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外国小说,讲的是一个小偷被抓,洗心革面,改名换姓。但是一个警察一直跟着他。

叫做《悲惨世界》,作者是法国人雨果。

维克多?维克多·雨果这个名字听起来耳熟吗?是的,这位19世纪的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除了《悲惨世界》,还写了《巴黎圣母院的驼背》(Notre Dame de Paris),克伦威尔等文学巨著。生于1802,处于浪漫主义潮起潮落、革命兴起的19世纪,生活和工作也呈现出与同时代思潮相似的两极分化,以至于他个人。

在书中,出狱的冉阿让背负着囚犯的身份,受到他人的歧视。社会的不公和排斥,一点点磨灭了他改过自新的希望,改变了他行善的信心。是仁慈的主教伸出了慷慨无私的援助之手,收留了绝望的冉阿让。他没有在意冉阿让偷了他的银器,而是把那对银烛台给了他,并对他说:“答应我,我要把钱用在好的地方。卖掉这些银器,用这些钱让自己变得更好。”

我开始深刻地意识到,在当时冷酷无情的资本主义社会,竟然还有这样一个圣人。正是主教的慷慨和仁慈深深地影响了冉阿让,重新点燃了冉阿让心中奄奄一息的希望之火,使他彻底忏悔,开始新的生活。所以,冉阿让的命运并不总是那么悲惨。悲剧的是当时的整个世界观。正因为有主教这样的人,全世界才有了救世主,全世界才有可能在水深火热中艰难摸索。

在主教的影响下,冉阿让开始乐于助人,赢得了人民的爱戴,成为受人尊敬的市长。我很高兴这一切都改变了。从囚犯到市长,简直是天壤之别,这无疑是人性的巨大变化。

面对贫穷和冷漠,会有两种人:第一种是卑微自卑的人。他们丑陋、自私、贪婪的本性再也无法隐藏。就像书中的德纳第一样,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钱。一会儿他自称是演员,一会儿又成了画家,但无论他有多聪明,都无法掩盖他本性丑陋的事实。

其实现在的社会,也有一些卑鄙的人,为了眼前的利益不择手段。比如有的人凭借职权受贿;为了在重大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而服用兴奋剂的人;还有考试作弊的人...

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是:做真实的自己,任何刻意的伪装都会被识破,虚伪只会在事实面前被摧毁。另一种是有高尚情操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始终开朗、善良、宽容。经过新的改造后,冉阿让变得慷慨善良。就是那颗慈悲的心,影响了一直盲目追他的冷酷倔强的警察长沙卫。

我再一次被人性的伟大力量所震撼。愿我们身边有更多像主教一样的光明使者,愿他们永远像纯洁的天使一样守护着人们仁慈的心。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队伍中来。社会需要这样的人,世界需要这样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我们的生活,创造一个善良,和谐,光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