同领域,每人讲七分钟,不是深度,而是为听众打开一扇知识之门。”李哲说。她是所有青春炖肉活动的组织者。

季十三坦言,自己或多或少受到了TED、MaD等分享活动的启发。基于团队丰富的做活动经验,他说:“我们看到了好的活动(愿景),也做了好的活动(体验)。有许多年轻人做不好,天地不容。”青春炖肉的精髓是什么?纪石三说,这是为了让基层发言者分享他的技能很快。所以大部分演讲者都是内部推荐,活跃在果壳的网友,果壳的编辑,认识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也欢迎自荐。很多想说巨大话题的自我展示者落选了,因为7分钟不可能说清楚。万友青年红焖餐厅的组织者肯定会和演讲者谈论方法论。所谓方法,就是掌握一门技能的规律,知道怎么学。

其实全能青春炖肉的组织过程充分体现了做好工作的方法论。

纪和他的团队在活动的细节上非常努力。七分钟不是任意的。“TED是一场高端演讲,18分钟。所以我们在公益组织哈赛中心设计了未来光锥(哈赛中心有科学松鼠会,未来光锥等项目,吉十三是主席。未来光锥邀请中国各领域优秀人士演讲时,设计为一个人20分钟。因为对于学者来说,这是足够他在不惹恼观众的情况下展开的时间。万友青年红烧餐厅的演讲者时长为7分钟。这里很少邀请名人,都是普通网友。7分钟让演讲者无压力,让听众不容易厌烦。即使演讲不好,也会很快过去。同时,7分钟让整个活动的节奏更快。”纪十三说。

青春炖肉的活动现场总是很欢乐,这是有预谋的让会场火爆的方式。所以场地一定是小剧场,而不是学校报告厅。在一个小场地里,观众肯定比座位多,有些观众必须坐在地上,离演讲者很近。一方面,很多人会让人兴奋;另一方面,演讲者能看清听众的表情,互动效果好,不容易紧张。实际情况是,活动2点开始,观众可以在1: 20入场,10分后,只做角落努力,让科学嘉年华成为年度项目。“做科普的人的创作能力和营销能力还是很弱的。在这种情况下,科学节其实很难像音乐节那样有力量和号召力。”他说。

活动开幕会有表演或cosplay。比如复仇者联盟上映期间,就有绿巨人的cosplay。即兴说唱艺人MC小虎在9月22日的开场表演中说唱:“我的头是个壳...我的语言是果汁...我的数学和物理加起来99分,每科33分...无用的知识是有用的……”现场必须有cosplay计时员。开场和倒计时一分钟,时间到了,计时员会在场地周围竖起一块牌子,依然是满嘴的。此外,《万友青春红烧》每一期的主题都是编辑们集思广益的成果,比如“笔尖上的魔法”、“奇怪的生存法则”、“宇宙尽头的沙发”,让人好奇,想先听听。纪几乎每一场都会来,和大叔的围观、偷拍、合影都成了观众的一大乐事。

"你看,活动的形式和结构是协调的."纪十三说:“这些不需要每个人都懂。对于观众来说,很简单。七分钟知道一段知识是什么样子就够了。你听了70个人10的讲座,突然对一门学科产生了兴趣。你回去看了视频,觉得很有意思。主讲人提供的开源资料里可能有一些书籍和网站介绍,你就去相应的学习了。”

现场的欢乐和乐趣是看视频体会不到的。万友青年炖肉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在场的人面对面交流,这个环节被戏称为“勾搭”。季十三认为,任何针对青少年组织的活动,如果不能表现出“弱社会化”的本质,就会变得毫无意义。事实上,在享受聆听的过程中,更多奇妙的反应在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产生和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