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盾结合的复合武器:钩嵌
钩盾结合的复合武器:钩嵌。
钩嵌,作为汉代常见的钩盾结合的复合兵器。上下有钩,上钩长约25CM,下钩长约15CM,中间是一个小铁盾,后面有把手;盾牌是一个方形的薄铁板,圆角,前端突出尖端;挂钩为圆柱形长铁圈,均略向后弯;上钩的顶端是尖的,下钩的末端是小球;护罩后面的手柄连接在两个挂钩之间;盾用来推块,钩用来勾梁。
此兵器具有防、钩、推三种功能,一般配合环头刀使用:战斗中,敌人的长兵器通常用左手的钩嵌钩住(对戟头朝外的细枝特别有效),右手的环头刀挥向敌人侧门。有些武侠小说把它描述成护手钩的武器,纯属无稽之谈。
汉代铁钩嵌体由河北定县博物馆提供,出土于定县中山穆王墓。钩长480 mm,钩长290 mm,尖缺;嵌体长190 mm,宽140 mm,上面有一根刺,高80mm;鼻子插入物和下钩不见了。
钩嵌是一种结合了钩和盾的复合武器,由盾演变而来。上下都有挂钩,中间有带把手的小铁盾。挂钩是圆柱形的长铁,都是微微向后弯的。上勾的顶端是尖的,下勾的末端是一个小球,盾后的手柄连接在两个勾之间,也就是插鼻。盾牌是一块方形的薄铁板,有圆角,钉在带圆盖的钩框上,盾牌上部有一根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