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故乡选自哪本书?
对故乡内容的欣赏;
小说以“我”回乡这一活动为线索,按照“回乡”——“留乡”——“离乡”的情节安排,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记、所感,以润土、杨二嫂子等人物为中心,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
同时深刻指出由于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动群众受到精神束缚,导致纯粹人性的扭曲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隔阂,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扩展数据:
鲁迅故乡的背景;
1,时间背景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军阀和地主阶级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仅操纵了中国的金融和经济命脉,还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种双重压迫,中国广大人民,特别是中国的农民日益贫困,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没有政治权利。
作者在1919年回乡期间,耳闻目睹了中国满目疮痍的农村的残酷现实,在这个风雨飘摇的社会中寻求30多年的人生经验,于是不失希望地写下了这部悲凉阴郁的小说。
2、创作过程
作者鲁迅于1898第一次离开家乡绍兴,“想走一条不同的路,逃离一个不同的地方,寻求不同的人”(《自序》)。1919 65438+2月,他最后一次回绍兴老家接母亲等人去北京生活。从鲁迅的日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回乡的过程:1965438+2009年9月,鲁迅卖掉了绍兴的老房子,加了点钱,买下了北京西城新街口附近的八道湾公馆。
11年6月装修完成,6月21日“早上和二哥一家搬进八道弯房子”。26日,鲁迅写了《请回本省》。65438+2月1,我离开了北京,回了老家。4号晚上到了绍兴市区,也就是坐轿子回家。我在我的家乡呆了大约二十天。65438+2月24日“下午送了两条船,带着母亲、三个兄弟和他们的家人,带着行李去绍兴”。29日中午抵达北京,“下午到家”。
往返大概29天。《故乡》的故事就是基于这样的生活经历。然而这只是触发故事的点,但作品真正反映的是更广泛更深刻的社会背景。
百度百科-故乡(鲁迅写的短篇小说)