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鉴赏明清小说的论文,

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对同一种文体的阅读水平是不同的。农村不识字的老太太,大学里的教授,听杜十娘的《暴怒宝箱》,都会同情杜十娘,声讨李甲和孙富。不同的是,农村的老太太没有教会她从社会学、美学等方面去思考它的价值。看小说的人喜欢从小说里看“热闹”,这就是小说广为流传的原因,欣赏必须跳出“看热闹”的境界。

明清小说对现在的学生有一定的市场,但魅力肯定不如现当代小说。看看柜台古典名著和短篇小说的销量就知道了,基于“古典名著”而存在的读者远不止他们喜欢的原因。为什么学生对古典小说缺乏热情?包括明清小说在内的古典小说与现代社会的距离感,造成了极大的阅读不适应性。有的同学读《红楼梦》时,惊讶于包、戴整天除了吃吃喝喝不读书,不明白他们的爱情价值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这是清朝的作品,写于1757年到1778年,距今只有300年。有什么变化?

学生阅读的困难首先来自语言障碍。虽然这些作品在当时基本都是白话文,但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基本相当于读了简单的文言文。更大的障碍来自于生活场景的改变。从明清到今天,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学生很难想象三五百年前的人是怎么生活的,哪怕是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学生对明清社会风俗和社会生活的了解,大多来自明清真假电视剧,这种了解是有限的,有时甚至有误解的可能。

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必然的。我们欣赏明清小说的首要任务是了解明清时期的社会生活。明清时期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相对稳定的时期。封建政治制度更加成熟完备,专制主义更加强化。同时也在走向衰落和没落。此时农耕文明高度发达,商品经济在富饶的地方萌芽。城镇中出现了大量的手工业者和商人,城市中正在出现一个不同于农耕社会的新群体——市民阶层。与此同时,属于这个阶层的思潮也在逐渐兴起。比如清朝乾隆年间,山西就发生过这种事。当地官员告诉皇帝当地的风俗。第一流的子弟不再参加科举考试,而是经常被送去学习商业。这样的离子在明清小说中当然是常见的。例如,白秋练的英雄是他的父亲不想让他参加科举考试而转向商业,这导致了他在闲暇时间的浪漫爱情故事。虽然重商轻农甚至轻视科举的思想是一种“离经叛道”,但这种思潮正在冲击着封建制度的全局。有了这个认识,我们就明白为什么杜十娘直到被李甲出卖才告诉李甲宝箱的秘密了。杜十娘想用这些宝贝撬开大臣老爷的门,让他接受自己,用金钱来打破封建门阀制度的藩篱。这种思想不仅杜十娘有,而且《白秋练》中的女主人公也得到了公公的认可。原因是白秋练擅长玩期货,而且能。

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作家的思想也在变化。受思想文化领域社会生活的影响,这种崇贤、崇尚个性解放的思潮有所抬头。这使得文学观念有了新的特点。于是在《三国演义》中,我们看到了带有草根文化特色的对“忠”的强烈歌颂。就连有点个人色彩的华容道,也被推崇为忠义精神。在《水浒传》中,我们看到的是对“官逼民反”、“自上而下乱”的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对造反造反的农民起义英雄的强烈歌颂。《西游记》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孙悟空,他自称“猴王”,公开叫嚣“皇帝轮流做”,而整部《红楼梦》更多的是致力于讴歌追求个性解放、要求自由平等、反对包办命运的包、戴。教材中选取的小说甚至片段,都包裹着全新的意识形态因素。比如在杜十娘的《暴怒的宝箱》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杜十娘对封建礼教价值观的抗争,也看到了杜十娘面对金钱对人性,尤其是对美好感情的冲击,选择了最悲壮的水作为自己最后的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